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群经济正在形成
凯文凯利曾在《必然》中提到,任何从事创作或艺术的人,例如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作家等,只要能获得一千位铁杆粉丝,就足够生计无忧,自由创作。他们愿意追随你,关注你,买你所有的作品,你只需要产出好的作品。
这并非幻象。简书、微信公众号上这种文章就像股市波动一样已经见怪不怪:《辞职做自媒体,我收获了什么》、《我为什么不上班了》,上班不再是大众唯一生存手段。在《穷爸爸富爸爸》里划分的职业四象限中:上班族、自由职业者、企业家、投资人,后三者的比例越来越重。全民创业的热潮过去后,又迎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风潮。
每个自媒体都是一个“社群”,好的社群远远不止1000个真爱粉,粉丝超过500万的巨无霸社群有罗辑思维、咪蒙、papi酱等,已经早已实现了“粉丝供养”,社群经济已经来临。
社群经济是区别于大众经济而言的,典型特点是聚焦于特定的目标用户群,拥有共同的审美和类似的价值观,只为特定用户群提供产品和服务模式。
社群经济的典型代表是小米,小米的基因里都印着屌丝两个字,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为发烧友而生”的口号和能参与到社群中“发声”的模式才打造出一款让人惊喜的高配手机。
最近发现公众号里在热推的“小密圈”,也是1000个真爱粉的理论践行者,付费后便可加入作者组建的社群圈,与微信群相比,这里社群建成员能更深度交流和互动,作者更了解自己的读者。虽然目测目前还没有人靠小密圈入会费营生,但这股浪潮正在涌来。
而前两年出版的《众创时代》也提出创业初始要从一个细分市场切入,扎到用户最痛的点,一针捅破天,聚焦的市场越细分越精准越容易脱颖而出。现在围绕衣食住行的平台模式基本上已经成形,重造一个腾讯帝国或阿里帝国难度不亚于移民火星,所以罗振宇提出现在是“点簇时代”,每个人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通过外链、合作实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化。
2.社群经济并非朝夕功夫
社群经济雏形是社交。当社交网络遍布,电商环境成熟时,社群经济的二位一体模式才有机会。
社交产品是跟随互联网一起诞生的,起初是BSS论坛,我依稀记得我上大学时上铺的室友天天沉浸在BSS话题讨论的兴奋中,隔几秒就要登录看看有没有新的回复,然后是博客、豆瓣、人人网,最后微博、微信来了。人人网时代就是社交网逐渐成熟并普及的阶段,但电商还未普及,像我这种学生户也只有买书才会想到去网上,那时还有一个网站叫当当。
社交从熟人社交发展到陌生人社交,电商从综合电商发展到垂直电商,从价格战打到价格战,这时小米来了,锤子来了,罗辑思维来了。
去年被认为是“消费升级”元年,在13亿多的中国人中,中产阶级就有1亿多。除了价格,人们开始关注品牌、品质、服务,愿意为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买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社群经济大受其益。
3.社群经济打造
那对于愿意投身创作的人来说,打造自己的社群时要注意什么呢?笔者有三个小贴士:
1)社群能够持续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什么?比如提升写作技能,交流同好的快乐,一起升级打怪的陪伴感等。不能持续提供用户价值的社群无法生存。查看下你微信的社群,有多少僵尸群?勉强靠发红包维持的社群,用户活跃度如何?
2)每个人入群的目的不同,但社群应该有一个共同目标。共同目标就像火种,有火种才能点燃社群活力。
3)社群的高阶境界是让成员互动,去中心。社群这张网如果只靠和群主的强关系维持,当这个点断掉后势必难以维系,但如果同时成员间还能形成多节点的关联,即使是弱关联,这种网弹性和粘性都更强。
所以建立社群时要注意社群用户质量,用户层次是否大致相当,是否能形成有效互动、资源互换等潜在利益。
PS:每次码字起码三个小时,平均4个小时,简书的作者们,你们呢?有没有好方法分享?
#蔷薇记# 记录生活之美和智慧之妙。
这是蔷薇石原创的第44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