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一次节目中谈及家长对子女的爱时,讲述了自己女儿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有一次全家去三亚度假,孩子在海边玩着玩着突然表示想要一个日本动画片里的玩具,当时家里人都不知道孩子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他们就带着孩子去了好几个卖玩具的地方都没有买到。崔永元看着女儿哭吵的样子,心里特别着急。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他非常爱女儿,从不舍得打,女儿想要的东西他都尽量想办法满足。他们开着车子到处去找女儿要的玩具,最后根据女儿的描述找一个卖气球的人绑扎了一个类似造型的玩具,女儿才停止哭闹。
的确,当孩子苦恼时,父母则会更焦急。
然而让父母窝心的是,明明很爱他处处为他好,可是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有时还会把父母当成敌人呢?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一个观念:孩子不听话,这个孩子一定有问题了或者孩子叛逆了。
孩子班上的一位家长最近总说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是到了叛逆期。
这位家长诉说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上的变化。孩子对他们生气、发火、越来越不听话。责怪孩子前段时间要求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必要的鞋服,还要手表、书籍及其它生活物品,家长认为孩子乱七八糟的要求太多便置之不理,对孩子的期望当作没有听见,口头承诺的某些条件,在该兑现时推三阻四。
听完后可以发现孩子不听话绝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家长简单地认为孩子是因为到了叛逆期的这种想法,会让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更加困难。
孩子并非是叛逆,只是家长的做法让孩子的要求、期待落空,孩子感觉难过、失望,心灵上受到了伤害。
当孩子这种感觉经历多了,就会不断地降低自己的期待,逐渐减少和父母的交流,并开始抵触父母。
因为人有一种本能,就是为了不让自己难过,会在心理上渐渐疏远那些总让自己失望、受伤害的人。
虽然孩子的要求或期待未必合理,父母也未必有能力全部满足,但父母有义务让孩子知道,自己懂得孩子的期待或要求了,这会让孩子有所安慰,他知道父母已经明白他的想法了,父母有在关注着他。
至于能否满足孩子的要求,家长可以明确向孩子表态,并给出理由,孩子未必不能接受这种结果。
孩子一直不听话,就会表现出心神不宁,做事不专注的样子,学习状态不理想。
上面的那位孩子最近常常因为上课不专注被老师批评,这也是家长认为他到了叛逆期的另一个原因。
不缺吃穿,又不用操心生活,为什么会心神不宁?
在游乐场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可以快乐地、长时间地、反复地玩某个项目,而且很专注无需家长陪同,而有的孩子则是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每个都不是特别感兴趣,左顾右盼,看到别的孩子玩什么项目会去争抢。
可以看出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孩子,能全心全意地玩透某一项活动,而专注地玩才能享受玩的乐趣。
而做事不专的孩子,不容易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很难享受到每一种玩具的乐趣。
专注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学习上容易拖延、走神、坐不住、小动作多,写作业时常常转动笔、橡皮、尺子,学习马虎粗心。经不起干挠,自控力差。
据知那位家长对孩子是事无巨细。平时儿子写作业,他们都盯得很紧,帮孩子检查作业,指导孩子功课。一会给孩子送水,一会给孩子吃水果。
其实正是他们频繁的指令让孩子无所适从,使孩子一直处在被打挠的模式里,即限制了孩子的自由,也分散和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哪还有耐心专注做事。
每个孩子都具有专注力,只是有的孩子被大人打挠多了,专注力受到破坏。
如果孩子总被父母无视,或是总受父母控制,孩子就不会快乐,变得愈加不听话。
孩子都渴望快乐,渴望父母疼爱,遇到问题时最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温馨回应与帮助。
当家里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或质量差到只以孩子为纽带时,家里的氛围会让孩子产生压抑感,家庭争吵会让孩子恐惧,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孩子缺令安全感,也会心神不宁,愈来愈不听话。
如果父亲一天到晚光顾着忙工作,孩子肯定无法从父亲那里得到渴望的回应,那么孩子只好找母亲。
中国的母亲,大都处在极其焦虑的状态,喜欢对孩子唠叨。也许孩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到了妈妈这里就会被念叨成一件大问题。
这样孩子往往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想要的回应与帮助,孩子感觉孤单、无助,没有安全感。
要么是劳累的父母因为彼此吵架将火气发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大吼大叫,处在恐惧中的孩子可能暂时乖巧了,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过后会学着大人发脾气的样子闹情绪,让家里的成员关系变得更加糟糕。父母便因此认定这都是孩子不听话、叛逆造成的。
甚至有人用“失控”一词,来形容这个时代的孩子出现的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先不要苦恼孩子为什么难于管教,不听话。不妨试想或试做一下,如果此刻你是孩子,会怎样做?和孩子互换角色,互相转变身份,体验一下不一样身份的生活,这会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
孩子没有机会选择父母,成长的路上,父母有责任和孩子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