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因为范仲淹的离职,群臣分为两派开始争执。太后刘娥耐着性子听着群臣争辩讨论直至午时。
最后太后微笑面对群臣,结案陈词,寥寥数语就揭过了这一篇。“ 一个县令要丁忧,怎么倒是让官家、王爷、参知政事在承明殿辩了这么许久,已经过了午时了,你们不饿吗?”
刘娥对于范仲淹的举荐官员张纶,也十分认同。三言二语把把自己抬到了裁判的高度,把争吵到午时未决的事情,作了一个非常好的裁决。
“ 范仲淹离任守孝,张纶接替范仲淹继续修堰,国事家事两全。“
”官家现在就能关心民生,关心臣子,等以后长大了,沉稳了,必定能事事周全。”
刘太后二句话,就把事情安排妥贴,也轻轻卸掉赵祯挑出来的事情。言下之意很明显,官家你还小,再多读几年书吧。
她对全局把握之强,从容面对群臣的气度,既是洞澈世情,又是对政治高度敏锐。
微微一笑间,便轻松对此争论了半天的事情,作了决议。官家与群臣也都无话可说,因为实在是忠孝两全的妥贴安排。
这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对政事了若指掌,举重若轻,想必也是出自于高门大户,自幼耳濡目染的贵族女儿吧。
其实不然。刘娥出身极低,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孤女,结过一次婚,为讨生活,来到东京,认识当时还是襄王赵桓,进入王府后,深得赵桓宠爱。
其后因为受宠,被太宗逐出王府,赵桓把她安置在张耆府中幽居了十五年。这十五年中,刘娥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安慰赵恒,一定要上进学习,将来成为一代明君。
刘娥从此幽居,研究四书五经,潜心向学,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从经典中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对国家政事十分感兴趣,刘娥在这方小天地里快速成长与沉淀。
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成长,把不好的处境变成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是刘娥最大的优点。
人生之中往往危机中藏着转机,从危机四伏中,将心安定,提升自己,等待机会,机会会在该来的时候来到。
幽闭生活十五年,为将来临朝听政,处理政务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道德修养,从这点可以看出刘娥是非常智慧、有追求、有耐心、有抱负的人。
这颗定静之心如何修炼,这颗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我们不难猜想绝非易事,但是我们可以探索一下她的力量之源来自于什么?
没有中华文化之经典相伴,她也会难以支撑吧。一个人,有了文化素养,自然会有文化自信。这如同一颗种子,发芽,修炼扎根,根深蒂固,直到枝繁叶茂。
后来真宗接她入宫,入宫后,刘娥从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
后宫嫔妃中,杨氏极为受宠,真宗出巡,杨氏亦不离左右,受宠之深,与刘娥几乎不相上下。
对于宠妃杨氏,终刘娥一生,都与之情同姐妹,从无间隙,在后宫中共同进退。
以前的丈夫,刘娥也认作了哥哥,并为真宗所用,还深得真宗信任。其实回头看看这一切也挺有趣的,没有现代宫斗剧中各种尔虞我诈,反而从中透露出坦率与真诚。
因为坦城,反而一切人、事、物皆可为我所信,为我所用,为我所依靠。用佛家话说,结十方善缘,不结恶缘。
用一位国学大师的话说:一个人的身边只有三种人,恶人,路人,贵人,能成功让恶人,路人都变你生命中的贵人,你会获得伟大的成功。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宋朝的与众不同,讲礼也讲理,通达开明的时代,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仁宗盛治”的辉煌。
刘娥一生利用自己有限的条件成长,帮助丈夫真宗处理朝政,在宋真宗去世之后,帮助小皇帝杜绝朝堂结党营私,让宋朝平稳发展,是宋朝历史上有功德的太后。
刘娥当政期间号令严明,赏罚有度,对家人虽任用官职,但并不允许他们插手朝政,刘氏一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
她亦很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她对人才的选拔任用都是以国家大计为重,非常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
在刘娥当政的十年期间,她开科取士考上来的人才,是宋朝有史以来最多的,也是质量最高的。刘娥理政为仁宗盛世创造了不朽之功绩。
在历史上常将刘后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还有一件非常有智慧的事情,就是以皇后之礼厚葬赵祯生母,这是一件非常有远见的事情。这从精神上给了仁宗以慰藉,也是给了刘氏一族一个放心的未来。
为什么刘娥可以这样辉煌一生,青史留名?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刘太后的案头,常放的就是《论语》,圣贤智慧可以成就一代奇女子,我们后辈女子,是否也当效法这种精神与行为呢?
一个好女人,可以富三代。一代好国母,至少可以教育三代的臣民,当为后世典范。
倘若我们这一代的中国女性都好研习中国传统文化,都致力于提升文化素养;倘若我们这一代的中国母亲都以培养圣贤英才为己任,中国的黄金时代亦已不远矣。 我们的力量之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永世不能遗忘的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