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那会儿,我一直记得学姐的推荐,她说纽约第五大道有家来自日本的巧克力店,那里的招牌抹茶生巧每天供不应求,需要排长队,而且每天限量供应,由于每天都是空运,一般不到中午,就售完了当天的量。若是赶得不巧,即使去得再早,也回天无力。我静静听着记着,一边怪自己没那福分,一边又十分好奇那是怎样一种销魂的味道。每次去纽约都是中午左右到达,下车第一件事总是找个心仪的馆子吃午饭,等到下午晃晃悠悠路过时,店里的其他口味还在,唯独没有抹茶。
这样的怨念持续了两年多,久远到我已经不奢望能在美国尝到那种味道,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其他地方的抹茶生巧也很精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后来,我毕业回国,一次和他去日本旅行,偶然在东京机场的免税店看到了那个耀眼的牌子,“抹茶生巧!”,那个娇翠欲滴的扁平小绿盒在角落里安静地排了一排,我激动地拿了几盒,开心的不得了。由于要求低温存放,为了给顾客保持口感,结账处的姑娘总是微笑着自觉附上两个冰袋妥帖的包装好,这样,即使经历几个小时的航班,回家后一打开,那股浓郁中带着苦涩、入口即化的丝滑如初。盒子上赫然写着:“赏味期限:一周”,所以,即使放冰箱存放,也要尽快吃完,否则会变味儿。
念念不忘,故重逢时有了久违的惊喜。倘若纽约那家店每次足量供应,可能吃过几次我终会生腻,不会如此魂牵梦萦。倘若日本机场店不温馨提示赏味期限,我肯定也不会小心翼翼地将它保鲜又尽快吃完。
朋友说,这份抹茶生巧,是十足的“饥饿营销”。可那又怎样呢?很多好吃到飞起的巧克力和饼干,都有着明确的赏味期限。那些东西也并不是过期了就不能吃,只是如果超过了最佳品尝的口感,便味同嚼蜡,宁愿放弃。
这就好像生命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如果在最期望的时候没有出现,那么即使之后出现了,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与价值。
如此,给我们珍视的事物设上一个期限,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怀孕前,我特别喜欢喝茶,虽然在美国几年时也尝试了很多小咖啡馆手磨或者冰滴的好咖啡,可还是对茶一往情深。好茶也有着自己的期限,从采茶日期到上市期,一旦错过,便会失去最初的鲜醇。更神奇的是,在最恰当的时限内,我会从茶中品出另外一种食物的味道:
我觉得大红袍喝几口有蓝罐曲奇的味道,金骏眉则浸濡着柔滑爽口的松子香,普洱有时入口剔透得想灌了蜂蜜,正山小种喝到尽处是似有若无的榛子味,太平猴魁悠长醇厚似桂圆。
后来,爸爸每次拿到新茶,就先给我尝,如果不是当季最新鲜的,我就把它当普通饮品拿到单位慢慢喝。龙井尚且分雨前和雨后,“雨过天晴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对待不同的茶种怎么能一视同仁呢?
我遵守它们的期限,是为了留住其不可替代的口感。
那天和马克西一起看一档电视节目,节目中有一题:是否同意婚姻以七年为期?我顺便问他,没想到他点了点头,说:“同意啊。”
“哦。”应了一声后,心里不免有些小失望,果然男人都是喜欢新鲜感的。
“七年就七年呗,反正到期就续约啊,只跟你续,然后一直绵延到一辈子。”他接着说。
设限是为了给爱以自由,进而留住真正的爱。
而同意这种期限,也因为我希望生命里总有些没有期限的东西,比如和他的爱情。
毕业后结婚继而决定在北京生活,我们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了很多资料,日益高昂的房价让很多立志打拼的年轻人望而却步,可有时想想,给自己设立了一个个还贷期限,也是为了给自己一份“不辜负”的生活。
叔叔婶婶在美国完成学业后留在了美国,当问及拿到绿卡需要花多长时间时,婶婶开心地说:“六年,我算快的。”
“可这也不短呢,都可以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了。”我不禁惊呼。
“可是,当你知道六年就可以拿到后,生活就会很有奔头呀,每天都是开心的倒计时。”她爽朗地回答。
就这样,她们先后拿到绿卡,搬了几次家,换了两个工作,终于从异地打拼到一家人团聚,还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有了某种限制后,获得的自由与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想来,很多公司把升职加薪条件用年限明确的公示出来,也是为了给员工以动力吧。一方面,可以让员工知道公司的诚意与制度,另一方面,也在贴心的告诉他们,只要按部就班的努力,便可以顺理成章的一步步向前。
我突然喜欢上了生活中的设限,那并不是冰冷的规定与约束,而是为了留住你对生活的热度。
所以,让我们如记住期限那样努力,再像忘记期限那般生活,最后,为了那些珍贵而无限的东西,过个有质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