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在睡前读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书:365天静心冥想》,在宁静中结束一天入睡。这本书还搁置在GZ没在身边。会想念一本书,会长时间的读一本书、一些固定的文字。整理一些克里希那穆提的文字在这儿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非常安静地观察自己的心,不加以任何解释,如果你只是让你的心觉察它自己的挣扎,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已经进入完全没有挣扎的境界,你所拥有的就是不可思议的警醒。”
“如果没有一个在受苦的观察者,那苦难与你有别吗?你就是那苦难,不是吗?你与痛苦无二无别——你就是痛苦。那会怎样?没有贴标签,没有命名,没有因此视而不见——你只是那个痛苦,那个感受,那痛彻心扉之感。当你就是那感受,会怎样?”
“当我们生气时,我们给那份感觉一个名称,叫愤怒。但你可曾想过,如果你不命名会怎么样?试试看,下次你生气时,不要为它命名,不要称它为愤怒,只是觉察那份感觉而不给它一个名称,看看会怎么样。”
观察:我能否看着路边或者我房间里的一朵花,而心里没有任何想法产生,心里没有“这是朵玫瑰,我喜欢它的香气、它的芬芳”等等之类的想法?……如果你没有这么做过,去做,从最低、最简单的层次开始。那实际上并不是最低的层次;如果你知道了如何做到那一点,你就已经做到了一切。
“其实我们应该了解一下自我到底是什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总喜欢和别人做比较,为什么总想变成某某大人物。真的了解自我以后,就不需要规范了,在了解的过程中,统合就产生了。自我矛盾会因为对自我的了解而化解,这份了解继而能带来统合的、圆满的境界。”
“我们总以为自己将来会有所改变,我们内心所向往的和谐境界也会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地实现。事实上,时间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和谐或者平安,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渐进的想法。这意味着使我们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必须在当下这一刻找到和谐。”
“悲伤根植于自怜,若要理解悲伤,首先就必须无情地革除一切自怜。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比如,当你说‘我很孤独’的时候,你为自己感到多么难过。自怜一旦产生,你就为悲伤提供了扎根的土壤。”
“如果不理解人自身思想的本质,如果没有自我认识,心灵的寂静是不可能的。而去认识自己便是智慧的开端。它不在书中,不在心理学以及那一切之中。智慧在对自己的了解中,它从了解自己的土壤中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