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啦”
“祝大家身体健康,开开心心”
“小妹,生日快乐”
“**,高考加油”
“母亲节到了,每一位妈妈节日快乐哦”
“父亲节到了,每一位爸爸节日快乐哦”
“红包手气旺的继续发起来”
……
家里的微信群,几乎每天都有七大姑八大姨三舅姥爷在发着红包,一个接一个,并且大家也都乐此不疲地抢着。而且理由不断,就算没有什么由头,也可以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发下去。
也有七大姑八大姨在祝福着每一个节日、家里的每一位寿星,当然更有年轻人谈恋爱了就在群里八卦的讨论着,还时不时几个人约一下饭局,晒一晒出游的照片,今天煮的饭做的菜,儿子女儿的成绩等等等等……
在微信群里那些许久未见、可能过年才会聚一次吃个饭的一些亲戚也与你更“简单方便”地聊上片刻。
感慨微信群的便捷,也在思考着互联网时代“微信群”对一个家庭/家族的影响;以及微信为何会发展起来时怎么发展起来的呢?先来聊聊后者。
第一,我觉得微信使熟人社会由原先的“现实三维生活”扩展到了无线电波转换出来的声音、文字、视频生活。当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的时候,我们也越来越在网络上扮演着真实的个人。
网络上的ID也越来越不仅仅只是一个虚拟的ID,它真实了起来,尽管你有意识地隐藏,也一路留下着个体的你最真实的印迹。那个ID就是你,那个ID就是你。微信比QQ晚一些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它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更加普遍依赖的社交APP。
QQ所处的时代时互联网2.0到3.0时期,最开始人们对于QQ社交账号还保留着一定的戒备心理,更多的人扮演着一个与现实生活不怎么一致的匿名用户,平常不敢说的做的在网络上说着做着。
微信出现的时间,是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的时期,网络由电脑过度到手机、平板……微信的注册也需要与手机号码、私人邮箱等相挂钩。人们对网络社交的接受也由海归人士、高级知识份子、年青群体逐步扩大到更高更低的年龄层,也逐步由发达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到周边的城镇,当然这个传播速度是极快的。
在国内,尽管微信不是最早出现的社交APP,但其后来居上,展现出比QQ更强的社交属性和用户粘性。并且它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就算不是WeChat,可能是其他XX chat,但也肯定会存在着。诚然,在国内互联网产品方面有着最前端的市场目光的腾讯公司,发挥其优势,掌握住时机,在QQ之后,改良推出微信后一炮而红。
目前,微信已经成为自媒体经营黄金阵地,品牌、厂商、广告主不得不花心思进行传播的宝地。占尽社会大环境优势成为社交必备品的背后,是微信团队有着顺应时代发展的眼光。它将人们的网络不信任极力发展到可信任的“朋友圈”。
第二,微信号成为代表“真实身份”的账号之后,个体就开始了加好友的“奋斗”。“越多的人,说明我的朋友越多,我就越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喜欢,我就拥有越多的人脉”在这种心理的激励之下,每一个躺在手机通讯录里的人都会复制粘贴到微信朋友圈的列表里,还有其他接触到的新的朋友,留下微信;以前的班级群、公司同事群,从共同群好友到个人好友,又将增加不少好友量。微信列表也就更庞大起来了。
作为关系最亲密的家人群,最开始我们可能不会每一个人都加上,也有可能家庭群建立以后,也不会加上群里的每一个人,但是这个由某一个“家人”牵线搭建的群,由于血缘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相识的熟人”。渐渐,“亲情血缘”联系下的家人之间的沟通也会比没有家庭群的时候更多。以前是逢年过节的拜访,现在更加日常频繁地在朋友圈点赞、评论以及群里交流、共享。
当一个家庭群搭建起来,一些没有入群的人,比如年长一些的爷爷奶奶、丈人丈母娘公公婆婆……也会在慢慢在“年轻人”的带领下注册微信账号,开始加入这一“新潮”沟通。于是家庭里的人会最终完整入群。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位扮演“大家长”角色的人——往往是群主,日常的闲聊、祝福就成为空闲时间的群内活动。
我想“发红包”是目前最普遍的群内活动吧。
在促进家庭关系方面,我认为微信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虽然我也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把家里的大家庭群消息关闭提醒,但还是会偶尔看看,一边吐槽着家里的长辈“闲话”真多,也一边哭笑不得这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更默默地感叹着这个群让相聚甚远的亲人便利地联系起来了,这一群至亲的亲人似乎也更加有了家庭的归属感。
微信不能代替我们日常中的登门拜访,但让我们每一天的闲暇时间却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联系一下了,至少能做到在一个群里,我能看见你的偶尔回复的一句消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在网络电波的传递下,我仿佛觉得自己无限延伸了,微信将代表我的问候的“真实情感”传递到了我看不见听不见摸不着的一端,而且依旧那么“言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