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身边的很多人,“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人告诉我是欲望;有人认为是恐惧,对死亡的恐惧让人活着;有人说活着就是过日子,一天一天就这样了。可是,我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我想知道我为什么还活着,我为什么在选择活着,除了对死亡的恐惧就没有别的了吗?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我陷在这些问题里不可自拔。
然后有一天我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年老时失去了伴侣,一瞬间犹如天崩地裂,世界失去了颜色。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活着。他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无法自拔,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排解这种巨大的伤痛,找到心理学家后,他说自己的生命在伴侣离开那瞬间已经没有了意义。心理学家问他:“你能从爱人离开这件事中找到什么有意义的地方吗?”听到这句话,他愣住了,如此悲伤的事情怎么可能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说:“我能看到您的悲伤,可以想象得到,您和爱人感情非常好。假如离开的是您,您的爱人是否会承受这份悲伤。”是啊,假如先离开的那个人是自己,想必爱人的悲伤会只多不少。“您看,您的爱人先离开,但她免受了这份悲伤和痛苦。”一瞬间,老人似乎想通了,庆幸着承受这份悲伤的人是自己而不是爱人。
如果连爱人离开这种事情都有自己的意义,那我们的生活怎会找不到意义呢?可是这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去找呢?
维克多·弗兰克尔早在1946年就已经回答了这些问题。《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本很薄的书,但看完它却不简单。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图书馆评选为最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销售1200多万册。
弗兰克尔是犹太人,精神病医生,学者。1942年他的全家都被纳粹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重获自由后,他把狱中的经历写成了这本小书,之后一版再版,弗兰克尔多次增补,添加理论方面的总结。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句话出自尼采,弗兰克尔十分欣赏,在书中多次出现。他对那些因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狱友嗤之以鼻,因为他们死亡的原因不是其他,而是因为缺失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集中营里充斥着疾病、毒气、饥饿、毒打,显然不是有强烈求生欲望便一定能活下来的。但弗兰克尔关注的不是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活下来。
书的第一部分便是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的经历,而这其中最让人震撼的不是集中营有多恐怖,而是弗兰克尔讲述这一切时既恳切又超然的视角。他立足自己的内心,甚至让人感觉到他已经超越了当时严酷的环境,没有抱怨甚至没有倾诉,只是平淡的讲述着,让人看到的是他坚韧的内心和卓越的头脑。
他有时在心里和妻子对话,游离于当前的环境。他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分析自己的处境和精神状态,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着周围的人群。他说: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我们总是容易觉得自己必须做某件事情,别无选择。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往绝路上逼,觉得自己一定要如何。可是选择权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上,即便周围的环境让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选择空间,我们至少还能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就是最宝贵的永远不可能被夺走的自由。
弗兰克尔提到他还记得两个想自杀的人,两个人都觉得生活没有指望了。了解后他们其中有一个人有个自己非常宠爱的孩子,在外国等着他;有个人是科学家,写了不少著作,还有很多著作在等着他。就好比父亲无人可替代一般,著作也没人可以代写。正是这种独特性使每个人都千差万别,因此让每个人意识到生命的意义,也就使他有可能完成其创造性的作品。一旦他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那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和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他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
寻找意义有三种途径:1.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2.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如体验真善美或是去爱某个人;3.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比如弗兰克尔从集中营中的领悟就是第三种途径,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态度的选择是全部的尊严和意义。
每个人的生命的意义都不同,每个阶段的生命意义也不同,但意义要自己去寻找。弗兰克尔说:“最终,人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相反,他该认识到,他自己才是被生命诘问的人。”每个人都只能自己去回答“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应该为什么负责,向谁负责,怎样负责。生命时时刻刻向你追问:你能给予你的生命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