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不过,今年的小暑已经够热了。阳历七月二十三日,在经历了数天近40摄氏度高温的小暑天之后,晴晴雨雨之中,我们迎来了今年的大暑节气。“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光听“大暑”这名字,就有着暑气逼人的感觉。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完大暑,二十四节气就走完一半了,意味着一年四季已经走过一半了。
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解释大暑:“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
“禾到大暑日夜黄”“人在屋里热了跳,稻在田里热了笑”,这也是个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此时,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喜温的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农家人就盼着大暑天热呢,民间流传有“大暑不暑,五谷不鼓”“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伏天穿棉袄,收成好不了”等诸多农谚。
俗话说:“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在乡间生活的那些年,我最怕可以晒裂石头的大暑节气了。此时,不仅要忍受湿热难熬之苦,而且田间的农活最多。好在农家的日子忙里有闲,忙完一天的农活之后,夜幕降临时,吃过晚饭,冲过凉水澡,乡亲们聚到门前的山坡上,躺在竹床上乘凉聊天,孩子们到处捉萤火虫,也是很惬意的事。
2
即将进入三伏天的中伏了,但相比于前几日的高温而言,这几天时晴时雨,倒显得清凉一些。早晨,路边的梧桐树叶星星点点地随风飘落,落在我的身上,落在我的车篮里,落在地面上,让人感觉凉爽的秋天好像是要提前来了。但实际上,炎热的夏天还远远没有过去,真正的炎热还在后头等着呢。农家就有“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等谚语。
大暑时节,若是连续高温少雨,就会出现伏旱,农谚说得很形象:“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此时,水稻、棉花、大豆、玉米等农作物都极需要雨水,所以乡间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之说;但若是暴雨多了,又可能会出现洪涝。遇到不旱不涝的年成,便是农家好光景。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产卵于枯草上的陆生萤火虫开始卵化而出,看起来像是由腐烂的枯草变化而成的一样;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开始变得潮湿;时常会出现大的雷阵雨,大雨使暑湿慢慢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了,这也正好印证了物极必反的自然法则。
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时候,我们常常通过观察当下季节里乡间小动物们的起居变化来预测近期天气,也总结出很多顺口溜,比如“雨中蝉鸣,就要天晴”“蚂蚁满地跑,天气一定好”“蝼蛄唱歌,有雨不多”“牛虻叮人,大雨倾盆”“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等等,常常也准得很。
3
炎热的天气也给诗人们提供了灵感,诗人们创作出大量优美的关于“大暑”节气的诗词作品,或抒发情怀,或感慨人生。
司马光感叹时间易逝,年华老去:“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六月十八日夜大暑》)曾几提醒人们珍惜短暂的光阴:“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大暑》)
徐勉在花园里享受着清凉的荷风和淡远的荷香,还有一壶美酒:“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晚夏》)元稹准备好了美食,计划邀请好友来做客:“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苽菓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杨万里在夏夜里感受到了大自然宁静之中的凉意:“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在这炎热的夏日里,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炽热喧嚣的尘世烟火之中,是否也能感受到一丝云水禅心?
4
特别推荐白居易的《夏日闲放》:“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暑天太热不能出门,也没有客人来。诗人在安静的房间里放下帘子,隔出一片静谧,又亲手把小院子打扫干净整洁了。撩起长衫,推起头巾,露出前额,自由散漫地躺在凉席上,一边看着风景,一边乘着凉。天气很热,午餐只需要吃一两道小菜,三五件蕉纱衣服也就够了,这些已经能自给自足,再有多余的东西就是劳心费神了。
诗人最后感叹说,即便如此,比起那些野外归隐之人,我还是显得过于富贵舒适了。是的,一点点就够了。也只有远离了喧哗熙攘,才能收获生活的宁静清幽。
四时有序,光阴可贵,生活不易,但愿日子不乱。大暑天里,我们不妨抽空到深山古寺里走一走,喝点苦荞茶,吃点绿豆粥,安定好心绪,将简约的日子有条不紊地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