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3次非同日测量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在高血压的分类中,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目前我国采用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类,并将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正常高值血压
收缩压为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为80-89mmHg;
1级高血压
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99mmHg;
2级高血压
收缩压为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为100-109mmHg;
3级高血压
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
双亲无高血压、一方有高血压或双亲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28%和46%。
年龄
高血压的发生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来自于国内的新近研究显示,18-24岁组患病率最低为9.7%,35~44岁组为26.7%,45~54岁组为42.1%,55~64岁组为57.1%,65~74岁组为68.6%,75岁以上组患病率高达72.8%。
钠盐摄入过多
钠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荷和肾负担,进一步引起肾排钠障碍,容量负荷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来自针对国人的研究数据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高血脂
一方面,高血脂状态下机体总脂肪量增高并导致氧的摄入、输送量增加,这一过程加重了心排出量的负担,最终造成周围阻力和血容量增加而引起血压持续升高;另一方面,高血脂同样会对糖代谢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导致的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高血压。一方面,长期高血糖对动脉内膜的损害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阻力增加。另一方面,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使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下降,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另外,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共同的发生机制,因此在约50%的高血压人群中合并有糖代谢异常。反之,在约60%的糖尿病人群中患有高血压。
吸烟
既往多项研究证实吸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与不吸烟者相比较,吸烟者患高血压的危险增加1~2倍,其机制可能与吸烟具有促进内皮功能损伤、促进氧化应激及激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壁内膜增厚、血管弹性改变以及小血管痉挛的作用有关。
饮酒
多项研究表明,常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或偶尔饮酒者,饮酒量越多,高血压患病率就越高,提示长期大量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诱发因素
超重及肥胖
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为正常人群的1.16~1.28倍。
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血压升高。
其他因素
高钠、低钾饮食、饮酒过度
症状
大多数患者起病隐袭,缺少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后颈部不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当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时,可表现为相应的临床症状。典型症状
头痛、头晕、耳鸣、疲倦不安、心率失常等。
妊娠期高血压:由妊娠诱发,主要症状为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婴幼儿高血压可表现为烦躁、过于兴奋、夜间尖声哭叫、生长发育迟缓等。
更年期高血压,可表现为腰膝酸软、四肢浮肿等症状
特殊诱因导致的高血压会有其特殊的症状,如肾性高血压可出现腰背或肋腹部疼痛。
并发症
脑卒中
包括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心脏并发症
包括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
其它并发症
高血压性肾损伤、高血压眼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