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为四年,但在我的记忆中,最印象深刻的还是后两年。
16岁时,我读大一,那时候年纪还小,凭着从高中苦海脱离出来的无边喜悦和对美好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在青春的校园里横冲直撞,勇往直前,尝试着无限的可能。我本以为那也许会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之一,但是其实现在我已经不大记得大一都干了些什么,各种填写的表格中,也没有留下它的印记。
大二下,大三上,也就是2015年,虽然我也没有多少印象,但是从简历上来看,我好像确实干了不少事,参加了N多的志愿活动,从在西单广场的募捐,到每周二下午去东单的胡同社区教孩子们写作业,慢慢回想,画面也还是清晰地。现在的我都有些佩服那时的自己,每周二下午来回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竟然也坚持了一个学期。
对了,还有很多比赛,不管是拿了奖还是没有拿奖的,都还是很认真的开会讨论、准备的。说起那个唯一拿了比较大奖的XX举办的营销大赛,我还是很有感慨的。那时候我虽然不是队长,但是身为队长的小学妹远在郊区军训,比赛需要的材料大都是我帮着交的。直到第一次参赛队伍展示时,我们队8、9个人,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最后只有两个人确定能出席,并且主办方还要求要有特色的展示方式。我们大都是比较老实、传统的孩子,再加上要去的人少,底气就先少了一大半。最后差一点要放弃的时候,小学妹死活要坚持,却又力不从心,我没有办法,只好熬夜写了一个蹩脚的相声剧,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也是挺有才的。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两个妹子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下演出我编的蹩脚戏的,但好歹这一关算是闯过去了。后来的比赛中,倒是再没有想过要放弃,只是我们的方式太过于传统,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案,但是没想到,看起来远没有别队风光、有创意的我们最后竟然凭借着不懈的坚持拿到了北京赛区的团体三等奖,还有8000元奖金,也算是运气足够好了。
2015年大概就是这样了。后来的两年,或者直接说是到目前为止,除了实习,我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考研展开的。我的成绩属于中上游,所以曾经还抱了一丝丝的希望可以保研,但是毕竟没有长期准备,还是差了那么一丢丢,虽然后来得知我前面的几个人都放弃了保研资格,觉得有些可惜,但想想今年的保研形势,就又觉得也许考研没那么糟。
我是极少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那类人,所以正经开始准备考研大概是从10月5日开始的,考研期间也不是像大家以为的早上6点起,不带手机,晚上学到12点在回宿舍那种。我基本上过的还是比较自如,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图书馆闭馆回宿舍,也会去看看电影,和舍友吃吃火锅什么的。但是我觉得我的复习效率还是有的,所以最后考了擦边的分数我也不是太后悔。
今天是2017年3月9日,国家线出来的前夕,我报考的XX的复试分数线也还没有出来。从2月15日分数出来,到今天为止。我一直都不太清楚自己心里到底是怎样的滋味,因为我收到了太多的干扰。
从分数一出来,再看到微博上那么多高分,我就觉得自己可能是悬,但其实心底还有一丝丝火苗,而且也在想,说不定还可能调剂呢。但是,直到我微博咨询了一个XX的老师,问我的分数是不是还有希望,他回答我说“好遗憾”,从那时起,我的小火苗的活力就只剩下了1%了。好吧,那就真的应该看看调剂了,我对自己说。
但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傻,一个211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选择了会计专硕,基本就等同于选择放弃调剂,具体原因我就不多说了,国家政策有规定。在我无措,不知道是二战还是找工作的时候,我选择了逃避,伪装着准备复试的样子,准备等到分数线出来把我判入死刑的时候再开始写毕业论文。也不知道是不是幸运,这时候我看到了心仪很久的单位在进行校园招聘,我鼓足勇气投了简历,但不知道是被刷掉了还是因为还没到他们的截止日期,反正目前还没有消息。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又获悉了另一个消息,虽然不知道是否可靠,那就是XX可能会效仿XX,实行会计专硕统一划线,也就是说我又有希望进复试啦。那一瞬间,不知道是喜悦还是害怕,反正我是颤抖的,于是想着无论消息真假,先准备着,毕竟复试要求我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学完四本书,时间紧迫。但是,我选择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怕他们再一次希望落空……
通过这次交毕业生材料的机会,我挤出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写下了这段日子和大学前两年的样子,我只想说,后来的这两年,通过考研,我想明白也想不明白很多,长大了很多,经历了失眠,也学会了报喜不报忧,这大概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就算没有考研,也还会有其他。我也没有什么奢望,只是觉得每天醒来,有地方去,有事情做,就是一种足够令人满意的生活。我的未来,我的故事,未完待续……(内心还是希望能考上研的!!!加油!!!)、
狼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