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丛铭,无戒365日更训练营学员、简书推荐作者、简书连载小说优秀作者、区作家协会成员。
主要分享内容:
如何做到长期持续的写作输出
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怎样塑造
什么样的细节描写更能打动人心
长篇小说如何写的更加生动有趣
分享内容:
一起写文的小伙伴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丛铭,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简书推荐作者、简书连载小说优秀作者,同时在现实里,也是我们区作家协会成员。
我是2016年8月1日开始在简书上写作的,两年期间更新了上百万字,完结了一部26万字的长篇小说《老家来人了》,目前另一部长篇小说《姜花绽放》正在连载中,这其间也在更新短篇小说,有数篇短篇作品刊于日报、杂志等纸媒,也有部分短篇在网媒上发表。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写作的这两年,我所收获的一点小经验——我把它们分成了四个主题,希望我的这些经验,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聊聊如何做到长期持续的写作输出。
杨绛先生说过: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他在构思了1个月后就开始更新这部动漫,一口气不断更24年。24年连载期间,他只休息过两次,且都是因为住院。因为需要大量的点子,所以青山大量的阅读,也不放过生活中的任何细节,更是从身边能动用的一切人那里寻求建议。
所以说:我们持之以恒写作的第一点就是:看书,输入!
不过我们不要做低品质的勤奋者,书不是看完就行的,我们看书的目的,是你带着脑子去补充能量。
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海量阅读,不一定只读经典,也要读当代人的作品,好书坏书都应该接触,这样你才知道所谓的好,好在哪里,糟糕到底糟糕在什么地方,你去学他们好的写作手法,避免糟糕的地方,这比你自己摸索,来的更快些。
其次,适当看一些小说教程,也就是理论知识。只有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能让自己提升的更快。关于这类的书有很多,我把我觉得不错的几本书的书名发给大家,大家可以适当挑选着看看。
后面两本我推荐给大家的原因是因为我后面要讲的细节描写,很多人说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这里我建议大家看一些微表情和微行为的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表情或者行为,有助于你的细节刻画,这个我后面还会再细讲。
那么,在小说和小说教程之外,你也应该了解一些更深一点的叙事学理论,以及足够好的文学评论,文学评论里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值得我们去学习,多看、多学,才会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的地方。
上面说多看书。
那么第二点就是:生活的积累。
①写你身边的故事。这个基本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的。写你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还有你的亲戚、朋友、甚至你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无不可成文的。
②写你听说的故事。和别人聊天,你也会积累很多素材,我的有些故事都来源于“我听说”。
③音乐、歌词的感触。有空去听听音乐,有时候一句歌词就能触动你的心灵,甚至一首旋律也能让你动容,文字和音乐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④一些段子、留言。网易云音乐下面的留言,很多都是很好的素材,还有各大网站下面的回复,不少也很精彩,往往一句话就能给你无限的遐想空间。
⑤去翻翻图片。我有时候会去随便找一个图片网站,一张张翻看图片,幻想一下,这张图我能写出什么,不经意间,它也能打开你联想的大门。
要获得素材、获得灵感很容易,天文地理所见所感所想,乃至于吃饭喝水睡觉,都可以给你灵感,我记得以前看一个科幻小说,就是作者喝汤的时候,看到油汤互相吞并而产生了联想,写了一个身体细胞互相吞噬的小说。生活,只要你肯留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可以写的东西,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把它变成文字。
接下来第三点就是:长时期的对生活的思考。
很多事情我们会记一辈子,悲伤的,开心的什么样的都有,为什么我们记得那么牢固呢?因为这件事情触动了你的心灵,那么这件事情,会随着我们的成长,在你的心里慢慢发酵jiào。
所谓井淘三遍吃好水。
这些记忆经过你长期对生活的思考,也许会演变出和以前不一样的感觉来,那么这种感觉,就是生活给你的启迪。而你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容易找回以前自己丢失的某些东西。
所以好的题材,你可以在不同时期多写几次,你会发现每写一次,你的文字都不太一样,那是因为你的心态不一样了。
写作其实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谁都想写好,谁都可能写不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择一切手段写下去,只有写下去你才会进步,才会明白该怎么写。
摄影大师是废胶卷堆起来的,小说家是废稿堆起来的,不要去在乎你被拒稿多少次,你就埋头写吧。割麦子的时候如果你直第一次腰,接着想直第二次腰,当你第三次再直起腰的时候,你就不想再弯腰割麦子了。所以干不好不是你的错,不好好干,肯定是你不对。
好了,关于如何持续写作,我们先说这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短篇小说的人物形象怎样塑造。
我呢,一开始先是写短篇,一年左右开始写长篇。不过当我第一部长篇写完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不会写短篇小说了,我只会去罗列长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只会写流水账,我相信这种感觉,很多写长篇的人都有。
那段时间我很迷茫,怎么写都感觉不对劲,于是我就求教了一下老师,那位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丢掉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浓墨重彩的去讲故事,这样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故事本身,而不是人物了。
我豁然开朗,长篇小说因为战线拖得比较长,因此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循序渐进的,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写久了,就容易丢掉塑造人物形象的念头,因此用长篇的手法写出来的短篇就是一盘散沙,就是故事大纲。
我们写小说,不论长篇还是短篇,你一定要先去想怎么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考虑怎么利用人物的性格去带动故事的发展。
那么怎么去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呢?
