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口气读完落尘的《朱梅馥:有一种爱叫浩荡》一文,感动涌满心间,朱梅馥对傅雷忘乎所以的爱让人惊叹,让人为之动容,世间竟有这般温婉的女子,爱得大气,爱得热烈,爱得舍生忘己。
她便是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妻,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之母朱梅馥,她是一个为傅雷而存在,为爱而生的女人。
因为爱他,她愿意用温柔的手抚平他的伤痛。
傅雷年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傅雷的母亲在失去丈夫之后,又接连失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只剩傅雷与她相依为命。傅雷便成了母亲凄苦生活的唯一寄托,成了她的整个世界。母亲爱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想要他成才,因此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严格到近乎残酷。
有一次,傅雷逃学去玩儿被母亲发现,晚上母亲将睡梦中的傅雷捆绑起来,把他掀下床,拖向离家不远处的一个很深的池塘,想要带着儿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幸好邻居及时赶来才救下了孩子。还有一次,傅雷在家念书时睡着了,母亲便拿着点燃的蜡烛,让蜡油淌在傅雷的肚子上……
母亲就是用这种苛刻残酷的方式教育傅雷,加之母亲性格暴烈,傅雷的童年不仅没有快乐,而且充满了恐惧,那是他一生无法逃脱的梦魇。在那样的环境之下长大的傅雷性格是有缺陷的,他时而冲动,时而倔强,时而暴躁。傅雷的外婆家与朱梅馥家是邻居,傅雷和朱梅馥从小就在一起玩耍,朱梅馥了解傅雷残缺的童年,对他充满疼惜。
结婚后,朱梅馥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精神上也尽量提供给他休息与愉悦,爱他便是她的终身职业。傅雷喜欢音乐,朱富馥就演弹乐曲给他听;傅雷爱花,朱梅馥就陪丈夫半夜起来打着手电筒在小花园里进行嫁接实验。她就是那么细致入微地爱着丈夫,她想用温柔的手抚平他童年的伤痛,想用温暖的爱驱散他心里的阴霾。
傅雷说,自从我圆满的婚姻缔结以来,因为梅福那么温婉,那么暖和的空气一向把我养在花房里。
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路走来,她懂他恐怖不快乐的童年,懂他的嫉恶如仇,懂他为人正直不苟,懂他对事业的忠心耿耿,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在面对傅雷的坏脾气时,朱梅馥才总是顺着他,忍气吞声,原谅他不由自主的冲动和暴躁。她总是堆着笑脸,时刻给丈夫体贴和温暖,她就像活菩萨一样围绕在他周围。因为爱,她愿意用温暖溶解他所有的坚硬,用宽容消解他所有的坏脾气。
因为爱他,她愿意包容原谅他的一切,哪怕是他出轨,爱上了别的女人。
傅雷一生追求艺术,艺术是他的生命,而艺术家的感情比普通人更热烈,更丰富。面对傅雷婚前婚后对别的女人的爱情,朱梅馥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宽容和原谅,只因为她爱他。
19岁时,傅雷辞别母亲和未婚妻朱梅馥去法国求学,在求学期间傅雷爱上了漂亮风流的法国女郎玛德琳,他准备娶玛德琳为妻,于是写信给母亲,要求与朱梅馥解除婚约。然而,在傅雷疯狂痴情地爱着玛德琳,想要娶她为妻时,玛德琳却和其他男人纠缠不清,不愿结婚。在玛德琳看来,婚姻只是一道世俗的手续,她爱他,但她更爱自由放任。
玛德琳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但同时我们又是自由的。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他们对爱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他要的是长相厮守,而她要的却是彼此自由,他的忠诚与热情对玛德琳而言不过是束缚和负担。
分歧产生的巨大鸿沟横亘在他们之间无法弥合,傅雷却无法控制爱她的心,他沉沦在那场爱里无法自拔,痛不欲生。爱而不得,傅雷举起枪,枪口对准了自己,当他终于放下枪时,也放下了对玛德琳的感情和一片痴心。
回过神来,傅雷才觉得对不起未婚妻,幸好当时他写给母亲要求退婚的信,好友并没有寄出。回国后傅雷便与朱梅馥结了婚。后来种种迹象表明,朱梅馥是知道傅雷在法国的这段恋情的,只不过她从未提起。
结婚后,傅雷又有过几段恋情,一位是开封姑娘,她是著名的豫剧演员,两人互生好感,傅雷称她为汴梁姑娘,为她写下了诗句。
汴梁的姑娘,你笑里有火焰。
躲在深处的眼瞳,蕴藏着威力无限。
汴梁的姑娘,你笑里有欢欣。
浊世不曾湮及你的慧心,风尘玷污不了你的灵魂。
……
虽然傅雷爱她就像爱一件艺术品一样,更多的是对美的欣赏和对年轻女子遭遇的同情,他将这段恋情称为没有什么危险,绝没有不幸后果的感情,但他对她毕竟是动了情了,朱梅馥没有计较。
经历婚姻七年之痒时,他再次陷入爱情,这次是真正的狂风骤雨般的爱情。对方是位堪称绝色的女高音歌唱家,叫陈家鎏,他们相互爱慕,爱得热烈,爱得死去活来。他们是艺术上的知音,能激发彼此的灵感,他们每天在一起谈艺术,谈音乐,他们似乎有探讨不完的艺术,说不完的话,他们在美妙的艺术世界里流连忘返。
