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好讲师的社群里,我一直鼓励大家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加工成自己的内容。
今天群里的静姐发了一个她在武汉协和医院拍到的一个有趣的画面:
“几天去医院看望病人,发现墙上这套贴牌,这是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不同病人,在床头贴上不同的风险提示牌。
当时只觉得很特别,原来病人有这么多风险,但不知道是用来提醒病人还是护士的?也没有马上想到怎么用,这样的素材是否还有用?”
2
这个怎么用呢?
我回复她:
我想到了如果做私教,可以给“贴牌”告诉对方从我“专家”的视角;
接下陪跑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和坑
从“因材施教”变成可视化的“因材贴牌”。
静姐:是自己先列出有多少坑,让对方去选择吗?
小六:对,看看对方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在风险”。
静姐:帮他补充后是否针对这些坑再去排列优先级?
小六:你可以根据坑的多少,来判断他的“护理级别”。
你看,从生活中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画面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上,就是这样。
那这个过程是怎么做到的呢?
3
接下来我试着拆解刚才哪个过程,看看中间发生了什么。
其实中间发生了3个步骤,我把这三个步骤叫瓦坎达。
哇-是留意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引起你注意的一些画面
看-是看是什么引起了我的注意?这里我会用到一个拆解框架:流程(用来做什么)-载体(用的什么材料)-理念(符合哪些理论)
达-是指我可以借鉴第二步的拆解,达成我自己的目标吗?
4
我们拿静姐的素材来试试“瓦坎达”。
第一步,哇!静姐在探望病人的时候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病床头前的卡片。
她把图片发到了好讲师群,接下来小六我跳出来,做第二步的“看”的拆解:
流程-这样的卡片可以帮助团队服务用户的时候,让所有接触用户的同事都能知道用户的关键信息
载体-这种卡片是用磁铁亚克力做的
理念-这是一种用户思维,让用户知道“我们在关注TA”
最后一步:达
我们讨论了哪些讲师服务场景可以借鉴这个思路。
你看,简单三步,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生活中学习,获得灵感和素材。
5
这里要提醒你的是,瓦坎达这个模型是我现场整理出来的。
那怎么可以做到这么快的输出呢?
两位老师惊讶于了我的“快”,是因为我没有让大家看到我的“慢”。
我之所以可以快速把“瓦坎达”3个生活观察的步骤拼出来,是因为生活观察我之前已经尝试过做一些技能分享,只是之前的版本过于复杂,步骤多,执行起来难度大;
另外我能找到关键动作“看”的3个方法:看流程,看载体,看理念。是因为上周我刚好学过教练技术的课程。
在引导技术中,我的授课老师Dolly老师会引导我们去拆解教学活动,用的拆解框架就是“流程-载体-人本”
我觉得这个观察的框架特别棒,于是借鉴过来
本来最后一个动作不是达,而是怎么做
为什么从“怎么做”想到了“达”呢?
其实是因为我过去几年一直在追随一位台湾的老师,学习他的“学思达”的教育理念
6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告诉你如何做生活观察,从生活中学习。
但其实是想告诉你,讲师的基本功是什么。
是随时随地观察,是跨界迁移,还有复用。
你此时在看的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次复用的过程,做一件事,产出多样可以反复使用的成果。
观察,迁移,复用··· ···
这是我希望你能从好讲师社群带走的东西,这也是我每天都在群里做给你们看的动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