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成语是历史的积淀,因为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在经历时间的打磨之后,形成了深刻隽永、言简意赅的成语。我们从幼年起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来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一些成语故事往往以深刻的人物形象来讲述,而故事中的人物或多或少也会存在心理僵化的问题(包括:脱离当下、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依附概念化自我、无效行动、价值不清)。
那我们就将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与ACT病理模型相结合,通过既生动又通俗易懂的成语,帮助我们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ACT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并且对ACT的病理过程有个通俗的理解。
一、关于ACT
世界心理学研究与临床的尖端心理治疗技术——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为“ACT”,不读A-C-T),是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斯(Steven C. Hayes)及其同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创立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人类心理治疗领域一场巨大的变革,可谓是颠覆性的变革,是认知行为疗法革命性的新发展,目前正快速地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二、成语中的ACT病理过程
把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放在一起就形成了六大核心病理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每个过程并不是单一进行的,常常是同时进行的,例如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等等。
杞人忧天
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料中均有记载。《列子·天瑞》中对其基本内容叙述为: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这里的杞人就是对杞国人的称呼。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封夏朝开国君主禹的后裔到杞地(河南开封东南部的杞县)建立杞国。
解析:
这个故事中杞人反刍过去的痛苦事件(古人对天灾的恐惑),并与概念化未来相融合;担心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坏事”。
ACT之眼:我觉得杞人为代表的也是人类首先关心天文以及人类命运的少数群体。他们的忧患正是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恐惧,也就是这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刺激着人们去观察,探索,从而推动人类认知的向前发展。杞人如果在澄清价值后,转为研究天文的行动,这个成语故事就可以得到新的延续了。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的故事出自《呂氏春秋》的《察今》篇,全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古今法律应有不同,是因为时世已经发生了变化。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曰: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析:
祝卓宏老师曾经写过“世界已是沧海桑田,你还在刻舟求剑?”指出,在现代人生活中感情的处理模式很多时候如同刻舟求剑之人,……有些是小时候亲子互动的某些模式,有些是重大家庭事件引起的反应模式,有些是曾经创伤后形成的反应模式,而这些模式具有僵化性特点、自动化特点、深刻性特点、代际传递性特点……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化,也是一个有机组织的发展变化。如果个体之间的互动模式存在问题,原生家庭系统或新的核心家庭系统就会出现问题,而问题呈现方式往往是各类认知情绪行为症状,这些症状就是因为旧模式不能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和新人际关系的需要,不能有效指导当事人处理现实问题。
人际之间的互动模式最常见问题表现是控制与逃离,控制与反抗等行为表现,还会有控制与压抑,控制与忍受,控制与顺从导致的情绪问题与躯体症状。这如同过时的GPS数据库,无法有效指导人生航船一样,可是,我们往往会刻舟求剑一样,忽视生活之流与人生之舟已经变化了。
ACT之眼:现代社会中“刻舟之人”,比比皆是,你我可能也在其中,脱离当下依附概念化的自我。在ACT病理过程中的概念化自我是一种观点采择,是你选择了某个视角。语言构成了某种框架使你看到这个框架里的自己,或者像一个筛子,一个过滤器,筛除了其他方面的信息。
按图索骥
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后世用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ACT之眼:
伯乐儿子显然想要用到父亲传授的经验,但是却忘记了最重要的首先找的是马,而不是癞蛤蟆。生活中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概念化自我,以及丧失此时此刻的经验,均会阻碍我们按照所选择的价值方向生活,不动、冲动或逃避会取代指向价值方向的灵活行动。最终让来访者迷失了他们在生活中真正重视的价值方向,导致长远生活质量的降低或生活空间狭窄。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说战国时代,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ACT之眼:
