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行人稀少的小路上,骑电动车的我,听到身后有成年女子和一个小孩子的对话。
最初的对话特别工整,成功引起我的注意。
成年女子问:你想爷爷吗?
可爱的童声很干脆地回答:不想。
成年女子继续问下去。孩子的回答毫不拖泥带水。
想奶奶吧?
不想。
想爸爸吗?
不想。
想妈妈?
不想。
我猜测,这是姑姑或者阿姨在逗一个小小的孩子。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是在逗弄学龄前儿童,被提问的孩子估计有三四岁吧。
接下来的问答,我微微一笑。
为什么不想?
我愿意跟着你。
小孩子天真无邪,一般是我口说我心。这般直率的回答,我想,或者是身边的女子能真心陪伴,有爱心和耐心。
真是莫大的殊荣。
一个小孩子对爸爸妈妈的感情是特别依赖的,但是竟然会喜欢其他人。
不过,这位荣耀的获得者却没有任何欣喜。
她是这样说的:你要是不好好学习,跟我待三天,我也会烦你。
那孩子没吭声。真挚的告白如欢快的流水,突然遇到不畅通的河道,这真让人难受。
我感同身受,因为我小时候体验过这种痛苦。因为一件事毫无征兆地受责,关键是在你兴高采烈表忠心时。
小时候,我跟着大孩子去爬山,摘了几个杏子,有些甜,还有些酸。这种冒险的经历让人兴奋。回家后,愉快地向家长倾诉这个过程,并将留下的一个杏子递过去。
杏子依然停留在我手中。冷漠的不屑的神情如刀子,吓得我收回往前伸着的无聊的手,接着被呵斥:就知道玩,就知道吃,不知道拾点柴火来?
我的心瞬间从欢悦中跌落到地域最底层。
垂头丧气地走开,走到床边,失神地坐着,是啊,这个问答之间已经把我的精神打击到死亡的程度,我觉得自己没有人喜欢。
现在想来,我没有错啊。首先,小孩子喜欢玩正常,那时我才六七岁。其次,您老人家也没要求我拾柴火啊。平时没这样要求过,也从未专门上山拾过柴火。为什么,我上一次山,就要求我这样做啊?
如果家长经常带我去拾柴火,我自然懂得上山一趟要带回家点干枯的木棒。如果家长告诉我需要柴火,需要我去拾柴火,我能不干吗?为什么在我特别高兴的时候,突然来这样一句?
最关键的是,之后也从没要我去山上拾过柴火。
是在我上山后,母亲要这个结果吗?
这是什么道理呢?
经历无数次这种经验,在我兴高采烈时,心中的幸福就要溢出来,可怕的事情就会发生,不管有没有主动跟家长搭茬,都会遭受一场可怕的呵斥,里面有冷漠有鄙视有厌恶。家长为什么见不得我高兴呢?
而我也发展出一种本领,再高兴的事情,我都不会欢快,不会展露笑脸,因为,我的潜意识里懂得了快乐后面就是悲痛,何必快乐呢?痛苦来得那么迅速!这种从愉快到难过的情绪转换,反而是最痛苦的事情。
为了少些痛苦,我只能一直在痛苦中。
扯远了。
刚才以为孩子才三四岁,根据“学习”一词可见,最起码上小学了。刚入学的男孩子调皮些,也很正常。
这时听到成人带着教育的语气说:你好好学习,那样就都不嫌你了。
那孩子还是没做声。他和我小时候一样被堵住了,毕竟从这位成年人身上获得的温暖,本以为可以依赖。没想到瞬间给泼了冷水,把那颗有希望的心给浇得冰凉。
很心疼他,原来学习成绩好了,只能获得不被嫌弃的可能。像我,得无时无刻想着大人的需求。
我知道那种痛苦,如果这种经历多了,他会发展出什么畸形的本领?他的情感将如何获得滋养,毕竟,信任尊重和爱都是在美好被尊重被信任的情感中获取养料。
那辆电瓶车超过我,看到后座上是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大约八九岁。
真心疼她。
如果没有从小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小小的孩子很难自己改变,他们怎么懂得好好学习。
成年人若是不注重培养习惯,却要求好好学习——其实是指成绩出色。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做才能提高成绩哦。
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平时不指导,只要求必须达到成人要求的标准,这是什么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