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午餐的时候,一位同事笑着和我说:“又吃面啊,你是爱上它了吧。”我哈哈大笑。
今天吃的是担担面,但事实上这一家的面条早就没有窗口上分的那么详细,什么燃面、担担面、杂酱面之类,面条的种类都一样,只不过浇头不同。但几种面的味道尝下来,发现不管浇头如何,味道几乎都一个样,不过咸味适中,倒也没有什么要求。所以今天在去吃面条的时候本来想点一个担担面,后来加浇头的时候加成了燃面的料,但最终味道也没什么差别,还算适口。
我很喜欢包子、馒头、饺子之类的面食。上高中晚自习就喜欢吃包子、烧饼,总也吃不够似的。那时候想即使每天吃我也是愿意的。吃馒头时我不爱夹菜,就只吃馒头,原汁原味,能尝到面粉的甜味。有的时候家里做馒头碱水放多了,馒头没有发起来,呈黄色状,不够软但有嚼劲,味道略有苦涩感。本来应该是失败的品种,我却极爱吃。有时恨不得姥姥在做馒头的时候多加点碱水,但是她总是做的正正好,每一个人都说姥姥是巧手,馒头、包子做的好。那时候还真希望她老人家手抖一次。
说起面条,以前很不喜欢吃。
家里以前很喜欢做挂面,简单的就下个面条。在锅里放点油,放点姜丝、蒜瓣爆炒,加白水煮开,下一把挂面,放两片青菜叶子,再次等水煮开,面条差不多就做好了,偶尔加一个鸡蛋。家里人很喜欢吃,尤其是父亲,他曾经也经常会做来自己吃。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我就不喜欢吃这种挂面,总觉得食之无味,软塌塌的,于是连带着不喜欢一切面条类的食物,总有一个感觉,太软,味道平淡。
偶尔家里也会做一次手擀面。这种面的味道极好,很有嚼劲,面条切的粗粗的,同样的配料再加进去,但是煮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我喜欢吃这种面条,但是家里掌勺的姥姥却不喜欢,原因是比较麻烦,还不如做包子馒头来得实在,可以多吃几天。
老妈也做过葱油拌面,那是我在《天天向上》中看到的做法,汪涵游刃有余,每逢和嘉宾比赛厨艺,都喜欢做这个,方法简单而味道极好。看的时候口水直流,真想尝尝它真正的味道,于是将做法仔细告诉老妈。老妈也做过几次,葱段炸得黑黑的,但是很香,虽然没有汪涵做的那么油光鲜亮,声音响滋滋的,但是味道得到了我和老爸的认可。不过她也很少做,原因还是“麻烦”二字。人世间有多少美味擦肩而过而不可知,无非麻烦。
老家的街道上拉面很火,上学的路上拉面店总是里外都是人。记得里面放有雪菜、肉末,拉面是师傅砰砰砰一手拉出来的,细细的,圆圆的。我比较少吃,味道不大记得了,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上大学后,尝到了外面的面条。学校外面有一条小吃街,我极爱吃太和板面。这种面条很宽,不像有的细面吃起来尝不出味道。一碗面煮好溧水放到碗里,加点汤汁,再加点自己想要的浇头,香干、牛肉、鸡蛋随你挑选。那时手头不是很丰裕,加个鸡蛋就已经很满足。鸡蛋时切成一半的茶叶蛋,味道适中。关键是汤底真的很好喝,面条也极有嚼劲。吃一碗,从不喝汤的我也想喝完汤。不过师傅分量给的太足,面条吃完,已经是饱饱的了,再喝点汤就已经胃都满了。现在偶然想起板面时,舌头好像总有那股味道忘不了,也不知何时才能再尝一次。记忆里的味道可能永远比现实的美味。
兰州拉面,遍地开花。几乎每一座城市、每一条街道都能找到兰州拉面的身影。公司宿舍旁就有一家。新疆人开的小店,老板眼眸深邃,即使穿的很邋遢,也是挺帅的,虽然服务不是很好,但是味道尚可,价钱便宜,忍!
曹杨影院附近的汤包馆的面条味道也还可以,可能是因为价钱比较便宜吧,感觉做法上不是很精细。我喜欢点一碗葱油拌面,再来一份苏式汤包。面很多,味道和家里做的不一样,家里的更油些,但是吃起来不腻,这里的面时间长了会粘在一起,味道不均匀。汤包皮还算薄,不油,味道也还可以,比较起来6元钱吃到5个汤包确实很划算了,不过现在价钱好像涨了一块。
不想吃饭的时候就去吃碗美味的面条,我准能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