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蒋劲夫家暴事件频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28日,关于蒋劲夫在日本被逮捕的新闻曝出,引来不少外媒报道。事情起因是11月20日,蒋劲夫女友中浦悠花在Instagram账号上晒出多张身体淤青照片,疑似曝光蒋劲夫家暴。随后,蒋劲夫承认家暴,并向女友道歉。随着调查深入,公众观点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许多人强烈抨击蒋劲夫的暴力行为,而他的死忠粉却还是支持他。也有人对女方的指控内容表示怀疑。这件事在日本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不小讨论。
在很多力挺蒋劲夫的朋友和粉丝看:
错是错,但是坦诚地承认错误,就说明夫仔有担当,这就足以值得被原谅;家暴是错,但凡事事出有因,一个巴掌拍不响;蒋劲夫有错,女方也不是白纸一样,如果她是骗子,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
针对蒋劲夫亲友指责其女友的言论,有日本网友认为,这些理由无论是否是事实,都无法把暴力正当化:
“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女友喜欢晚上去夜店,或劈腿或与不良人物有联系是可以施暴的理由,但是,暴力是加害方的问题。”还有网友观察到,这一事件反映出公众对于“家暴”的容忍度很高,有人会为施暴者找理由,责备受害者,还有人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只是两口子之间的私事。
但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一份有关离婚纠纷的专题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全国离婚纠纷涉及家暴的一审审结案件中,有91.43%的案件是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家暴方式主要以殴打和辱骂为主,家暴隐痛已经绝非只是私事。我国已于2016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
“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公众有必要提高法律意识,正视家暴的严重性,不要让任何理由变成低估甚至原谅家暴的借口。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长久以来,社会倾向把家庭暴力看作一件“家务事”,而“家务事”并非公权力需要涉足的范畴。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体系中,会有人罔顾家暴可能带来的伤害提议设置“离婚冷静期”,会存在即使已经存在家暴事实、但仍无法成功离婚的案例——“床头打架床尾和”“小夫妻打打闹闹很正常”。但即便夫妻后来达成了和解,以暴力的方式宣泄情绪,难道不是绝对无法容忍的行为吗?
人们总是在为家暴寻找各种合理的借口,无论男方还是女方。在陈亚亚主编的《亲密关系如何伤害我们》一书中,我们能够看到94个家庭暴力案例。妻子容忍家暴行为发生的理由有:丈夫压力太大、受暴者本身有过错、醉酒和自控力差等,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家暴的真正根源在于不平等的家庭关系,当妻子没有服从既定的角色规范时,丈夫有权力“教训”妻子。而在“家务事”的体系之中,丈夫施加于妻子身上的暴力,也因为公权力的缺位和缺乏法律震慑,成为了“合理存在”。
网友对蒋劲夫家暴事件的讨论,不少人都认为家暴的发生说明“女的不是省油的灯”,“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是打得轻”。这种对家暴的合理化已经达到了“嚣张”的程度。2011年,“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因家暴妻子Kim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东方卫视还请他做了一期电视辩论节目。在节目中,李阳承认自己做错了,但认为错误只需承认一次就足够了,他不认为自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为“打人不是严重的错误”。节目中连线的网友发表了支持李阳的言论,说男性诉诸暴力解决家庭纠纷,是因为女性长期对男性施加言语和精神暴力的结果,李阳表示认同,认为自己已经被妻子逼得忍无可忍。现场一位名叫马尚龙的男性作家还说,打几次不叫家暴:“它必须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甚至是无端的没有任何理由的……”
在家庭暴力领域,不也是如此吗?男性因为缺乏行为震慑,因为满足于权力地位带来的控制感,而把身处家暴恐惧中的女性当作泄愤的对象;女性家暴则被冠以“女性解放”的头衔堂而皇之地存在着,如女星张雨绮家暴前夫事件中,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张雨绮的家暴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还有很多被我们无视的同性恋家暴、老年人家暴、残疾人家暴……受暴力侵害的人每天都要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而社会与施暴方互相心照不宣地纵容着暴力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之下,明星竟然集体为施暴方辩护,自然会引发舆论强烈的反弹。
柴静在《看见》的“沉默在尖叫”章节里,写过一段话:
在中国,一个男人仍然可以打一个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枪抵住她的后背,强暴她的姐妹,殴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众人面前这样做,不会受到惩罚——只因为他是她的丈夫。
我们不否认人性的复杂,也不否认“家务事”的复杂,但是讨论一切事物复杂性的前提,是对暴力的零容忍。而在与暴力有关的讨论中,我们需要警惕各种暴力迷思:它们是社会顽疾的阴影,平日蜗居在言论市场的角落里,但一旦有事件发生,它们总会以新的面目卷土重来。
全世界每7.4秒就有一个女人遭受家暴,然而男人还认为女人不听话就该打是合理的,这种扭曲的行为模式对被家暴的那一方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
确实,从大众对家暴不可思议的容忍度来看,在中国谈尊严、平等、平权这些概念,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