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样做不行
这个方案成本太高了
那个想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
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以一个批评者的身份出现在与他人的交流当中,其实我们的真正意图并不是为了批评对方。
然而很多时候当我们才说出这句话时,对方立马就会开始反驳,如果谁不同意对方的话,便难以协调从而导致冲突和争吵。那如何化解这样的尴尬局面呢?
罗伯特·迪尔茨在他《语言的魔力》这本书中讲解了批评家的语言框架和如何从一个批评家到顾问身份的转变,我总结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明确意图、正面陈述、转为询问。
①
明确意图
批评像其他行为一样,也有正面的意图。例如这句批评“打游戏只会浪费时间让你成绩越来越差”其背后的正面意图很可能是希望“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
简单来说明确意图也就是想要通过批评去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②
正面陈述
很多批评家都习惯用否定的方式来说话,例如“少玩游戏”和“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虽然用了完全不同的字眼,但它们在言语上描述的确是同一种要求的两种表达方式。
这两种陈述方式一种说的是不想要什么,另一种说的是想要什么。批评所声明的只是避免什么,而没有识别和引发背后的正面意图即想要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然而很多批评家不仅做“负面”的评判,在语言上还喜欢使用负面的词汇。例如,如果去问一个批评家“这个企划花费太高”这一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是什么,回应很可能是“为了避免额外的浪费”虽然这个意图是好的正面的,但确是用的负面陈述。
因此,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正面意图,还要确保用正面的言词来陈述。
③
转为询问
将批评变为询问与用总结或判断来陈述相比较,对方可以选择回应的方式完全不同。比如说,批评家不是说“那个想法不可能实现”,而是问“你准备如何执行这个想法呢?”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他人就可以说出详细的计划,而不是被迫直接反对或对抗批评家。显然这种询问与批评的意图相同,而且也更有建设性。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下,从一个批评家转变为一个顾问只要简单的三步,分别是明确意图、正面陈述和转为询问。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END-
假期愉快~
你是宅在家还是已出游?
我是已经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