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互联网转过来做茶的,对关键词非常敏感,如果讨论普洱茶有哪些热门关键词,随便都可以举出一大堆来,古树茶|老茶|熟茶|生茶|茶马古道|老班章|冰岛|大益|下关|饼茶|纯料|国有林|养生|茶文化|禅茶一味...等等很多,但如果非要说哪个关键词排第一,我认为非“越陈越香”莫属。
关于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最早起源于1995年台湾学者邓时海先生出版了第一本正式关于普洱茶的专著《普洱茶》,书中第一次提出“越陈越香”的说法,据有人考证,是普洱茶首次用“越陈越香”提法。我的台湾老师梁祥田曾经多次说过“越陈越香”的来由,当时邓先生本来想说普洱茶是越存放越好喝,但晦涩不直白、太长了不利于传播,越陈越好也不是很恰当,“越陈越香”就这样被正式提出来。
也有资料表明“越陈越香”理论是王树文(现任昆明茶促会会长)提出的:
王树文是云南第一个系统提出茶的概念和理论的人,他在1989年就在《云南茶叶》杂志上发表文章,系统地提出茶的狭义和广义的概念,这个概念至今仍然为茶学界所公认。
王树文还是云南第一个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观点的人,彻底否定了 “酒要陈、茶要新”的传统观念。他早在1984年就在《云南旅游产品工艺美术品荟萃》上发表了“普洱茶耐贮藏,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的理论。随后,很多媒体纷纷报道了他的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理论。(资料来源:云南法制网《
做弘扬云南民族文化的“苦行僧”——记半路出家的老茶人王树文
》)
从这之后,普洱茶得益于这四个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达到了顶峰。我是2008年12月份才开始做51普洱网的,后来很多同行跟我形容过当时的盛况。由于普洱茶越陈越香,很多游资进入炒作,07年最疯狂的时候,今天20万买进一批茶第二天就能以25万卖出;只要包装上印有普洱茶三个字就会被人一扫而空;店里面才到货,马上就有人搬出一堆钱来收,货架上的样品茶都要,很多店一片茶都没有,都卖光了。
07年4月20日,在广州,大益7542从最高价2.3万元/件一天跌到1.7万-1.8万元/件,5月20日由1.6万元/件跳水到1.1万元/件,这就是著名的普洱茶崩盘事件。2007年11月15日田小麦发表在《中国证券报》标题就是“普洱茶价格经历暴涨暴跌:市值凭空蒸发150亿”。150亿是什么概念?2015年云南干毛茶36.2万吨总产值才111亿元,其中普洱茶只有12.5万吨,就算普洱茶单价高占约一半产值,粗略换算下,蒸发掉近三个2015年全年普洱茶产值。再举例子某品牌的铁饼2007年整批大货收藏价格是4500一件,2010年我以不到400元一件收了大量的货在51普洱十几块钱包邮抛售,就是到9年后的今天,这款茶整件价格还在1500元左右。媒体冠以疯狂的普洱茶称号一点都不过分。
越陈越香带来困惑。
普洱茶经过时间的自然转化后,口感的确会越来越丰富,新茶最开始的苦涩味都随着时间自然消失,可以说这就是普洱茶最有魅力的地方,也是茶厂、商家为茶友介绍的最大卖点。“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越陈越香就是以时间来换品质,时间越长品质越佳,品质越好也就越受欢迎,追的人多也就贵了。
聪明的商人早就准备好了各种辅助说辞,如“藏老茶,喝新茶”,一饼一饼卖多累啊,直接告诉你普洱茶需要存放,一次买整件或者很多件给你打折,你放着会更好喝,暗示甚至明说会增值,于是商人存茶放老了卖,消费者也存茶可以花低价未来喝老茶喝贵茶,各种资金进入普洱茶行业屯茶,这边爆料有大腕囤茶7千吨,那边就有人说根本不算多,谁谁谁屯上万吨甚至更多。
我就专门了解过不少05年左右的囤茶商,现在的状况是不知道卖给谁,之前的下线渠道也有一大堆库存,导致价格比新茶低也卖不动,最恐怖的是不知道究竟多低才能卖掉,从市场来讲,对他们就未必是越陈越香。我拿到不少样,对比新茶,我个人认为其口感不一定有优势,有些甚至远不如新茶,从口感来讲,这些茶也未必是越陈越香。
邓时海在2008年《普洱》杂志采访他时,对越陈越香有了新的诠释。他说:“越陈越香”的概念不是本人的发明,我只是把它引出来而已。站在科学角度茶肯定不可能越陈越香,但你站在艺术层面角度,它又是确实存在的。科学和艺术是两种文化体系。不能只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开始不好喝,慢慢好喝,这就是越陈越香,但凡事总有个极限,到什么时候是普洱茶的极限。做艺术的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不必去研究界定它,只要回归自己的艺术层面就好。
为什么从口感和市场都未必越陈越香呢?
今天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招鲜已经很难走得通,个性化为主的新生代才不管你是老茶还是新茶,他买得顺心、喝的舒服才是硬道理。普洱茶行业由越陈越香的一元模式,发展到古树、越陈越香、山头茶、国有林、高杆、私人定制等多元模式,营销市场的丰富多样性,独守越陈越香导致越来越寂寞也顺理成章。
以前喝老茶是因为新茶难喝,但这些都在改变。之前茶山鲜有初制所,现在规范的初制所到处都是,老班章以前用炒菜的锅炒茶(见我文章《纸上谈茶》之六:2016春古树茶标准样有感),现在老班章基本每家都是初制所,炒茶都是用专人送火的大锅;以前是炒茶的妇女炒茶,现在是多年的师傅才有资格炒茶;之前初制的缺陷,如新茶的:硬、涩、利、苦、寡和青、臭、杂等味,现在都可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来解决。我现在几款众筹茶的工艺思路就是:当下即可品饮,久藏亦有惊艳。新茶独具的清香老茶是没有的,老茶的醇和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更不是必要条件,新茶工艺改进口感大幅提升,大规模品饮基础就有了,老茶越来越小众从口感层面来讲就是趋势。
之前初制工艺的简陋导致很多茶存放至今也不好喝,垃圾茶放再久也是垃圾茶,这也是一大原因;部分商人的仓储导向导致大量老茶湿仓存放,和很多其他原因存放不当的老茶混杂在正常仓储的老茶里面,导致老茶的整体品质堪忧,仓储是另一大原因。新生代愿意尝鲜,愿意不停有概念来触动,也是一大外因,部分新茶比老茶贵就非常合理,也是事实。越陈越香是之前普洱茶的最大动能,但也使存茶与真正消费倒挂,存茶的人越来越多,量越来越大。有人估计十年不产普洱茶也消耗不完,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的时候了。当大量的老茶囤商看不到希望,争相出货,就是老茶崩盘之时;当然,部分品质好存世少的老茶不在此列。
越陈或许越香,新茶或许也好喝,没有对错,有的只是你的选择——这是消费者的选择,当然,也是市场的选择:最好尊重这个选择!
文章为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为51普洱网CEO吕建锋,后月众筹茶的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