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是一个与当前符号化的电影叙事模式相割裂的独立机制,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冒险去讲一个无趣的故事:一位作为主角的人,从头至尾的全程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在影片当中对于男主角李的所知角度进入得愈深,就越是以为他会踏出某一步,然而看到电影结局,李和侄子帕特里克走在一如往常的路上,一如往常地拌嘴,一如往常地、像开头一样沮丧,则蓦然发现想象都落了空。这与大众观者的期待视野全然不同,习惯了类型片的价值输出后,对于真正冷静地讲述现实的作品,大多数人给予不了宽容,他们寻求一种在电影上的"深层集体意识"的认同感,而不是把艰难的人生剖析出来提醒他们这场梦境有着十足的客观。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金奖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护身符,以确保它不会被消费主义的恶意洪荒所侵蚀。
沉静得像小镇那片海一般的情节,在风吹之下,依旧是有波澜的。李与前妻兰迪组建的家庭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分崩离析,李又如何逐渐成为行尸走肉的赎罪者,皆来源于那场失意的大火——自己可爱的孩子们的葬身之由。又有在事变以后,对李多加关注的亲情所在——兄长乔伊,他收留了被社会舆论淹没的李,又为其搭建一个新的置身之处,作为生活流叙述中不可或缺的细节点缀,乔伊的善意逆流而上,成为影片难得的一丝暖意。这些不动声色的插叙斑斓地洒落在剧本各处,重构出一幅精神变异的图式,在乔伊死后最终成型。
乔伊留下了自己的未成年的儿子帕特里克,李自然而然成为了监护人。有了侄子角色的加入,本以为故事会越来越走入戏剧化的程式,其实不然,帕特里克的设定即使叛逆,也仅仅只为主角李添加了一剂生活的调味,使剧情与人物性格更加鲜活而真实。譬如帕特里克在两位女友之间周旋时,对李抱有好感的离异妇女不断地挑逗,却未能撩起李的心弦;又如李在街边训诫帕特里克的顽劣时,好事的路人添油加醋地讽刺李的教育方式;再如帕特里克打开冰箱看见一堆冻鸡肉后徒然崩溃大哭,只有李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这太生活了,细碎糅合的、杂乱无章的小事,几乎每时每刻在世界各地发生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与社会都有着普遍的联系,无比干净和无比复杂的形式主义表现是艺术的绝对表达,但生活不是,生活总会充满偶然与不确定,从来没有一种符号或制式可以定义生活。幸福总是相似,而苦难多有不同,由此很多时候人类无法互相理解,宗教话语下的巴别塔神话延存至今。
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一位独立青年导演于家中自杀了,消息被各种封锁,我却顺藤摸瓜地找到了他的微博,真的是在无意之间发现他最近的微博关注人里有第三新缺德社,看到这个名字,我在惊诧下又十足地感慨!这位叫做缺德社的博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善于对极其细微的社会现象进行针砭时弊,关注他的人大多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充满怨言而不敢发声,只好集中在这位公众微博里进行批判与发泄,负能量的聚合产生一种诡谲的质变,除开许多复杂的黑历史,对于无法摆脱颓靡生活的共鸣使这个微博具有了礼教捍卫的犀利感。这位导演想必也是在无法与自我和解后选择了在黑暗中沉沦。在思考与探讨《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李这个角色的过程中,我竟是想起了这样的真实的边角余料,李是远离人间烟火,而这位青年导演则是过分接近人间烟火,但他们都选择了无法原谅自我,并拒绝阳光,也拒绝重建美好的未来。
其实每个人也有权力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