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愈来愈发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长大的00后有许多天然优势:获取信息方便快捷、网络浸染无处不在、人生观价值观更自我。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有两种天然分层:第一层属于“读书作用论”。这类家庭更在意孩子的教育,从幼儿到大学,全情投入,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知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刻意教育及培养,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好。另一层来自于“读书无用论”,家乡认为读了大学又如何?最后工作还是难找!就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生长”。长此以往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和问题愈演愈烈!家长最后会因为无数次的妥协而看到一个自己也有些失望的孩子。一方面对教育没有希望,一方面对孩子足够溺爱,再一方面对教师诸多不满。
这个暑假网络上频频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导致教师资格证被吊销、公职被开除等悲情事件!内心澎湃又显出悲凉……教师,你是不是背负太多?家长,你是不是通过与老师打一个必胜的擂台这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在看到老师的精神“陨落”时很开心吗?咱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咱们到底该如何相处?任教十年,我从没有像近期这般惶惑!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未必。所以老师讲的“尊重”、“平等”真的挺重要的!尤其是落实在每一件普通的事情。认识学情,或许除了知识基础,还有家长信念、学生心理……如果我们仅仅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得不偿失或许会成为现实。
所以咱们的要求在家长、学生看来就成了“多余”,咱们的理念走到这里就出现了与现实不调和引发的内心的不良情绪。所以很多时候做这个夹在工作两端的人,很辛苦,此时我想最多的是:如何彼此成全,或许更好些。
联动里几位老师的观点给我很大启发:
白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顶帽子太大了。老师这一个群体,并不都能承受得起。因为我们并不可以陪伴世上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灵魂工程师……如父母、同学、同事
姚雪梅:我就总以救世主自居,甚至希望孩子交给我后,在校,不用家长费心了。我需要惊动家长的时候极少。当然,孩子在家,也需要家长尽好责,最好别太惊动我。
付蓉:我在与学生相处时,更多是以有缘人的身份来相处
靳志勇:如何实现结果和谐,过程温暖?1.提升个人魅力。2.加强日常沟通,建立信任关系。3.建立合适的沟通平台。4.遇到问题,有及时的适合的解决流程。
靳志勇: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案是经验型的。经验有好处,来自第一线,接地气。同时,也有弊端,过去的经验往往解决不了现实的困难,适应不了新形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完善和更新经验,时刻保持自我质疑的态度。当我们的身边,出现这样的家长和孩子的时候,这一届,我们这样做可能有效,可下一届依然有效,不见得。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养成复盘的习惯,建立更新、流动的、不断升级的经验之库。
刘圣元:爱,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真伪,是不是偏爱,也很难说。老鹰把鱼抓到空中,听说是怕鱼被水淹死,结果呢……
对这份工作有执念,那么我们除了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去尽最大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似乎更多的需要思考:如何与人相处!用更合适的方法!如何说话做事!用更好的方式。时过境迁,“严师出高徒”已经不再是最好的经验。“师道尊严”已经日益淡薄。“教师”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是一群需要耐心服务于学生和家长的服务员!身份的转换或许自己不能很快适应,但是这是最大的现实!我们真的是很渺小的一群人,愿行为少一分锋芒,精神多一分独立!其实,教师就是一群极普通的人,教书育人是极复杂却在别人看来极轻松的一份职业罢了!
教师,我们得明白社会需求和社会定位。真正的教育本来就没有现成的路,只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这份工作从容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