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表达了同样的内容,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同样中国队与韩国队的足球比赛,“中国赢了”与“韩国队输了”,本质上内容相同,但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人的联想也完全不同。
在经典英剧《是,首相》中揭露了政客是如何操纵民意调查,引导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的,主要取决于问问题的方式不同。例如在第2季中行政秘书汉弗瑞教授伯纳德如何通过问卷来操纵民意堪称经典,针对「民众是否支持恢复兵役」的看法,做了两份问卷,结果完全不同,完全取决于自己想要什么结果。
以前总是对咬文嚼字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看完框架效应不经吓出一身冷汗,人的决策往往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选项内容本身,而且基于损失厌恶等不理性内容。实验人员做了很多实验,用经典的问卷调查发现,同样的内容只是问卷方式不一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选项A:若某赌注有10%的概率赢得95美元,有90%的概率损失5美元,你会接受这个赌注吗?
选项B:若某彩票有10%的概率赢得100美元,有9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你愿意花5美元买这张彩票吗?
两个选择中,实验表明大部分都愿意选择选项B,而拒绝选项A,但实际情况是这两个选项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选项A中有「损失」的概念,这就激发了系统1的损失厌恶情绪,人们更愿意选择选项B。
还有人多类似的实验,包括神经科学实验,都表明当人们受到框架效应影响时,大脑中控制情绪的部分会更加活跃。当不受到框架效应影响的人做决策时,大脑负责逻辑区域的部分会更活跃,即系统2参与进来。
不幸的是,不仅是普通人,在医学领域的专家如医生都会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例如一个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性,在给出的两个选项中,如下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
选项A:术后第一个月存活率是90%。
选项B:术后第一个月死亡率是10%。
第一个选择中有84%的人接受,而第二个选择只有50%的人接受。虽然只是换了一种表述的办法而已,但第一个选项偏向收益,第二个选项偏向于损失。
在《思维的发现》这本书中,还讲到了当卡尼曼与阿莫斯到美国发表框架效应之后,美国联邦政府非常重视,在设置政策问卷时特别注意,避免因为框架效应的影响影响决策的效果。因为人们不是选择选项本身,而是选择对问题的描述而已。
框架效应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在选择保险,律师与投资等行为时要高度注意,因为大家都不是专家,特别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提醒自己注意选项本身的内容,而不是受到内容描述的影响,导致情感参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