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是我第一次看,小说当然没有读过,不过现在看来,这本小说值得买来慢慢看,因为包含着人性人生人心之道。
就以电视剧开头展现的丁元英父亲病危住院问题,短短篇幅折射出千古以来痛且现实话题,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父母养老以及老去这个现实问题?
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且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如果留心周围亲人或者别人,比如农村的老人,周围熟人家老人,一定要深入了解,而非泛泛而听,一定会发现这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大话题,而真相会让我们自以为是的认知惭愧起来。
电视剧中故事给了我们极好视角,展现了三种不同养老观与老去观,而不同观念不过反映了各自不同人性观,价值观,自我是谁观。
丁元英漂泊在外数十载,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父母家开有一家茶馆,由妹妹丁秋红两口子经营且照顾父母。父亲脑溢血病危住院后,丁元英兄妹还有大哥三人都回家,面对父亲可能成为植物人现实,这三人看法以及母亲之间产生冲突,我们简单分析为三种养老观:
一是不出钱不出力出话语类型,也可以称之为死要面子活受罪类型。
剧中大哥就是典型代表,面对丁元英的看法,即父亲病危抢救时候要竭尽全力,病危期过后一旦成为植物人就不要没有尊严与满是痛苦活着,大哥要求大家开会谈谈“分摊”花费的事,指出父亲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治疗下去,并气愤的指责丁元英“不是东西”。
大哥也是在外工作,平时照料父母也很少,父亲生病住院花费全是丁元英的,事实上正是大哥提出分摊费用惹恼了丁元英,逼迫丁元英说出了自己的养老观。
大哥对于父母养老没有出钱,也没有出力,但是借机狠狠指责了丁元英,无非就是我们常认为的“占据道德观”说教,也就是说大哥在用出话语的方式养老。
我们无意指责大哥做法,毕竟丁元英也没有与大哥针锋相对,只是平和说出了自己看法,他知道不能改变任何人。
农村人爱说,不能帮钱场就帮人场,不敢说大哥是帮人场,可是我们要扪心自问,很多时候我们是否也在用道德观拷问指责别人,眼里是别人做的不够好,独独看不见自己的缺失。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就是丁元英大哥,不过稍微出点钱出点力给父母,就可以指责别人不尽力。
我们事实上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高尚。
二是出力不出钱或者出钱不出力类型,这也是常见的心理平衡类型。
剧中丁元英妹妹做的非常好,成都人的软声细语有着对父母的精细照料,还有不理解二哥但是绝对尊重与信任二哥的情感,正是妹妹秋红对父母的照料,能让丁元英安心,为此也特别尊重妹妹与妹夫。
恕我揣测,在丁元英看来,这是父母的幸运,又是妹妹的不幸。
康有为女儿康同璧是大家闺秀,自己也有许多个孩子,但是唯独不让自己女儿独立,干涉婚恋,我的猜测是这个母亲知道自己离不开女儿,就用女儿的依附与不幸成就自己的生活幸福。
农村很多这个现象,父母年迈后,只要有一个儿子没有讨到老婆,这个儿子就是抚养老人的唯一且必然者,其他子女就能心安理得过自己生活,想来真是悖论与讽刺,这个儿子多是父母不喜欢的,但又是父母最后可以依靠的。
抛开农村不说,就城里的老人来说,当父母年老到不能生活自理时候,需要人24小时照顾时候,即便有很多子女,无论事业多大成就还是普通平凡,恕我直言除非条件情况特别适当适合,子女是做不到全天候陪伴的,必须请家政服务照顾。
理由很简单,大家诚实的想想可知。为何找家政人员可以,就这个话题老母亲和我解释过,她非常简洁智慧的一句话,一语道破本质,“人家就是专门做这个的,没有别的心思”。
孝道在中国是个道德话题,怎么做做的如何糟糕不要紧,就是不要说出来,要说就说好。
三是出钱出力还出心的类型,这是真正的孝顺父母类型,做到很容易又很难很难。
剧中智慧如丁元英者,不敢说做到了,但是可以作为我们推崇者。
看起来,丁元英如同大哥说的不是东西,平时不回家给盛一碗粥,回来就问医生如何让自己爹死,简直大逆不道。甚至回答妹妹疑问,假设为了给父亲治病砸锅卖铁,借钱到了再也借不出来,还差一万元时候,该咋办,丁元英毫不犹豫说那就不治了,让妹妹感到不可理喻。
为什么还要说丁元英是出钱出力出心的类型,这当然并不矛盾,只是做到的人太少罢了。
先说出钱事情,丁元英可是孝顺的没的说,平时给钱不说,回国时候专门让妹妹把“专款专用养老钱”给父母留好。
出力这事当然没有亲自照顾,可是环顾大凡有些成就者,几个可以陪着父母老去的,所谓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说法。用丁元英的话说,自己“无法过家长里短的生活”,“父母也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基本现实,如同忙于工作事业的子女无力照顾父母。
每个人成家立业后,事实上与父母就不再是一家人,这看似很残酷,却是社会的真实,真实后面就是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与时间。
子女是父母的所有,父母不是子女的所有,这就是生活悖论。
出心才是最难得的。有人说所谓孝顺,孝容易,顺很难,对着父母不发脾气难上加难,可是能做到不顺则是更难。
丁元英提出要给父亲“拔管子”,不是出不起钱,也不是出不起力,而是无法忍心“父亲的尊严与痛苦”。他这个话说的很明白,是有前提的,他对母亲大哥妹妹说,只有过了危险抢救期成为植物人时候,他才会这样做,要知道之前是大哥埋怨他抢救父亲时候不惜一切代价,用上了最好的设施药物。
而且丁元英说出了很多不中听但事实话语,他针对大哥说的“看你没钱还会这样说不”,回答没有钱的人家多去了,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追求程度;又针对大哥说妹妹照顾父母可以得到遗产,质问没有遗产的父母该如何;还针对母亲说的养儿防老,质问这还不是为了自己,母爱伟大在哪里呢,这不就是“交换”嘛。
如何养老父母,如何陪伴父母老去,丁元英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也是我们要思考的,或者说照着去做的,这样才不会心生不平衡。
这就是丁元英那句话,“这是我的父母”,足够。
因为妹妹秋红把父母视作她自己的父母,才会无怨无悔照顾,不会心里不平衡为何哥哥不照顾。因为自己把父母视作他自己的父母,才会说父亲所有花费和后事都由自己出钱,要不就会不平衡。因为大哥不把父母视作他自己的父母,而是“我们的父母”,才会讨论分摊费用事情,才会把钱看的过重,把付出看成负担,把维持孝顺面子看得比父亲痛苦要重。
“这是我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丁元英对父母的养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