农夫显然没有意识到过去所有的所讲的事,都不过是头脑里的记忆,头脑里的语言建构的信息,它不等于已经发生的事实。用这样一个不等号,把过去的事实和内心的事实进行区分。在经历了意外捡兔后,就对开始置身于自己概念中出不来了,产生了认知融合,估计他离抑郁也不会太远了。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成语的本意: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ACT之眼:
现代社会中的“纸上谈兵者”表现为脱离当下,沉浸在由自己的语言创造的过去与未来之中。即使我们使用了非常多的形容词去描述我们当时产生的感觉,形容词也只是概念,并非是全部的事实。ACT对脱离当下的治疗,就是接触当下。赵奢将军看来事业繁忙,没有抽空带着儿子在实战中磨练。
三、关于ACT病理过程和模型
(整理自心灵的瑜伽——ACT)
ACT 将人类的心理病理直观地用一个六边形模型来表示。六边形的每一个角对应造成人类痛苦或心理问题的基本过程之一,六边形的中心是心理僵化,六大基本过程相互影响和联系,打破了以往那种具体心理病理过程导致特定心理问题的传统模式,这六大基本过程会同时对特定的心理问题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ACT认为人类主要的心理问题源于语言/认知与人们直接经历的偶然事件之间的交互作用方式,产生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 这两者会导致我们失去对此时此刻的真实体验,并依附于概念化的自我;最终,僵化的心理状态会让我们缺乏明确的价值方向,无法按照所选择的价值方向过有意义的生活。
经验性回避
又叫做经验性控制,指的是人们试图控制或改变自身内在经验(如想法、情绪、躯体感觉或记忆等) 在脑海中出现的形式、频率,或对情境的敏感性。
根据ACT /RFT 理论,人类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外部世界做出评价、预测和对危险的回避,同样,这些技能也被拓展应用到内心世界。如,语言的评价功能会让我们将情绪、想法、躯体感觉或记忆分为“积极的”或“消极的”两类,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努力争取积极的经验,回避消极的经验。
然而,由于思维压抑的“悖论效应”,经验性回避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这一效应同样也会出现在对情绪的控制上,如当我们试图控制焦虑时,势必会想起焦虑,同时也会连带唤起焦虑的情绪体验。而且,即便单纯回避的方式能暂缓消极情绪,往往也会造成来访者对刺激的麻木或过敏,最终导致生活空间受限。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经验性回避的典型行为。
认知融合( cognitive fusion)
指的是人类行为受限于思维内容的倾向。该倾向使人们的行为受语言规则和认知评价的过度控制,从而无法用此时此地的经验和直接的经验指导行为。
以往认知治疗方法是旨在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想法来解决问题,认为不合理的想法或信念是导致心理僵化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ACT /RFT 理论认为,认知内容并不会直接导致问题,我们与认知内容的关系才是问题。当陷入认知融合时,会把头脑中的想法当成是真实的现状。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现象就是在紧张、恐惧的情况下产生错觉、把内心的想法当真,更加恐惧而逃离。
概念化过去与未来,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均会让我们脱离当下。
首先,经验性回避会减弱对个人经验的感知能力。对负性的想法、情绪、感觉和记忆的感知通常会伴随恐惧、愤怒、悲伤等消极的情绪体验,我们往往不愿意去面对这样的痛苦。
其次,认知融合会让我们无法体验当下。当我们置身于概念化的世界时,我们就失去了直接的此时此刻的真实经验,沉浸于过去的错误或可怕的未来,我们的行为会受制于过去已有的想法和习惯反应。如有的抑郁症患者觉得自己的过去一无是处、未来无望,焦虑症患者觉得未来充满危险。
概念化自我
自我概念是言语和认知加工过程的核心。在既定的语言模式下,每个人逐渐形成了关于自己过去和将来的自我描述,过去的历史是通过言语构建和描绘的,未来的发展是通过言语预测和评价的,在这样的自我描述过程中就形成了概念化自我。
这个概念化自我就像是一个蜘蛛网一样,包含了所有与自我相关的分类、解释、评价和期望。来访者来求助的时候,正是被这种概念化自我限制了,使自我变得狭隘,导致不灵活的行为模式。如有的人觉得自己能力差,长的丑,处处不如别人,或者有的人觉得是一个“失败者”、“冒失鬼”等。
缺乏明确的价值方向
ACT 中的价值指的是用语言建构的,来访者内心真正向往和选择的生活方向。也就是说,要想过上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就要在行为上遵从自己所重视的价值方向。
然而,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却很容易被言语词汇曲解成评价、情绪和过程目标等。不良的社会环境和过去历史导致来访者没法看清自己的价值方向,尤其是当来访者的行为受限于经验性回避时,就无法选择有意义的方式生活,缺乏价值感和自尊感。如“啃老一族”“宅男宅女”“厌学族”“空心病”等找不到生活、学业、工作的价值方向。
不动、冲动或持续回避
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概念化自我,以及丧失此时此刻的经验,均会阻碍我们按照所选择的价值方向生活,不动、冲动或逃避会取代指向价值方向的灵活行动。最终让来访者迷失了他们在生活中真正重视的价值方向,导致长远生活质量的降低或生活空间狭窄。
关于心理灵活性,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课题组以“心理灵活性”为研究核心,旨在推动接纳承诺疗法(ACT)及关系框架理论(RFT)在中国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及家长的评估与训练。
祝卓宏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委会委员,ACBS中国分会理事长,国际EAP中国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