读《悟空传》的时候,还是在上初中的年纪。我不是今何在的粉丝,也不是《悟空传》的粉丝,但是不可否认《悟空传》对我以及许多80后,90后影响深远。
大部分人开始了解孙悟空,都是电视剧启的蒙。不守规矩的猴子被压了500年以后,受点化陪唐僧西天取经,一心向佛。
在孩子们的眼里,只看到孙悟空改邪归正,浪子回头,却没有看到九九八十一难,一半是曾经并肩的兄弟,一半是神仙派来整他们的关系户。
《悟空传》就是这样一个颠覆的故事。
我们熟悉的猴子不再是那个一心护着师父去取经,打妖精打妖精打妖精的猴子了。他的心中一样有矛盾,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六耳猕猴可以说是孙悟空坏的一面,更准确的说是孙悟空叛逆的一面,从前的一面。
为了不让唐僧还魂,他就把阎王打了。为了不让唐僧肉身不腐,他又把龙王打了。悟空去到天庭,惹来的是天宫被闹了一番。
《悟空传》突出的是人性。不仅是孙悟空,包括唐僧,八戒,沙僧直到每一个配角,他们的迷茫、坚持、挣扎、贪婪,轻蔑……构成了这样一个故事对神重新人化的过程。
“神在作为神之前,首先是一个人。”从这点上来说,《悟空传》和史诗级的科幻作品《光明王》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经和朋友争论过,究竟是六耳猕猴杀死了孙悟空,取而代之;还是孙悟空将六耳猕猴杀死,规则战胜了自由,到最后谁也没说服谁。希望孙悟空依旧叛逆还是将自己的过去杀死,说到底只是内心对自身的一种期望。
《悟空传》在我们最叛逆的时候,给予我们对叛逆的肯定。很多年以后,等我们再回头看那段叛逆的青春,什么杀马特什么非主流,即使可以用矫情、轻狂、愤青来形容,也没必要贬低曾经的自己来抬高现在的自己。
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向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处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呢?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后,你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电影确实质量不错,但依旧让许多看过小说的人失望。有人说一场《悟空传》还不如一首5分钟的《悟空》。
电影可以说是抛去了小说的内核,重新讲了一个关于孙悟空的故事。你可以宣传《悟空传》作者今何在参与编剧,我们不介意来捧个场。但请不要把这样一部电影和千万人的青春画上等号。
如果它不冠以《悟空传》的名字,我想不失为一个可以一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