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永远的俯瞰这世间,但是由他创立的宗派却在历史的变化中,在各国各地的传播中不断产生新的种类。这估计是佛陀本人也没想到的,不仅仅他没有想到,而这世间上的万千信众也不会思考一些问题:第一小乘佛教是怎么变成大乘佛教的,小的就差?大的就为尊嘛?第二最早的信徒们传播佛陀的思想的时候,主要以印度各地方言为主,那么为什么后来中国获得的资料,基本都是梵文写作的呢?第三佛教世俗化中,为什么有的地区能跟随本心(比如泰国,中国西藏地区的比丘就享有崇高声誉),有的地区和尚就完全成了淫荡的化身呢?
其实这一切的答案,在经书中也能体现,这部经书是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国本土禅宗的教科书之一,它就是《维摩诘经》。他主要讲述了佛教该如何世俗化的重要问题。
这部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了一个很厉害的修行居士维摩诘。佛陀有一天想派人去看看他,于是连续找了佛陀弟子里面,各项领域最厉害的人。但是这些人都认为自己不配去看他,认为维摩诘的水平比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感到惭愧不敢见他。于是有一天,佛陀师徒遇见维摩诘在树下给人讲经,连天女都认为他修行很高。
于是佛陀师徒跟他密切交谈,一起讨论佛学中的问题。最终他们师徒明白了一系列道理,比如修行的地方是在寺院还是在家里没有区别,接受富人或者穷人的布施也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修炼大道的手段,一切正规的方式都是成佛的途径。这系列探讨突出了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佛在世间,而成佛的道路也在世间。(释迦摩尼:我不认识这个人)
总之,这部书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佛,不必在乎途径和身份。这种思想感情就迎合了当时的群众基础。因为一开始的佛教有几个致命缺陷,第一信仰的基本是普通甚至贫穷的民众,富商贵族国王信仰的很少,第二教义和苦修并不利于扩大信徒,因为人们很难接受这种方式。第三宗教体系构建的并不完善,这就限制了这种宗教的吸引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宗教必须时时革新,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保持宗教的活力,这一点佛教做到了。
佛教原来甚至不能称之为一个教派,而是一个学派,慢慢随着时代而转化为一个原始宗教组织。在社会发展的途中,佛教逐渐有了自己的佛像(造像技术,是随着亚历山大东征传入印度的),佛教逐渐有了自己的神仙体系(尽管有些是直接照搬了,印度教神祗),其理论体系也完整了起来,经书是越来越多。
但是,随着这些东西的搭建,各项理论相互矛盾,各个衍生出的新宗派又互相矛盾,究竟这些东西是好是坏,谁又说的清呢?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我们需要佛教,但是不需要总经理,这估计也是佛陀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