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听一个线上分享,演讲的老师在末尾说了一句“带着觉知生活”,莫名被点中。是啊,最近听了好几位工作经验丰富,在业界小有成就的职业人士的演讲,从他们身上共同地能够看到便是对工作的某种觉知。他们能敏锐地察觉到如何精进,并且将其总结下来并不断修正,最终才可能成为业内精英,打给我们对待工作的不同视角和操作性极强的经验之谈。
这一两年来,我觉得自己是进步的,即便也许技能上还是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也还没有足以匹敌他人的绝对优势,但是我认为的进步恰恰便是对自我的察觉一步步变得清晰,渐渐对很多事物有更加明确的喜好和厌恶,也能肯定某种喜好和厌恶背后的出发点。这是以前无所知觉的体验。所有的从无到有都是一种进步。
我经常想将自己所体会到的一些个人的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这阶段的成长轨迹。但是颇为零散,看起来似乎有个人习惯、方法论和应对技巧等。不过管它呢!记录是随性的,记录也帮助我可以更深入和细致地品味这些习惯背后的逻辑,也提醒自己别忘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继续现在有这么好的解决方案,就请一定不要遗忘掉。
1.我包里的长居客
先从我每天外出必备的包包开始说起。我敢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十分清楚的家伙,故此我不大会丢三落四,因为我的物品总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它们各自的地盘。
包内一定会有的物品是一个钱包、一个手机线收纳包、一个MUJI笔盒、一个MUJI活页夹、一本书、公交卡、一把小伞和干湿纸巾。
东西虽然有点儿多,但相当齐全,基本不大会遇到缺漏基本用品的情况,甚至多数时候还能帮他人应急,比如借个充电宝、充电线,借根笔、借张纸给别人。我总不是一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我深知自己大部分时刻的需求,因此能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每当看到身边同事朋友为自己的丢三落四而惊慌失措的时候,我大部分时候都能怡然自得咯!
2.早中晚的85°C都是我的心头爱
在台湾交流学习的一年让我对学校附近的85°C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那儿无论是咖啡还是面包性价比都极高,来开了与其它店的距离。更幸运的是到厦门工作后,居住的地点附近就有一家两层楼的85°C。之所以强调两层楼,是因为说明这家店相对较大,才有可以落座的空间。
如果是早上有空,我会到85°C享用早餐套餐,如果是下午,我会到85°C喝个下午茶,如果是晚上,我会点杯海岩咖啡。无论何时,我都会带上书或是笔记本电脑,坐上半天,一边慢悠悠地啜着饮料,一边怡然自得地塞着耳机看书或写作,那种专注劲儿真像是满世界都是我的。
朋友说不大喜欢去那里,因为那儿没有洗手间。这是一个好问题,不过我对85°C的爱实在太执着了,以至于我最后是这样介绍没有洗手间的好处这件事情的:正因为没有洗手间,所以在我待在85°C的时间内我必须专注并尽量快速地完成我想做的事情,因为一旦浪费了时间,挨到了尿点的时候,你就不得不离开,而如果没完成点什么就离开的话,实在是对此行的一大浪费。因而没有洗手间让我不敢在这样一个地方浪费太多时间,而必须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使命”。
我想能这么看待这个问题也没谁了。不过我真的秉持这样的理念,更将85°C当成我的圣地了,因为去那儿似乎就意味着去执行某种仪式感,而我总能从那里满载而归。
3.喜爱真实大于一切
我很少看文学作品,而自从这两年看多了纪录片,就越发喜爱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带给人的力量自不必说,而我认为它是真正可供借鉴的,因为世界上就真实存在这么一个人,他/她因为做了某些努力或因为某些机遇而达成什么某种结果。我相信,很多东西有果必有因,即便可能有很多个因共同造就了最后这个果,那么若能从这些真实记录里面寻得一丝端倪,也是可供学习或者避免的。
越发有这种感觉之后,往往会对小说、电影、电视剧这些虚构类的故事产生质疑,即便是多去起伏的情节,最后也会显得平淡如水,因为毕竟这些故事真的值得借鉴吗,能够帮助我解剖生活吗?每每想起,确实有点小空虚,似乎这些东西只能用于消遣和娱乐了吗?
最近看完了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人物刻画得似乎很贴近真实了,好像总能从几位主角里面看见一些自己的影子。每集结束都会有铺天盖地的网络文章点评分析剧情以及人物,有趣的是引发了观点的对峙,有说真实的,有说玛丽苏的,有说三观不正的,以至于都深挖原生家庭的主题去了。这部片子,我算欣赏,否则也不可能追完整部剧。不过,当剧情结束后,我不禁想问,这只不过是一部电视剧,再结合时代也不过是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在出发点的真实性都不存在的情况下,何来有力的推论?只当茶余饭后的消遣看看罢了。
这大概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的疑问罢了。既然这样的疑问,我想我该学习的东西总还有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