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家认真起来会做出什么深情举动?达·芬奇一生爱画蛋、塞尚喜欢画苹果、乔治·莫兰迪钟爱瓶瓶罐罐、而印象派“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的
莫奈
以其86岁的漫长人生画了许多睡莲。
他将毕生创作热情倾注印象派技法上,眼前的流水、光影、花,他都用画笔记录下来,简直是艺术界“花”公子。
为画一年四季的光,他追着光从早到晚研究
当别人争先恐后画《圣经》故事、宫廷贵族的肖像画,他选择归隐乡村跟着太阳光到处跑。
追寻内心深处的田野风、波光粼粼的水面、池塘上玩耍的人、清晨绽放的花朵,莫奈起早帮你记录。
他一生偏爱画“水”和“光”,是“水中的拉斐尔”,他喜欢将细节简化和单纯化,引导我们关注意象而非繁复的细节。
莫奈的《青蛙塘》对比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画家、雕刻家雷诺阿,你会发现老莫加重了阴影对比的强度,他注重光源下景象的自然变幻。
他画出流动的水,笔触直接又奔放,入木三分,大笔触捕捉到了水瞬息万变的灵动美,使其意象更接近真实,颜色鲜亮又极具韵味。
微风拂过,光线无法穿透漂浮的云,你看不到的朦胧美感都在时光旅行者莫奈手中变成一首诗歌。
这种意境,跟中国的水墨画如出一辙,淡雅如君。
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老莫追了一辈子光,为记录不同的光影景象,他还独创“连作法”。
野外作画时,他喜欢一次性支起多个画架,为捕捉各个时段、各个角度的光线,同时创作多幅油画。
所以如果你欣赏莫奈的画作,有时稍不留神会犯脸盲症,怎么好像长一个样?
其实真实情况是酱紫,你会看到春、夏、秋、冬、晴天、雨天、阴天、大风…不同时态下的干草堆、睡莲、卡米尔、日出。。。
莫奈就像追着光跑的老司机,平常人洞察不到的瞬息美、那些暴风雨降临前1秒的天空、天空颜色融入水中的一刹、那树叶摇动嗦嗦作响的风、森林深处的斑驳阴影、他都能为你定格住。
这些放现在,只有摄影师才能摄入的无常变幻,在莫奈笔下活色生香。
摄影师要等到合适时机才舍得按下快门,莫莫也要等待许久才能找到他想要的光影,所以他必须快快快速画下灵动瞬间,咔嚓几笔勾勒自然生命的律动。
有时候不是他追着太阳跑,而是时间催促他往前进,促使莫莫恰到好处的描绘时间、光线改变,绘制流逝的一分一秒。
于私人花园中画画写生,他独爱睡莲,画出250多幅
他曾在画画中邂逅模特卡米尔·唐秀,后来这位画中优雅的女子,成为他现实生活的妻子,之后他们共同生育了2个儿子。
可是,美好事物容易流逝。
1879年,妻子逝世。
1883年,他携家眷及情人搬到法国北部的吉维尼小村庄,在这里他们租下大房子,配套花园让他有机会亲近大自然。
1890年,老莫花费22000法郎将这里买下。
对此地进行个性化改动,他将这片湿地改造成日本式花园,搭建日式太鼓桥,播种各类花卉,顺便创造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睡莲池,他一生中绘制250多幅睡莲。
水中的睡莲美景令他沉迷无比。
所以他的晚年生活场景,不是走在池塘溜娃的路上,就是在同时绘制多幅睡莲。
晚年深陷眼疾困扰的莫莫,笔触更狂野,用色更大胆
为何莫奈晚年《睡莲》作品系列最出名?
真
相
是
垂暮之年后的老莫历经多年绘画的锤炼,他更能静下心来专注描绘,不幸的是,晚年他被眼疾困扰,即便如此,他依旧坚持继续创作,像张大千一样另辟新的道路。
只要心里有画,就能创造出神入化的意象美。
明亮阳光下,老莫视力问题尤其严重,不得不改在夜间/清晨作画,或许眼前模糊景象让他看不清,但这种朦胧感让莫莫努力借助大脑的想象力绘制,用色更大胆、笔触更狂野,仿佛是用双手在绘制睡莲和自己的生命。
放大莫莫的画,不重复的色彩让你更容易感受到这位老人画出的睡莲赞歌。色调丰富又协调得恰如其分,凸显出光影的曼妙与柔美气息。
莫奈巅峰之作圆形《睡莲》原作首次来华展出
虽然他一生中绘制了很多睡莲,但仅仅只有4幅圆形《睡莲》,吸睛力MAX的这4幅画是他睡莲系列的巅峰创作。
为何老莫的圆形创作如此腻害?
很久以前,圆盘形图画让人想起家居装饰,后来西方艺术家认为,圆形形式暗示出时间无穷的理念,激发他们探索其他图像的可能性,这种由形式引发的时间循环论,给老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圆形画布赋予他无尽的灵感,帮助他打破固定方形框架界限,绘制睡莲的瞬息永恒。
莫奈雕刻时光&色彩的细节之美,还得透过观摩真迹才能发现更多,印刷品始终无法表达出莫奈印象画的光影效果&颜色丰富度。
而在成都的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展中,你可以0距离欣赏莫奈的画中之美,感受老莫丰富有层次感的缤纷笔触。
此次展览也是莫奈圆形《睡莲》真迹首次亮相中国。
时间:2017年9月27日-12月15日
地点:成都博物馆
更多内容,请关注”艺萃”
本文为艺萃原创,转载请私信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