我们先说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你可以不需要将整个故事都完完全全写清楚,但是你必须像女娲造人一样,在读者面前捏一个立体的活的人物出来。
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但这个人物又不完全等于现实中的人,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是一个有强烈渴望、有不能自已的欲望的人。
你要想方设法让你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这个人要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她是谁,而不是看完小说,对主角的印象就是个人,长什么样、是什么性格,有什么特点,一概不知!
这里我给你三项重要指标:合理,有特点,有代入感。
那具体我们要怎么去做才能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呢?
第一,给你的人物起一个名字。
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行,你要有一个意识——这不是路人甲,它从现在开始有血有肉有生命了,它与众不同了。
第二:人物特征的刻画。
人物特征刻画并不局限于面部、外貌的描写,重要的是突出人物的特点。包括外貌,出身,社会地位,言行习惯(如口头禅,怪癖)等。
你幻想一下,这个人的经历、年龄、学识、性别,要具体的不要抽象的,如果你能具体到他喜欢吃什么,他走路有没有内外八字,他有什么没有想要达成的愿望等等,那么这个人物的轮廓就基本就成型了。
接下来,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你要填充血肉,给你的人物加入灵魂。
亚里士多德说:寻找一个人物的欲望就是在塑造他的灵魂。人物只有在故事情节中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魅力。
你塑造的这个人物它有什么想要得到的东西呢?钱?人?地位?生存?还是其他?他是通过什么手段得到的?或着它什么方式都用尽了却为什么什么都没有得到……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方式和手段更是层数不穷,这些都是它的血肉,它的灵魂,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最重要的部分。
另外建议你不要将人物脸谱化,别把好坏全部写在“脸上”,试试让他们“言不由衷”,你要记住,一个行动与内心矛盾的人,远比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有趣的多。
那么小说塑造了人物后,又要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呢?
细节!
细节是小说的生命。细节决定成败!事件因细节而真实,故事因细节而动人,人物因细节而丰满,也通过细节的差别体现她的性格。
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没有骨骼一样,从来就没有无细节的小说,细节是支撑一篇小说的骨架,你可以只包含某一类的细节描写,却不可能完全没有细节描写。
那细节究竟是什么呢?
细节就是那些可以被眼、耳、鼻、舌、身感受到的东西,它们将抽象感觉变成具象,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小说是建立在细节之上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上面推荐你看《微行为》和《微表情心理学》这两本书的原因。因为人的很多细节都是微行为,微表情,比如你紧张,你会心发慌,出虚汗,身体发抖,手心出汗,这些都是。
我们写小说的时候可以从挖掘细节上入手,要尽可能多的用细节去描写,比如窗帘的材质、当时的天气,社会的背景啊这都是细节。但是,写作最难的地方也在于细节,难在你很难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那种微妙感觉变成文字叙述出来。
最简单的细节描写:
你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写她的外貌,就像一说“长须红面”你就知道是关云长。
你可以运用微表情和微动作去深化主角的内心,就像一说他眼角向下一弯,唇角微微上扬,你就会感受到他在笑。
你还可以寄情于景,通过环境的变换,来隐喻笔下人物的内心变化,就像电视里演得那样,外面风雨瓢泼,主角的心在滴血。
甚至,关于社会背景的描写,比如一个小说的开头他这么写:1938年冬,天下着大雪,村口那条歪歪扭扭的土路都快被雪封上了,可就算这样,也还是没能阻挡日本鬼子进村。
那通过这几句话你是不是会在脑子里幻想出这么一副画面?这就是细节描写,这就是代入感,当你沉浸在我塑造的这种氛围内的时候,你就会被我牵着鼻子走了。
同时呢你还要学会用隐喻。隐喻是什么?是在A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B事物,以此让读者对作品有更深刻的感受,那这就也是代入感。
比如说:这支笔伴我度过春夏秋冬,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那么你直接说这句话,大家根本没什么感觉,但是你隐喻一下,这么说:这支笔如同我的初恋情人,它伴我度过春夏秋冬,对我来说它意义非凡。那这就是很简单的隐喻,把笔和初恋情人联系在一起,大家一想,就知道你对这支笔的感情有多深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最初练习细节描写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你形容词全部都抛弃掉!还有一些成语,也可以适当的减少使用频率。因为成语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词,你要试着将一些成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细节描写。
举个形容词的例子:
就像你要形容一个人性子急,你不要直接告诉读者——他是个急性子,你可以说,我一周回家一次,可是每次回家都能听见对门的女人骂孩子:三个数再不过来我就打你了!
