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一个新词“公正世界现象”,指当事情发生后,人依照自己的价值观——“付出才会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为这件事发生在当事人身上是必然,是当事人活该。
比如某些观点“穷人赚不到钱是他们活该,干嘛要给他们办社保”、“这个女的有错,晚上穿那么少出门,不被抢才怪”
很多人对这种观点感到气愤,“怎么能这么冷血呢?”,于是又引发一次次网上骂战。
书中说,这种对他人苦难漠不关心的背后,不是人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眼里看不到公正。
这种“看不到”让人们把事情理解为理所当然,看不到前因,只看到后果,指责当事人无能。
这让我想起一句很流行的话“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表面上的意思是,纵使叫他千万遍,那人始终不肯抬眼。
我对此有两个角度的理解:
一、他不肯醒是因为他“看不到”,一个不知道醒来会看到比梦里更壮丽风景的人,再怎么叫他,他也会宁愿沉浸在白日梦里,当新时代阿Q。
这种称作“心甘情愿”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抬眼看过真正的世界。
比起这个装睡的人,我们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因为“看不到”自己做了以后会有什么改变,所以宁愿“装睡”,做精神世界里的“巨人”。
这样固然轻松,但人活一世,最怕的就是“给自己造梦”,即自欺欺人。你从来没有看过井外的星空,你就不能说井外是黑茫茫一片。
对装睡的人来说,他不知道或懂不了在这世上真正有用的道理——“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这个说法是邹振东老师提出的,他举了个例子来:政治家的晋升法则就是向未来做传播——你今天为政绩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日后从老百姓手里拿一张当主席的门票。
[这种面向未来的传播,今天可能看不见,明天就可以看得见!现在可能没有受众,未来的受众在等着你!]
此处的“相遇”用“努力”和“得到”来解释就是:你现在得到的,是你过去努力获得的。你未来得到的,是你现在努力获得的。
这句话不仅使用于政客,应该说,适合所有人。
如果你要保证自己用正确的努力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就要靠“活在未来”——预测未来的行业、时代和社会趋势,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部署、行动、选择、思考。
你只有“活在未来”,才会知道,今天的你该做什么?在哪条路上不偏道不绕弯地前行?会遇见哪些你心之所往的风景?将得到哪片少有人知甚至无人涉足的秘密花园?
而你要怎样“活在未来”,预测出正确结果呢?很简单——持续行动。
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听过很多道理,但还是什么都不会。这的原因就是你听了但没做,或者做了但没持续做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成功只是少数人的事,大部分的人依然是明日复明日,看不到未来,和自己的变化。
“活在未来”不是一个很高深的能力,只要你持续做下去,那你迟早会“看到”并得到回报。
你可能想不对,马云不是说因为看到所以相信所以行动吗?
但那是相对大佬而言,我们普通人,要想“看到”,就必须得先行动,因为你还没有“看到”的能力。
比如说找工作,很多人刚毕业,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甚至过了好几年发现才知道自己适合的职业,那你可能怀疑学习考试+工作那么多年,难道都浪费了?
不,这些都有用,因为只有你尝试并持续行动后,才知道自己该怎么改进,换哪个跑道。
学英语也是如此,S老师说方法都是在行动中改进而来的,只有先做,才能知道哪个方法在哪个学习的阶段适合你。
只有行动达到量级,你才能筑起时间壁垒,产生质变,“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成绩。
还有写作,李笑来老师说,不管今天的你有多差,只要硬着头皮持续实践,总会撞到未来那个一点都不差的自己。
想要“活在未来”,就先行动起来。比起装睡,你更应该努力“睁眼”,看看这广阔真实的世界。
二、没醒的人和叫他的人所处位置不同,位置上的差异造成视野上的差异。
社会位置和角色的不同决定了立场和观点的差异,造成了偏见、分歧、误解、争论、纠纷。
从家庭关系上讲,你爸妈叫你好好读书,你可能会想“书读那么多有屁用”、“干嘛活得那么累啊”、“你们就知道逼我,从来不会关心我”。
但从你爸妈的立场看,他们的成熟价值观、阅历、期望、面子使得他们必须督促你好好读书。
这是父母和子女位置上的不同导致双方沟通的偏差和错位。
从社会舆论上讲,网上爆发骂战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站位”不同,两边的人都很难理解和说服对方。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的人怎么叫他都不醒,可能他只是心里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知道的他全知道,你不知道的他也知道。只是出于角色需要,他得在舆论的舞台上真诚地扮演一个你既叫不醒又不能确定他是不是在装睡的人。
这种位置上的差异决定了双方视野不同,看到的东西不同,没法面对面地有效沟通。
参考来源:《社会心理学》、《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