朱梅馥每天开门迎进这位丈夫爱慕的女子,为他们端上茶水,然后带上书房门悄然离开。当她的丈夫与爱慕的女子谈论艺术,高声歌唱时,朱梅馥只能辗转于孩子与油盐酱醋之间黯然伤神,她将笑容展现给别人,泪水留给自己。
那段时间,没有陈家鎏,傅雷几乎无法工作,朱梅馥却帮不上忙。每当这时,朱梅馥便会打电话给陈家鎏说,你快来吧,老傅不行了,没你他没法工作。朱梅馥自知陈家鎏能带给傅雷自己所不能给予的东西,于是她忍着巨大的悲伤来成全丈夫。
是什么样的感情让一个女人隐忍至此?是什么样的爱让一个女人心痛如绞却依然笑靥如花?是什么样的爱让一个女人甘愿与别的女人分享自己深爱的丈夫?只因这是对丈夫最好的方式吧。朱梅馥也想过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然而,她多么爱他啊!她想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做他的终身伴侣。
朱梅馥善良、宽容的灵魂让陈家鎏震撼,她无法面对朱梅馥纯洁的目光,无法对她的苦难视而不见,最后选择退出远走香港。最终傅雷也明白,陈家鎏能带给他火焰般的热烈和灵感,而妻子给予他的温暖、平和与深沉的爱才是他生之必须,朱梅馥才是他命中注定的终点。最终,朱梅馥靠她的善良,宽容与耐性成为了傅雷的终身伴侣。
因为爱他,她愿意为他站在光的阴影里。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是的,朱梅馥就是傅雷背后的那个女人。
朱梅馥一天分为三部曲:上午做家务;下午帮助傅雷查字典、整理文稿、查资料、打字,为了傅雷查阅资料方便,还要替他做图书馆那样的图书卡片;晚上是最舒服的时间,劳累了一天的她终于可以透口气,静下来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了。
朱梅馥完全是为丈夫而活的,她不仅是妻子,还是秘书和公关人员。她非常能干,承担了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家务,还为他做卡片,抄稿子,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傅雷与外界格格不入,不善交往,朱梅馥便承担起接待客人的任务。她用柔弱的身躯将一切凡俗杂事扛在肩上,挡在身后。她静静地站在傅雷光芒的阴影里,默默地为他打理一切,奉献所有,只为傅雷能专心工作,能一心投身于艺术。可以说,没有朱梅馥,就没有傅雷的一切成就。
当然,朱梅馥还是傅雷最忠实的听众和谈话对象,傅雷常常在与妻子的交谈中获得灵感,她也从中得到滋养和熏陶。朱梅馥一心为丈夫付出,甘愿牺牲一切,却也能与丈夫举案齐眉,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吧。
朱梅馥受的也是西式教育,她也有自己想听的音乐,想看的书画,想读的英文小说,但她更尊重他的品格和才华,甘愿为他牺牲。当她忙于家务,偶尔抬头看见他静默而用功的背影时,她便觉得这是世间最大的幸福。
因为爱他,她愿意与他生死相随。
她对傅雷说:“为了不使你孤单,你走的时候,我也一定要跟去。”
傅雷字怒安,他的性格刚烈,高傲,遗世独立,宁折不弯,绝不向权势低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他的性情注定了他的结局。
1957年傅雷以“亲美”“反苏”罪名被批判,次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要不是因为当时小儿子太小,他就不要活了。反右结束之后,组织宣布摘去他的右派帽子,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欣喜。因为他认为自己压根不是什么右派分子,既然当初非要给他戴右派帽子,那就戴,现在要摘便摘,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到了1966年,傅雷夫妇遭到红卫兵的搜查和批斗,红卫兵对他们罚跪,辱骂,殴打。在遭受了红卫兵长达四天三夜的精神折磨和肉体摧残之后,傅雷夫妇写下遗书,平静细致地交代完身后之事后,用被单上撕下的两道长条,打成结,分别悬挂在了阳台铁窗横框的两侧,夫妇俩双双撒手西归,真是令人痛心。
以傅雷刚烈的性格,在这样的污蔑与折磨之下,一怒而死是必然的。然而如若不是为了丈夫,不是为了跟随深爱的人而去,以朱梅馥温和忍耐的性格,任何境遇她都是可以忍受过去的。但深爱的那个人一心赴死,她又如何肯苟活于世?她最后一次安排好家务事之后,从容地跟随丈夫而去了,只为了不让他孤单。伉俪之情,深刻如此,如何不催人泪下?
朱梅馥这个为爱而生的女人,心甘情愿站在傅雷光芒的阴影里,做他背后的女人。也许她不耀眼,但她用她的方式,静静地陪伴他,温暖他,爱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多么深刻的爱,多么笃定的感情,才会使她甘愿为他付出一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傅雷常用法文称呼朱梅馥为“玛格丽特”,那是《浮士德》的女主角,一个为爱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女人。朱梅馥的一生倾尽所有的爱傅雷,为他付出一切,最后终于也舍生追随他而去了,成为了他的“玛格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