这么一写,就会比你干巴巴的说他性子很急更能吸引读者,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再说个成语的例子:
这句:这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片美景中……
单这句话听起来,大家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反应的,也不会去想象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但是你把鸟语花香这个成语细化:
那这么一写气氛就被你渲染出来了,其实这段话就解释了鸟语花香这个成语,但是眼睛看的,鼻子闻的,耳朵听的,都有了,这么写你就能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想象力,提高读者的代入感。就比你写成语读起来更吸引人,所以该拆成语的时候,你要舍得拆成语。
另外呢,关于细节描写,我还建议你尝试下电影里的长镜头描述。
那么什么是长镜头描述呢?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那我们写作的时候怎么去用呢?
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说你要写一个男人在非常热的天气里从外面回到家里洗澡吹空调喝啤酒,这么一件事。
如果我们不去做细节描写,那就这一句话就完事儿了,我们只是知道了这么一件事,却不知道发生这件事的人是个什么人,但是你要通过长镜头的细节描写来写呢,你就能很轻易的分辨出这个人是个什么性格了。
这一连串的动作足够给读者营造一个糙汉子的形象。
那我再换一种写法:
同样是男人,第二段呢,就打造了一个心思细腻的男人形象。
我们就是通过这种不同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对不同人物的处理,以及对同一种人物不同命运的处理,就是判别小说家优秀与否的关键之处。
我个人觉得,这种镜头法也很适合初学细节描写的朋友,你将你要写的场景,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演练一下,然后把你能记住的所有东西,在纸上全都写下来,事无巨细。
写完之后,你再从这里面挑选你觉得比较适合的词句,这样反复几次之后,你就能够掌握这种细节描写的程度了,知道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
接下来我们说说更具有代入感的细节描写是什么样的。
威廉.塔玻利说过: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
但是这种人格化的动作不是单一的,不是你孤零零写一句:他点头、他耸了耸肩、他坐下来……这种词语,这种写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们一定要注意啊,敲黑板,注意——所有枯燥无味的陈述和平凡的动作,都是小说的大敌。你要写的不是这些,而是什么呢?是有意义的动作描写,是具有人格化的动作描写!
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也就是人格化的动作。只有这样的描写,才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才能使对白富有活力。
举个例子:
大家看,这几句话里:耸肩、走、拿、拍肩等都是动作,但这都是单一性的枯燥的动作,没有描写人物的态度、姿势、表情或者意图等等,显得干巴巴的,缺乏场景感。这样塑造的人物也是干瘪的,没有立体形象感,读者只知道他是谁,但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性。
接着我们再看这个:
现在这幅场景的情感就相对比较清楚了。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涉及到姿势、态度和表情。这些词语和动作相互起到了补充的作用,这就是人格化的动作。
就像看电影那样,你要把读者的视觉、听觉、感觉都调动起来。这样读者看着就很有代入感,不知不觉就跟着你的文章走了。
所以说,你在写细节的时候,切忌使用过多的形容词、程度副词,你尽量多用动词、名词,通过人格化的动作把每一个细小的点写出来,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画面感,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人物和事件。小说不是大开大合、轰轰烈烈,而是写出微妙来。微妙才是最高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如何写的更加生动有趣呢?
