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浪漫诗人徐志摩》

      阴雨连绵的国庆节,闲得无聊,再次捧起这本《浪漫诗人徐志摩》,再次走近这个近代文学史上最浪漫的诗人,一些收获,分享给大家:徐志摩(1896---1931)是我国现在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1918年赴美留学,后辗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学习,回国后致力于新诗创作。他一生著译颇丰,创办了《新月》月刊,主编过《晨报副刊》,《诗刊》等。他在京沪宁等地近10所大学任教,他主理过泰戈尔访华,有两次较长时间的国外漫游。

      他一生短暂却纷繁多姿,光彩照人。他才情卓著,做事诚,与人善,诗文真纯,成绩斐然,为世人称道。蔡元培说,他“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胡适说“他在我的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我们有了他做朋友,也可以安慰自己说不曾白来了一世。在朋友心中,徐志摩温柔诚挚乃朋友之朋友,纯洁天真是诗人中世人。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家庭和婚姻两个方面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深知家庭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徐氏家族家境富裕,人丁兴旺,祖辈以经商为主,父亲徐申如,母亲钱慕英,对从小聪明伶俐的徐志摩寄予厚望。在家庭强大的经济基础的支持下,徐志摩一步步走出家门,走出国门,为今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都说见多才能识广,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徐志摩都和哪些名人有过交集:

      最先对徐志摩思想产生影响的人是梁启超,1918年,徐志摩自费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随后,他师从罗素,后来认识了英国作家狄更生,英国小说家曼殊菲儿,威尔斯,

      徐志摩一生中共有三个女人,给大家进行一一解读。

      1915年,对徐志摩来说是双喜临门,9月份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0月29日与名门王族年仅16岁张家二小姐张幼仪喜结连理,正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徐志摩与张幼仪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张幼仪秀外慧中,知书达理,两人也是一见钟情。1918年长子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孩子徐积锴出生。满身才气的徐志摩是注定不会和张幼仪厮守终生的,虽然后来张幼仪远赴英国伴读,最终也没能挽回这场婚姻。

      徐志摩在结发妻子赴英之前,结识了民国元老林长民,并成为忘年之交,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林长民的女儿你们一定听说过,那就是林徽因。徐志摩初见林徽因,她才16岁,宽宽的前额,秀丽白皙的脸庞,非常的漂亮。作为父亲的客人,她差点儿把徐志摩叫做叔叔。徐志摩也经常带着张幼仪去拜见林氏父女,每次见到林徽因时,那魂不守舍、口若悬河、热情殷勤的举止,都被张幼仪看在眼里。直觉告诉她,徐志摩的感情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林长民虽然喜欢徐志摩,但也不想让女儿嫁给一个有妻室的人,徐志摩也不想脚踩两只船,终究在张幼仪刚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离婚。

      离婚后,张幼仪到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并随其去了德国,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1925年痛失第二个儿子彼得,1926年夏被八弟张禹九接回上海,不久她又带长子阿欢去北京读书,直到张母去世,她携子回上海。经时张嘉璈已经是中国银行副总裁,并主持上海各国银行事务,而徐申如也把海格路125号(华山路范园)送给张幼仪,使她在上海衣食无忧。

      张幼仪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解放前夕,张幼仪赴香港。1953年,张幼仪在香港与邻居中医苏纪之结婚。苏医生曾留学日本,在上海行医,也是离异有子女。婚前,她写信到美国征求儿子(大儿子徐积锴)意见:“因为我是个寡妇,理应听我儿子的话。”

      儿子的回信情真意切:“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阿欢在美做的是土木工程师,这封信颇得其父风韵。

      时过境迁的张幼仪为这一段沉重生活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1967年,张幼仪67岁的时候,曾和苏医生一起,到英国康桥、德国柏林故地重游。她站在当年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小屋外,没办法相信自己曾那么年轻过。第二任丈夫过世后,张幼仪到纽约居住。

      在共同生活了18年后,1972年苏医生病死,张幼仪赴美,1988年病死于纽约,是与诗人徐志摩有过情感生活的人当中,活得最长的人。

      张幼仪把自己的人生一分为二,“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去德国前,她大概是什么都怕,怕离婚,怕做错事,怕得不到丈夫的爱,委曲求全,可每每都受到伤害;去德国后,她遭遇了人生的最沉重的打击,与丈夫离婚,心爱的儿子死在他乡,人生最晦暗时光,如一张大网,铺天盖地笼罩着她,一切都跌至谷底。

