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正午的日头晒得人很是恼怒,而傍晚的风却吹得舒服,我和谚儿走去了海边,从北向南,在海滩上留下我们的印记,去看看我们未曾探索过的地方。
在栈道上行走,左边是海,右边是山,傍晚时分,海水变得激躁,一层浪推着一层浪,重重地打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散落在我们脚下。那海浪的轰隆声,以及空气中掺杂的海味,让我们不禁对大自然心生敬畏。
这就是我们生活了近五年的的临海小城,依山傍水。
我想告诉你,但要先好好问问自己,这世上到底有多少美好的人、事和风景被忽视了?
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过去和未来上,而当下,太多的精彩都在踌躇之中流逝。我希望自己,亦是祝愿你,能够在从这一秒开始,诚实地面对自己,心怀感恩,探索生活,寻找那个内心平静而又安宁的自己。
1
我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在又是什么样人?
我问自己,但又无法具体到说出几个精准的定语,来修饰一个小“我”,但我想谈谈在孤独中成长。
我的成长是从我懂得思考开始的,而这个成长的转点发生在我以新生身份再次回到母校报到时。经历了大学四年,我们期盼着毕业典礼快点结束,那时的我们并没觉着毕业有多么感天伤地,大家心里都些许期待着毕业后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前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转换成了另一社会角色,我们再也没资格享受象牙塔的保护。
虽然我有幸再返校园读书,但那次归来,我发现一切已是物是人非,我哭着问自己:“干嘛要回来,他们都走了,这个城市就只留下我一个人,我干嘛要回来呀!”
我边走边哭,那一刻是真的体会到了记忆像电影胶片一样在身边回放,我看着那一幕一幕似有似无的画面,心好疼啊!
2
我经常安慰朋友的一句话是:“生活就这样,烦着烦着,熬着熬着,就过去了!”
幸福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而痛苦的日子总是能挖掘出内心深处的矫情。
在难熬的日子里,我刻意把自己封锁在“孤独”之中,而这种“孤独”并不是我将要表达的良性孤独,而是一种吞噬人心的可怕力量。
我明明有机会结识新的小伙伴,却偏偏忽视他们的热情,留恋于旧情之中。
我哭着给那些曾经陪伴身边的伙伴们打电话,说自己过得是多么多么的不好,就那几个月里,好友果儿几乎是随呼随到,一天中除了睡觉时间和忙碌时间,我几乎每十分钟会叫她一次,就是这么夸张。
直到我渐渐地在一些契机中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例如手帐,例如简书。
我说,我把我的日子过成了许多文字,一部分写在手帐里,一部分发布在简书上,它们是我生活的出口,亦是我寻找本真自我的入口,值得开心的是,我通过这些方式体会到孤独的意义,竟也在孤独中收获到了成长。
3
刘若英,这个女孩让我崇拜,我愿意一直都称她为女孩。
曾经,我三观有点儿一反常规,体现在对“小三”看法。对于男人婚内出轨的情妇,我曾表示同情,并曾为她们辩解道,并不是所有的小三都该承受世俗的唾弃,或许她们是因爱成婊呢?
但,当我读到刘若英和陈升的感情时,我才知道,爱并不是伤害的借口。
当刘若英爱上陈升的时候,他已有妻有子,但两情相悦的人儿,却并没有因为所谓的“迟到的真爱”而越过道德边界,他们的感情纯洁到不容玷污,我依然记得他们那段充满深意的对话:
陈:“你是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就像风筝,属于你的天空很高很高,你应该自由去飞翔,不要被自己的天空局限了。”
刘:“可风筝的线在你的手里,只要你拉一拉风筝线,我无论飞到那里,都会回来!”
陈:“现在的你已经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而我找不到线了。”
在我眼中,这是世间最美的情,一段不能称为是爱情的爱情!
4
而这本书《我敢在你怀中孤独》,是刘若英怀着宝宝时编写的,2011年8月8日,刘若英与钟小江结婚。
当她再回顾自己走来的路时,用“孤独”一词来概述,她以属于自己的视角把人生中所遇到的故事讲给读者听,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独处,什么才能叫孤独,什么才是享受孤独的状态?
以前,你总很潇洒地说:“我才不怕老呢!谁没年轻过?”最近总看你照镜子、看着照片,然后努力捡起碎落一地的玻璃心。这个我真是帮不了你,只希望你老得开心,老得优雅。希望你再老一点,就不会像现在想要抓紧青春了,到时我相信你会更快乐!
——刘若英
即便老去,也要老得开心,老得美丽,老得优雅,这是读此书教会我的,我祝愿我的人生:一直在成长,永远长不大!
5
天色渐暗,慢慢地,慢慢地暗着,直到星光出现,漫天的星星啊,哪颗是属于我呢?不对,没有属于我的,只有需要我守护的。
我和谚儿决定结束“探险”,我们折返方向,从南至北,试图在海滩上找到自己来时的足迹,却发现脚印早已不见。
海浪一次又一次拍打上岸,它毫不犹豫地抹平过往,似乎在提醒着我们,时刻意识眼下的自我,才能享受随之而来的自由,或是落寞。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守着一颗星星,可能是陪伴,可能是自由,亦可能是孤独中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