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我很不幸的无法去瞧瞧外面的世界,只能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生活被枯燥和单调填满。我烦恼,但无奈。我依然只能用物理公式填满我的大脑,让目光游离于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看着那些死结般交错纠缠函数图像,像是我杂乱的思绪般无法解开。
我认为年轻人的生活该像一杯烈酒,一口下去便似火烧在喉,而非这般机械无味。这样的想法无时不刻地如针般扎着我的心,有时仅麻痒,有时却疼痛难忍。直到不久前在家里书架的最底层,我找到了一本书页已发黄的书。
那大概是父亲上学时买下的,一本仅十五元,叫做《今文观止》。现在的中学生们能上哪儿找这样雅致的书呢?其中有篇散文叫《途中》,梁遇春先生写的。摘录一段如下:
“我们通常总是有事干,正经事也好,歪事也好,我们的注意力免不了特别集中在一点上,只有路途中,尤其走熟了的长路,在未到目的地以前,我们的方寸是悠然的,不专注于一物,却是无所不留神的,在匆匆忙忙的一生里,我们此时才得好好地看一看人生的真况。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起,途中是认识人生最方便的地方……一条的路你来往走了几万遍,凑成了万里这个数目,只要你真用了你的眼睛,你就可以算是懂得人生的人了”。
多么不同寻常的认识!以前总被教导要去闯荡,去见识这个纷繁的世界,可梁遇春先生却带给了我完全不同的看法!再回想从前去奶奶家时常走的那条路,每次走时那悠然自适的心境确是平时难有的。我这才明白两点一线并不坏,它是人生博览会的入场券,若用得好,便能于途中懂得人生,若用不好,便只是一张废纸,拿着它的人空走了一生的路。
合上书一想,觉得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条路?我们走在路上,不断相遇,然后离去。出生时我们和这个世界相遇,这自然是一切的开始,所谓成长就是和这个世界从陌生到熟悉。紧接着我们和父母相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是在这条路上陪伴我们最久的人。然后我们和各种各样的人相遇,有的擦肩而过,有的结伴前行。漫长的路途中,和我们相遇的人不计其数,离我们而去的也不计其数,但总有那么几个人,即使是在穿越了岁月厚重的尘埃后,也依然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应当感谢并珍惜他们。
现在我觉得,生活是一杯茶,心浮气躁地喝,便只有满口苦涩,只有静下来,用心去品,才能尝到苦涩过后,萦绕在喉间久久不散的香甜气息。
所以,走吧。不是急急忙忙收拾行囊踏向未知的远方,而是回过头,走向来时的方向。要真正地用眼睛去看,从繁中看到简,从简中看到真。
走吧,走吧。走过那条熟悉的路,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