      伤痛让人清醒,就在这时候,她忽然明白,人生任何事情,原来都要依靠自己。别人的怜悯,搏不来美好的未来。离婚丧子之痛,让张幼仪一夜长大,羞怯少女,转身成为铿锵玫瑰,就算风雨琳琅,她无所畏惧,很快开创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

      张幼仪一生为人严谨,有人说她不计较,帮徐志摩照顾父母,帮徐志摩出全集,她都亲力亲为。其实,她又何尝不计较,一个不计较的女子,怎会在离婚后,独居多年?她只是自己同自己计较罢了。她意念中那种执拗的力量,强大到自己佩服自己,她的沉稳,使她永远会去扮演龟兔赛跑中,起跑较慢的角色。可凭借坚持不懈的毅力,她往往却能走到最后。

      晚年张幼仪,对爱的定义,堪称经典。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样的回答,厚积薄发,就像一个依靠勤奋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嘴上谦逊着,可内心磅礴的自信,无意中,还是渗透出一种剽悍。

      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虽然,徐志摩因林徽因而结束第一段婚姻,但终因林长民的阻挠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最终没能走到一起,两个彼此欣赏,爱慕的人内心充满了无限的遗憾。这也为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陆小曼的第一任丈夫叫王赓,是一位家境贫寒但满心抱负得有志之人,清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政。陆小曼从小聪慧活泼,中西文学均有深厚的功底,尤其在绘画方面极具天赋。善交际,是跳舞高手。徐志摩通过王赓认识了陆小曼,三人经常聚会,日久生情,王赓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经常忽略陆小曼,这也是他们婚姻破裂的一个诱因。可以这样说,徐志摩结束了自己的一段婚姻,还破坏了别人的一段婚姻,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那就是林徽因。

      虽然徐陆之恋被后人视为美的赞歌,视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范例,但从社会理论角度看,他们的结合缺少美好的道德基础,徐志摩对陆小曼的选择是退而求其次,缺乏理性的思考,在这两段婚姻里张幼仪和王赓才是最大的牺牲品,没有他们的和平退出,也就没有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

      婚后生活趋于平静,徐家虽然家境殷实,但由于徐父并不同意徐志摩的第二段婚姻,所以在经济上并不接济。陆小曼喜欢交际,整天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还吸食鸦片,徐志摩为了生活同时做了三份工作,还不够陆小曼的开销。

      后来因为战乱,他们回到上海,此时的陆小曼如鱼得水,整天忙于交友,就认识了花花公子翁瑞午,这个地方我们要说一段插曲:这样一个被徐志摩的风头压过去的男子,却是与陆小曼相伴最长久的人,33年,从小曼最华艳到最凋零,他看尽春色,陪伴小曼大半生。

      男人必要有个良好的身世才能优雅,翁瑞午的家庭背景是徐志摩无法比的,因此他有理由比徐志摩活得从容。

    翁瑞午认识陆小曼是在小曼与徐志摩的大婚之后。那时的徐志摩忙于教书工作,用来满足小曼一个月近3万元的花销。翁瑞午则是悠闲的。

      翁瑞午的祖父是光绪皇帝的老师,父亲曾任桂林知府,光祖上留下的古董字画就够翁瑞午花一辈子。因此他有很好的条件包装自己。除了不擅长写诗,他比徐志摩好的地方太多了:擅长行书、小楷、花卉、绘画,精于鉴赏古玩,人又很有情趣,朋友多。他明白怎么对女人,会讨好也体贴。这些,是徐志摩远不能的。以徐志摩的清高,绝对不会委屈自己去讨好哪个女人。

      翁瑞午与小曼的近一步接触是徐志摩允许的。那时小曼身体不大好,一天有半天的时间都闹病,闹起病来脾气非常坏,而翁瑞午学过推拿,一次帮小曼推拿之后,小曼的病情竟然很快得到缓解,心情也为之大好,说话温婉和颜悦色。这让徐志摩默许了他们的相处。自此,小曼开始依赖翁瑞午的推拿。而这些,都是当着徐志摩的面进行的。

