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2018年的支付宝账单出来了,看到网友各种的晒单姿势,其中有一个网友的姿势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而作为一个毕业半年多的职场新人,上面这张图让我想到了身边刚毕业的朋友们多多少少都会掉进去的坑…都是那些跟钱和未来有关的坑…
(一)消费过度升级
我们进入职场后开始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原有的因“贫困”而被压抑的欲望开始显山露水;另一方面,我们在宏观层面上受大众传媒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受到职场老鸟们的消费“熏陶”,不知不觉就掉进了消费升级过度的大坑。有收入了进行消费升级无可厚非,人活一世当然要学会对自己好点,但是不顾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真实需求而盲目地消费,掉进了消费过度升级的怪圈则可能适得其反了。
同样是用来装东西的包包,刚毕业月入五六千的人在做选择时更应该着重考虑的或许是包包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而不是单纯为了认同感而选择六千块的Lv入门包吧。那刚毕业就月入上万的同学是不是就可以轻松惬意地剁手买入了呢?撇开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话题,有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可以留意下:在刚毕业的学生中,(在薪酬能覆盖基本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工资高的未必会比工资低的同学存的钱多。因为工资稍高的因为来钱更多,所以消费升级得可能更过度了。这不禁让我想到《稀缺》这本书提到过的一句话:穷人更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他们在消费的时候可能更会考虑商品的性价比。真所谓穷且益坚,富也掉坑啊。
而消费过度升级给我们带来最坏的影响莫过于提高了我们的消费阈值,从而我们很难再回得到以前的消费习惯,加之如果我们的工资增长过慢,最后便会陷进入不敷出的焦虑感中,而这一切的源头只因我们没有将消费建立在自身经济条件和真实需求之上。
广东有句老话叫“睇送食饭”,普通话翻译便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只能承担100块的生活,就不要硬扛1000块的日子。
(二)相互攀比工资
曾在一本小说里看过大致这样一段话:嘴上说不在乎成绩,下课后等大家走了却偷偷去公布栏看自己的分数,回头还在草稿纸上反复地计算对手的分数。当时看到会心一笑,觉得再也回不到那种时光了。
但没想到工作后我又有机会重返这样的“美好时光”,那段时间我会不自觉地和同级毕业的人对比工资,工资一样我就对比包不包吃住,工资比我低的我就会窃喜并生出了怜悯之心,工资比我高的我就……
从这些对比中我得到了一些虚妄的满足,却也产生了一些无用的焦虑。直到我看到了吴军老师写给年轻人关于第一份工作的建议,他谈到刚毕业的学生纠结于20%的工资差额其实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因为刚毕业这段时期的我们基本上赚多少花多少。
举个栗子:一个应届毕业生拿到了20万年薪的工作,假如有另外一家公司愿意多给他4万,那么他是否能把这多出的4万扣税后的工资存下来呢?恐怕不会,这4万块更可能是被他用来进行消费升级,原来买小米给女朋友现在则买了苹果,原来是送美宝莲现在换成送兰蔻或者资生堂,同时多花了两万块在吃喝玩乐上,到头来存下来的钱相差无几(如果他消费升级过度,反而存得更少)。就算他非常节俭自律将4万中大部分的钱存了下来,可那也买不到广州的一个厕所,工资的涨幅永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
所以不妨将目光放在成长上面来,它是否能帮我们快速地成长,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全行业;以及是否能帮助我们在十年后挣到比同龄人3-5倍的收入,这样才可能能在大城市扎根,才能更有资本地实现诗和远方的生活。吴军老师的这篇文章本人早在两年前已看过,但真等自己毕业后却也会掉进攀比工资的大坑,只能说当局者迷吧。这次重温无异于一记闷棍袭来,如醍醐灌醒,也提醒自己将目光锁定在能对长远发展更重要的事情上来。在这之后我对工资差异的反应不再那么“灵敏”了。而今天把这想法写了出来,下次如果还有朋友问我工资的时候,我就可以直接把这文章甩过去了。
不怕自己不知道,就怕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怕自己掉入大坑,就怕自己不知道自己掉进了大坑。同是天涯应届生,爬坑何必曾相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