如果说短篇考验你的灵感和对人物的掌控能力,那么长篇小说考验你的就是驾驭能力和耐力。一部长篇小说,其实就是展现作者本我的过程,你要将本真的你通过你的文章,你的语言、文字,展现给别人看。
长篇小说要写得生动形象,你不仅要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你还要学会设置情节,通过人物、悬念与冲突赋予你的人物生命力,让你的小说活起来。
第一:人物。
塑造人物形象可以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让人物在困难面前作出抉择,抉择就意味着性格,不同人有不同的选择,这点和前面短篇小说里我说的那个给人物添加血肉和灵魂很相似,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二种则来自弗洛伊德,他说人类的性格来自于童年的经历,这其实也就是在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养成方面的影响。那我们在写长篇小说的时候,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写作方式,适当的在长篇中加入一小段你笔下人物童年的经历或者往事,以此对她现在的行为做一种解释或者暗示,那这种情况下塑造的人物呢,她的性格就具有鲜明性和独特性。读者也对你塑造的人物有一个更新层次的认识。
这里有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除了弗洛伊德外,还有一个,也就是第三种——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他认为人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表现,因为人类的内心是由无数张面具组成的,一个面具就是一个子人格,或人格的一个侧面,这也很有意思。有点像前阵子热播的《七个我》。毕竟在现在社会,我们的确是拥有着很多面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试着在自己的长篇小说里运用一下这些手法。
另外,人无完人,你要让你的人物有病,不是生病的病,是心里的病,也就是要创造一个不完美,有缺陷的主人公。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容易被人接受。
好人不要尽善尽美,坏人也不一定十恶不赦。人性本来就是矛盾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天使和魔鬼,关键是看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她哪种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优秀的作品不仅要展现人物的本真性格,还要展现人物随着时间和事件的发展而展现出来的变化性性格,你要给读者呈现出因为时间的变化,因为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文中的人物性格和心里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人物,才更加真实。当然了这种变化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所以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尽量去还原人性中复杂的这一面,以此来折磨读者,让读者觉得他在这一面明明是好的,可为什么那一面又坏到要被枪毙,就如同他可以对女儿好到不行,但同时他也可能会是个毒贩子,那读者会因为喜欢他对女儿的好而舍不得他被捕,但有会因为他贩毒毁了很多人而恨她,当读者对她又爱又恨,那这个角色就塑造的很成功了。
第二,情节。
在情节上也是一样的,有得有失,有好有坏,要得到先付出。另外呢,还可以带有偶发性,给人意料之外的结果,正是这些点,存在于同一部小说中,才让你的文章更吸引读者,让人又爱又恨,想放弃不看却又舍不得放下。做到这一点,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至于这样的情节具体该怎么写呢,无戒老师在三月份的课程里讲的很详细了,这里我就不过多去重复,还不明白的宝贝儿们可以去回听无戒老师3月份的课程。
第三,是你的语言、你的特色。
汪曾祺先生说过,任何语言的后面都有深浅不同的文化的积淀。作品的语言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
一部小说,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你的文字,你的文字功底好,才能让读者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你写得乱七八糟,读者看两段就看不下去了,你后面设计的再精彩也没用,所以一部小说,说到底,还是在考验你的文字驾驭能力。
你的文字就是你的人,是夹杂着你个人的世界观的。我们现在的写作大部分都是经验型写作,如果你对生活的理解力不够,那么你的文字就是苍白的,没有大局观,就容易造成一味地桃花源,或者一味地批判。文学要表现的没有对错的标准,他是紧密地反映生存状态,是表现个人最真实的情感的,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一原则,你的文学要有自己的特点,才能给人带来启发。而这一特色正是揭示你的内心,正是读者区别你和其他作者的风向标。
因此我建议大家从最基本的开始,从最熟悉的开始,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语言来写,这样出来的文字,才是最接地气,最贴近生活的,也是最容易被读者接受的。还有,我们一定要扩张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多涉猎扩各种领域的知识,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底气。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写的几乎所有的文章,包括长篇、短篇,几乎都是乡土类型的,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多语言甚至很粗鄙,但是这正是它的特色,不是说我们写东西一定要爆粗口,而是看你要写的是什么。我的乡土文中有很多人设就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你不可能让她说普通话,踩高跟鞋,化烟熏妆,那就完了,那么土呢,也就是我乡土文的特色、我的文风,我就是写乡土小说的,我不怕它土,土就对了。
所以呢在写小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场景,你塑造的人物,人物的语言风格,你设定的情节、矛盾冲突,都要符合你的大环境,将大背景和人物所处的小背景联系在一起,再利用属于你自己风格的文字将他们阐述出来,这样才能形成你独有的那种味道。
这种味道是别人模仿都不容易模仿的来的,是你的标签,你的印记。那么这种特色,也是你吸粉的关键,你一定要找到属于你的味道,不然你今天变这个,明天换那个,你能不能驾驭得了,写得好不好咱都放一边,很多人会因为感觉不太能抓得住你的特色而放弃喜欢你了。所以抱定一个方向写,不要一会儿一换。要写透一件事必须钻到事情里边去,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必须千锤百炼,必须要有匠人精神。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我的这些收获,也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送一句鸡汤给大家:用心写,慢慢写,先打好基础,再打动读者,加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