    徐志摩对小曼毕竟是有感情的,即使婚后,为满足小曼的花销忙得焦头烂额,也是愿意的。他看不得小曼被病痛折磨,如今看翁瑞午能帮小曼解痛,自是恨不得能帮小曼医好。翁瑞午的推拿也只是起缓解作用。他常常依了徐志摩的要求,带着女儿上门为小曼治病。后来,小曼迷恋上鸦片也是翁瑞午的推荐。

      无以想象陆小曼那段日子是如何度过,总之,她的生活里翁瑞午成了不可缺少的一个人。她当然还是爱着志摩的,只是他们的爱从婚前的浪漫激烈变成婚后的具体琐碎。感情的温度一点点降下来,种种矛盾冲突考验着他们的爱情。

    小曼与徐家微妙的相处,每个月巨大的开支,徐志摩忙碌于拚命赚钱,对小曼的疏忽,这些都让他们之间的矛盾加剧。

    徐志摩在琐碎的婚后生活中,有点迷失了。他很少作诗,从清风道骨变得入世,教书赚的钱不够用,开始借朋友的钱,不能按时还,东挪西借。穿破洞的衣服。这样的徐志摩哪还有心情与陆小曼风花雪月,男人的自尊在慢慢消磨,无比狼狈。陆小曼毕竟是老北京的头牌交际花,美貌才情于一身,她不能让自己停下来,寂寞的生活是她不愿的。这时,翁瑞午成了她不可缺的密友。翁瑞午有钱有闲,可以陪着她,满足她。陪她唱戏,谈画,她身体不舒服为她推拿,与她一起吸食鸦片,在昏昏的时光中,传递着一种第四种感情的暧昧。

    徐志摩不能拒绝翁瑞午的加入,甚至在经济最困窘的时候,也需依赖翁瑞午的帮助。在徐赴欧洲时,翁曾卖了字画给徐旅途之用,试想,花了别人的钱还有能力说拒绝吗?

    陆小曼说,她对翁瑞午没有爱情,只有感情。直到几十年后,她依然这样说。但是感情也许比爱情更能长久。爱情是激烈的,如果这样的激烈不能转化成一种平静,两个人在一起是很难过日子的。陆小曼与徐志摩还没有从激情转化成一种彼此可接受的平淡,他们暴怒争吵,小曼用烟枪砸志摩的头,他们不能接受生活的琐碎带来的折磨。因为他们对彼此的希望都太多。

      徐志摩不及翁瑞午的地方也许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小曼在翁瑞午的心里最重,徐志摩则不同。他爱陆小曼,但谁都知道,他心里还有林徽因。与陆小曼交往是为了忘记林徽因给他带来的伤痛,投入小曼的感情也是为了让自己重生。可是在他们婚后发生矛盾时,他心底沉睡的那个人重新复苏。他在与小曼大吵一架搭飞机离去时,也是为了参加林徽因的演讲。没想到这个浪漫的诗人竟然死于这次飞机事故。不知道徐志摩如果不死于这次事故,是否能与小曼相处长久,如果能,想必也是累的。以小曼养尊处优的生活习惯,就足够击垮诗人的浪漫天性了。

    徐志摩的死,给了翁瑞午一个机会。翁瑞午虽有妻室,但不惧内。这样,他能自如地周旋在妻子与小曼之间。

      志摩去世后,小曼非常自责悲伤,又在众多的舆论压力里,活得十分艰难。翁瑞午包了她所有的花销。男女之间,依赖长久,很难不发生感情。哪怕这种感情并不是爱情,但是小曼与翁瑞午之间,如同彼此的亲人。时间越长,越离不开彼此。哪怕胡适给小曼发出警告,如果不离开翁瑞午就和她不再来往,小曼也不理会。王映霞也劝过小曼,为了名誉离开翁瑞午,小曼也没有听。

      翁瑞午的脾气特别好,每逢与小曼在一起,总是殷勤伺候,最常说的词是:我来,我来。那时小曼吃鸦片,肠胃不好,翁瑞午就给小曼买来蜂蜜,用来帮助肠胃蠕动。蜂蜜很贵,翁瑞午却一次给小曼买很多,小曼吃了鸦片,将蜂蜜注入针筒,吸食掉。抽鸦片鼻子下熏出的印痕,她用一板嫩豆腐揉搓,之后再涂上蛋清。

