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是在大学期间。在20岁的年纪,看同样发生在20岁的故事,却有着重重疑惑,像是黄色小说,可以说是自己没有看懂。但小说所呈现出来的那份压抑,悲伤与孤独感却笼罩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时隔多年,再次阅读完这本书,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触。故事是以回忆的形式写的。三十七岁的渡边坐在飞机上,一首甲壳虫乐队的《挪威的森林》传来,那熟悉的旋律使他难以自已。成长过程中总有些难以忘却的记忆,不管时光如何流逝,都不会变淡,甚至在某个瞬间,会愈加鲜明。
历经十八个春秋,主人公仍能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连日的霏霏细雨,那个万籁俱寂的深夜,以及住在与世隔绝的疗养院里的她。那些对世界与未来的茫然,以及对生与死的感悟,无不牵动着青春里的疼痛。
(一)
直子在11岁的时候,17岁的姐姐自杀。她是第一个发现姐姐的死,一个那么爱她的亲人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受到的刺激可想而知,并且一直伴随着她。就连父母从来没有梳理过她的内心,也不会处理,只将它归咎于血统关系,因为她的叔叔在17岁时自闭,四年后自杀。
直子有一个青梅竹马木月,3岁时就相识了,13岁时就开始接吻,抚摸对方的身体,他们从来没有同龄人存在的性压抑,因为可以彼此慰藉。然而,直子发现下面完全湿不起来,只能用手帮木月解决。或许当一个人内心的情结没有解开时,是无法与另一个人真正相融的,哪怕是最亲密的恋人。
换而言之,她是极为孤独的,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一点在她自杀前对玲子说的秘密可以证明,她不想让任何异性接触她的私密处。木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直子是同一类型的人,与外面的世界无法融合。只有和渡边、直子三个人在一起时,他表现得像一个精明能干的主持人,妙趣横生,热情公道,但除了他们俩以外,和谁都合不来。
木月在17岁时自杀。这对直子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导致她的内心越来越封闭。木月去世前,直子和渡边几乎没有说过话,再次与渡边相见时,她变得很清瘦,但美丽娴静。他们总是在街头行走,像是拯救灵魂的宗教仪式一般。对木月避而不谈,却又无形中横亘在他们之间。渐渐地,渡边对她产生了好感,直子有时会望着他的眼睛,像是在寻觅着什么,想倾诉却又无法付诸语言。
直子二十岁生日时,她变得格外健谈,滔滔不绝地说了几个小时后,突然间停了下来,眼泪一发不可收拾,她在渡边身上摸来摸去,像是寻找着某种熟悉的感觉。那一次,是直子有生以来第一次打开身体,也是唯一的一次。事后,渡边问她为什么没和木月睡过,她再次啜泣起来,已失去了一切语言。
直子是分裂的,一方面她是内疚的,明明爱着木月,从小一起长大的木月,却无法让他进入自己的身体,而与渡边才交往一年,就能。另一方面她是渴望被拯救的,渴望渡边将她从黑暗的深渊里拉出来,所以第一次有了性的冲动,身体比大脑更有智慧。直子的心里存在着两个“我”,强大的一方告诉她要追随木月而去,弱小的一方告诉她该和渡边在一起。
直子去了一家疗养院,在那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病情有时会得到缓解,能和渡边写很长的信。渡边去那里的第一晚,直子赤身裸体来到他面前,然而第二天却完全不知情。这是因为她身体里弱小的那一方,敌不过强大的一方。终究,她还是无法从木月自杀的阴影里摆脱出来,不敢也没有能力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心情郁郁寡欢,出现了严重的幻听。死亡,似乎是一种必然的宿命。
(二)
如果说,直子呈现的是凄冷阴郁的一面,那么绿子,就是热情生动的一面,读到与她相关的文字时,脸上就会不自禁地浮现出一丝笑意。她们代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非现实与现实。渡边与直子在一起时,更多的是相对无言,无法猜中她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而与绿子在一起时,会时常显露出他幽默的特点。
绿子就像一只刚迎着春光,蹦跳到世界而来的小动物,充满着活力。她的家庭也遭受了多重变故,母亲与父亲先后得脑肿瘤而去世,但她却以坚强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命运的不公。她会省下买乳罩的钱来买一个煎蛋锅,有一手好厨艺。会毫不避讳地跟渡边说起家里的各种事情,甚至非常自然地跟他说黄段子。
而渡边天生就不会跟高贵的女孩子相处,绿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是一个俗人,但是很真实,这也是绿子吸引他的原因之一。同时他也感觉到,虽然他爱着直子,一直没有放弃将直子从崩溃的精神边缘拯救出来,但收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他知道直子爱的永远是木月,他无法走进直子的内心。
或许,他爱直子,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但木月永远停留在了17岁,而生者,都得勇敢地生活下去。渡边虽然对现实生活有些许无奈,但他向往着这个喧嚣的世界。而绿子在他面前,似乎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他喜欢这个活生生的女孩,只不过他长期回避得出这个结论而已。因为他的内心已经有了直子,会对绿子克制自己的冲动。可是爱,是无法控制住。
他写信给玲子,诚实地告诉他如迷宫般的内心,不知该怎么办。玲子回信告诉他要追求幸福,及时抓住机会。“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舟于美丽的湖面,我们既会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二者同一道理,不必那么苦恼。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害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
直子死后,玲子回信说这不是他的责任,如同天要下雨,不是任何人所能制止的。但他无法排遣内心深处的悲哀,独自旅行,独自流泪,独自挣扎。直到玲子同他见面,为直子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弹了五十首吉他,最后一首是《挪威的森林》。
至于为什么他们会发生关系,或许是玲子身穿直子的衣服,将直子的情况全部告知渡边,也就是她的身上带有直子的气息。而这一切与年龄无关,尽管他们相差十九岁。在这部小说中,1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玲子说这种感觉就像是17岁的女孩,去男生住处玩时被剥得光光似的,而渡边也说真觉得她像一个17岁的女孩。渡边和玲子的性爱,象征着某种仪式,彻底告别与解脱,才能真正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小说是开放式的结局,以“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绿子”结束。在这段尘封往事的追忆中,沉淀下来的是痛苦过后的领悟。青春,迷茫而忧郁的青春,已经一去不复回,一切也无法挽回。或美好,或悲伤,都已消逝在时光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