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读书,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大家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书。有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有人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贵精不贵多。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呢?答案是不一定,具体要看你是怎么看待读书,你又处在读书的哪个境界,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第一重境界:看书
曾经的我其实是不喜欢读书的,从小学到读研,真正能回忆起来读过的经典书籍其实很少,至于求学的路上读的很多书,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位证,到了真正开始上班的时候,我也认为在实践中学习更有益,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去网上搜索资料或者咨询身边的同事,某个事情或项目没做好,我也会反思并汲取教训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至于读书嘛,我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一方面,工作那么忙,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看书呢?一本书认真读完怎么说也要个一天的时间,我喜欢的休息的方式更多的是看电视、听歌或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另一方面,书上内容那么多,我怎么能记得住,就算记住了又怎么样,实际工作中也不一定真用得上,而且有些书籍还偏偏晦涩难懂。再说了,很多书压根就读不下去,很多时候拿起一本书,看着看着半途又没能坚持下去,书买了不少,但很少有书能真正的读完,心里偶尔还难免产生愧疚,对不起买书的钱。
直到2014年我加入了XX大学,那时我们的执行校长对部门小伙伴的要求是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每个人至少有一本主打课程,无奈之下,我跟随大家的步伐买了一些培训方面的专业书籍和人物传记等,《上接战略、下接绩效,培训就该这样搞》、《将培训转化为商业结果—学习发展项目的6D法则》、《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以奋斗者为本》……基本上保持着一个月一本书的量,那时经常要往总部出差,基本上每次高铁往返我就能将一本书看完,当时每次看完,心情还是挺激动的,自认为增长了不少见识,也感觉自身专业技能有所提高。
从“不怎么看书”到“开始看一些书”,坦白讲我是被迫的,迫于领导的压力、迫于自身专业的需要,当然我更应该感谢当时的这位领导,是他推开了我开始读书的窗口,从本质上来讲,我其实还是停留在“看书“的境界,我尽量挤出碎片化的时间来争取读书的时间;我认认真真的把每一本书看完,不错过每一页的内容;我有时即使看不下去了也会硬着头皮看,因为这可都是花了钱的,我要寻求心理上的安慰。我想,读过的书记住的应该就变成了知识,忘记的也许就成为了我的气质吧。
第二重境界:拆书
2015年上半年,当时部门有位小伙伴参加了拆书帮组织的线下活动,回来后向我们分享了拆书方法论,即RIA便签读书法。分享中,他指出其实成人学习有三大问题: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看不下去。这一下子戳中了我的痛点,这不就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吗?阅读书籍本身不能是不能创造价值的,理解和记忆知识也都不能创造价值,只有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一切不以改变行为的学习都是极大的浪费。紧接着他介绍了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法,R是选定所要读书的片段;I是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即未来的应用。当时听完小伙伴的分享,我还暗自窃喜,心想有了RIA便签法,读书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2015年下半年,听说武汉这边也有拆书帮线下组织,我也主动报名参与了二次,发现其实工具很简单,但我们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I便签有时还是会在摘抄原文, I便签要求我们一定是自己的语言去重述,这样学习才会真正开始;A1便签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写的并非是一个真正的经验,而是泛泛而谈,比如我之前经历过好多这样的事等;A2便签最常出的问题是写的是一个感叹,或者写的是一个决心,感慨或决心其实是最不值钱的东西,A2必须是直接指向行动的,它要有清晰的行动步骤,同时是可观测的行动步骤。2016年,加入了xx学院后,我在做培训项目的过程中也试图引入拆书方法论,也有请过本地的三级拆书家来到公司带领学员拆书,总体来说,课堂效果还比较好,拆书家在拆解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是带着大家拆书,实际上更像是一场现场相关能力提升的培训。
从”接触拆书“到”应用拆书“,拆书方法让我对读书又有了新的认知,在任何一个领域或任何一本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也有相当多是我们不需要学习的,读得越多不见得用的也越多,只要方法得当的话,我们读的书只要能在工作中用上一点,图书给我们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书价,学习的主体和重心应该是学习者,即我们自己。
最近几天读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新版,较之前的版本(主要介绍拆书)更新了60%的内容,这里面重点提到了个人学习力的打造,这里面的很多观点也是依据《认知心理学》而来,认为学习能力是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的能力,也就是元认知能力。在移动互联时代,能否通过学习获得成长,关键在于自己;第一,学习者是否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可以拆为己用、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第二,学习者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反求诸己、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拆书法是锻炼成人学习的工具,通过掌握拆书法可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及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第三重境界:参书
2017年,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读书方法论《读书五要》,即多读书、读好书、快读书、精读书及建立自我,具体怎么理解呢?
第一,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大学者都是破万卷的人,比如巴菲特,终生读书和学习是他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而实现终生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大量优秀的书籍;比如田老师,十年间他已经至少读了1000多本书,他现在之所以能成为教育界的大咖也得益于他读书之多。很多大咖之所以成为大咖,就是他们都有博览群书的习惯。
第二,读好书:多读经典和大家之作,读经典的书籍就是与世界级大师共舞,如果我们的脑子里始终徘徊着100多个世界级大咖的研究成果的话,那我们离大咖也不远了;说到这里,我也更深刻地明白了田老师让我们啃《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原理》的苦心了,把这些大咖的作品读通了,我们就是和许多的世界级大咖在对话,因为这里面的成果是他们研究的成果。
第三,快读书:即要多读书,又要读好书,也许你会问“工作那么忙,我们真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吗”,没错,没时间读书的话我们需要靠效率来解决,这里可以借鉴莫提默提倡的检视阅读,也就是隔一个词读一个词、隔一行读一行,偶尔隔一句读一句,如果看到作者引用的你曾经看过的内容可以略过不看,遇到对自己有用的关键信息可以标记或总结反思。除了经典的书籍要反复读外,其他的书都可以采用检视阅读的方法。
第四,精读书:经典的书籍大约占比20%,是需要反复读的,反复的跟这些世界级大咖对话,就要试图跟他们思考同样的问题、用同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快速阅读可以帮我们打开知识面,反复精读又可以尝试理解前人的成果,各有各的好处,在具体读书时我们要学会甄别,比如一些国学经典我们可以精读,一些只是当前畅销或技能性书籍我们可以选择快读。
第五,建立自我: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自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读书过程中,要进行参照阅读,比如同样是提问的书,我们可以多买几本参照着来读,长期读一个人的书,一方面会审美疲劳,另外每个作者阐述的角度以及每本书所适用的边界也不一样,如果能读万卷书,成一家之言,我们就真正赚到了。
田老师总结的《读书五要》可以将其理解为“参书”,老师也说过,他更喜欢”参书“这个说法,参同”叁“,它是个异体字,和参有关的词语也有很多参天大树、参赞、参悟,参书可以理解为人参与天、地建构,不是参考书,而是老师带学生读书,即人在书中与所有事物一起建构的意思,就像最后所提到的建立自我,其实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这个“参书”也与老师一直主张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一脉相承。说到这里,对于读书的理解我又更深刻了,从看书、拆书到参书,是读书由浅及深的三重境界,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参书“就真正了不起了,一直坚持下去,终有一日,你就离你心目中的那个”大咖“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