      这些,徐志摩能做到吗?纵然他再娇惯陆小曼,经济上也是不允许的。比这更可贵的是,翁瑞午在小曼失去美色之后,仍能在她的身边。

      小曼年龄大了之后,已经不好看。因为吃鸦片的缘故,她的身体越发不好,牙齿全部脱落,牙龈都是黑的,脸色泛青,头发蓬乱,大半时间缠绵病榻。翁瑞午待她依然如故,问茶问水,供小曼医药饮食。在上世纪60年代左右,物质奇缺的那几年,为了一包烟,一块肉,翁都想尽办法弄到手,至于香港亲戚寄来的副食品,9/10都给了陆小曼。

      陆小曼的一生,活得真是纵情。林徽因是不能及的。林徽因与陆小曼一样,都有优秀的男人爱着,不同的是林徽因纠结的性格让她无法享受到男人的呵护娇宠,而陆小曼可谓享受到所有男人对她至情至性的爱。

    翁瑞午对小曼一生的情义极重,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存在的亲人一样的感情,更让他们长久地生活在了一起。

      亲情总比爱情更值得信赖?小曼在1959年填写的档案表格上,在家庭成员一栏正式写上了翁瑞午。从而表明了他们的关系。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陆小曼物质生活上的欲望,徐志摩经常搭乘免费的邮政飞机,才导致了后来的坠机事件。去世那年他才35岁。

      徐志摩人生路程风风雨雨,恩恩怨怨,的确一言难尽,在个人感情方面,先是与林徽因无终结的恋爱推波于前,后是与陆小曼的相恋助澜于后,徐陆相恋,纯粹追求一理想,一种美,而这种理想与美有那样不尽人意,徐志摩因此痛苦的挣扎着追求者,在政治理想方面,他出国留学培育出的民主思想,回国后却没有滋生的沃土,在生活方面,他对钱财势力不屑一顾,可又为钱所困,难言之隐又有谁能够理解,正如书上说的那样:理想在现实中呻吟,浪漫的徐志摩在现实的氛围中像个醉汉。

      陆小曼接到坠机恶讯,一夜没睡,嚎啕大哭了很久,直到眼泪流尽了,才停止哭泣,陆小曼不能忘记他们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正当他振作起来,准备搬回北平,好好过完后半生时,徐志摩却遭到了意外劫难。

      前来参加吊唁的特别多,其中徐志摩杭州一中的同学郁达夫参加完追悼大会回家对妻子说:死,总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而徐志摩之死极尽哀荣,大厅里人山人海,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从灵堂一直挂到天井里,我将来死时能有这样的场面,死也瞑目了: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悼词第一段是这样的:十一月十九日我们的好朋友,许多人爱戴的新诗人,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残酷的、在飞机上遇险而死去,这消息在二十日早上像一根针猛触到许多朋友的心上,顿使那一早的天墨一般的昏暗,哀恸的咽哽锁住了每一个人的嗓子,林徽因泣不成声,最后由梁思成替他读完了这篇哀情恋情友情及崇敬之情熔铸一炉的悼文。

    徐志摩的婚姻是失败了,但他宽容忍让优雅和蔼幽默的绅士风情,以及让世人瞩目的成功事业和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令人赞叹不已!

      徐志摩去世之后的第二年春天,灵柩才运到家乡,1944年,徐申如在上海去,1946年,原配妻子张幼仪和长子徐积锴将老人的灵柩葬于徐志摩墓左边,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乡民因为听了误传,说徐志摩坠机后,头是没有了,他父亲给他换了个金头,想要挖金子,结果遭到了暴尸惨遇,墓碑也成了乡亲们的桥板,直到1983年,经过多方努力,由当地政府拨款,受旅居美国的张幼仪之托,才重新选了墓址,没有找到什么遗物,放入墓穴的是用红布扎好的一本《诗人徐志摩年谱》。

    分享到这里,我想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十分沉重,一位伟大的诗人最后却落了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我们假设他没有遇到陆小曼,就不会让自己的生活拮据到要去坐邮政飞机的地步;如果不是对林徽因还始终不忘,也不会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慌忙赶回北京,去聆听她以中国第一位古典建筑师的身份所做的第一场报告。

      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如果。

      时代造就诗人,诗人开创了一个时代,就像红楼梦里“枉凝眉”说的那样: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有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人纠缠不清,死后,陆小曼为他重新振作,后来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林徽因也自责终老,一生不曾相忘,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祭奠吧。

      让我们永远的记住《再别康桥》,也记住永远的徐志摩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045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114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120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90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828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32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9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4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35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68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60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6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406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70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