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脚步——对大学的向往
刚进大学对一切都充满的向往,觉得一切的都是崭新的开始,我可以在大学里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谈一场难忘的恋爱,我在大学以前常常给别人的印象是:不爱说话、表达能力欠佳。于是我就想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来到,我至今还记得来到大学的第一天,我早早的就把寝室打扫干净,闲着没有事做,打开手机准备正准备看会儿新闻,忽然想起在入学前,我在新生群里看到一份各班班级负责人的名单,里面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我心想这反正没事,去老师那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许我能为同学们做些什么,于是在路上一路问,最后找到了老师办公室,老师见到我,向我了解了一点情况以后,于是把我领到隔壁的办公室,帮两位学姐(老师助理)录入学生信息,跟我说,你看咱们这几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这些信息录入到电脑里面去,然后再一起核对,然后联系上每个班的负责把信息带回班级,让班级的每个同学确认后反馈给我们,有错误再改正……直到没有错误为止。学姐始终微笑着,但却不失严肃,就像电视里常见的职场女性,给人很踏实的感觉,所以我在心里,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在和学姐一起工作的那几天里,突然就产生一种默契:工作的时候,效率是第一位。由于揽下了班级负责人的担子,学院社区我两边都在跑,每天要接几十个电话,天气炎热,嗓子也哑了。但是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后来在班级团干部选举大会上,我高票获选担任团支书。再后来我听说老师正在找辅导员助理,我向他表示我希望能够做他的助理,老师觉得我的工作踏实,担任班级负责人期间协助两位学姐助理做了很多事情,工作也开始上手了,再次和我谈话后就同意我作为他的助理了,同时也感谢老师给予我锻炼的机会。
这段任职辅导员助理的经历也为我今后在学生会的工作积累了诸多经验,所以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最近看了一部很火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回现在想起来这段经历感悟更加深刻:任何时候,自己为做了多少事,产生了多少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夏季的乐章——胜利的凯歌
大二下学期,我在好友的邀约下,参加了结构设计竞赛,这个结构设计竞赛可真是正中了我们结构专业的下怀,我们三下五除二的报了名就开始研究起赛题,参赛要求三个人一组,可以说我的两位搭档都是各有所长,一位高中毕业就在工地上实习过,另一位则是大二就跟着设计院的工程师在做项目。我自然要加油了,也抱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力学专业书开始学习起来,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向往届参过赛师兄姐讨教经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样的学习是有目标性的学习,我感受到这种主动“汲取养分”的收获的确很大,于是后来深得小组组员信赖,推荐我作为了小组长,在前期赛题的研究和结构布置阶段,我也为结构的整体布局,局部修改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有了前期的一些准备之后,便是大量的建模,实验,我们在这个阶段熬了很多夜,失败,疲惫一点一点的消耗着我们的耐性,我们开始因模型的方案意见争吵,为时间安排不统一而抱怨,有的成员开始懈怠。但是我作为一种一组之长,这个时候,我头脑应该清醒,我的工作除了牵头在结构上提出意见,给重要问题拍板以外,还要做一个调解员来调解组员的关系,我应该在小组内起到一个领头的作用。于是当有结构方案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如果不影响比赛进程,或者两种方案各有优劣的时候,我先听组员先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综合他们的看法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如果意见仍然不能达成一致,我们就采取投票制。
历时两个月的比赛准备,最后在学校决赛上,我们拿下了二等奖的好成绩,顺利进入到国赛的选拔阶段,国赛题目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有着非凡意义的生命线——滇缅公路作为背景,用传承-山体桥梁结构设计及手工与3D打印转配制作。总体模型由给定的山体模型、制作的桥梁模型和作为底座连接用的承台板三部分组成。给定的山体模型有虎口、隧洞和棱台山体模型。桥梁模型由A、B两段桥依山而成。国赛题目比校赛题目更加综合难度更加大,在这个期间,我通过查阅资料,学习了桥梁的相关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我坚持做带队老师建议的张悬式结构,成功带领小组完成小段张悬式的汽车荷载加载试验,为最后国赛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虽然最后没有成为国赛选手去参加全国决赛,但是也作为观摩队伍的去到决赛现场——昆明理工大学交流学习,获益良多。
参与这次比赛的过程中,我交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对如何协同合作完成一件事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晚秋的丰收——兼职有所得
年轻的脚步一直没有休息,我很快就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大学前两年学习、干部任务、锻炼、吃饭、睡觉…….重复的虽不是昨天,新意也常有,但是此时我强烈的感觉到有某种向未知涉奇的力量正要把我推向社会,我顺着这股力量,在学院副书记的介绍下去到一家创业公司了做兼职。
公司正要做的是中小学生建筑兴趣课开发,公司起初要求我们利用学校所学的力学知识为他们的开发的教学器材编写系列配套教材,看到这里,我想你们和我当时的反应应该是一样的吧:好高大上啊~,对不对?于是抱着这种美好,我在学校组建了一支4人的队伍,参与了这项工作,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都是工科生,有着普遍工科生都有的软肋——文字功底不太好,于是工作开展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写的东西是要面向没有接触过建筑学和结构力学知识的中小学生,于是把深奥的专业用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句就尤其重要,无奈的是我们以为写得很简单明了的文字提交给编辑负责人时,总是得到她这样的反馈:“看不懂、太深了、逻辑有问题、怎么有点莫名其妙啊...”,我们一边返工加班,一边接到老板传递换方案信息。最后甚至要求我们不再做编写教材的内容,去搭建模型然后整理出搭建技巧和启发形成材料交给公司的正式文编编写教材,我们感觉被耍了,觉得老板自己思路都不清晰的时候就叫我们做事。很是气愤,于是找到老板抱怨起来,后来老板这样一番话深深的感动了我:“小刘,一开始的确是我让你们做文字编辑工作,这些探索这样可不可行,但事实是我们改变了这么多方法仍然行不通,所以才决换个思路去做新的尝试,如果愿意咱们再试试,我觉得这个新方案一定能行,我相信你们!”我仔细思考老板的这番话,觉得有道理,于是答应下来继续做。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新方案的确比旧方案可行度高许多,我们最后也完成了老板交给我们的任务,达到了共赢的局面。
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是老板给的薪水,还学会了一个创业公司辛勤工作、不怕失败、开拓进取的集体精神!
冬日的蓄积——考研攻坚战
时间过得真快,很多人在大三就开始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是的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就业,我在这场“马拉松”中也在一边奔跑一边观望,考研?就业?不知选择哪一个出路口去迎接我的下一个里程碑,于是我开始翻起我“大学人生”这本还未看完的书,思考着我读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对,我当初选择重庆交通大学不就是想在土木专业上有所成就,去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吗,是的,这个最初的信念一直在心里,没有改变过,而我现在在本科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很深入,我本科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达成我的这个理想,我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于是这个考研这块板就拍下来了,考研的辛苦不亚于高考的准备,如果要说哪一个更难,我认为考研更难,考研是一场战争,做决定相对容易,打持久战就难了,考研要求高度自律,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备考方法,充足的体力。
于是我安排好作息表,重要的是我一周休息一天,一周至少跑4次步,每次跑3km,锻炼身体,养足精神。
我将自己的考研准备划分阶段,每个阶段达成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找朋友玩玩耍一天,或者吃顿好的,利用奖励机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
我除了每天不停的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以外,每天还要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思考我我这一天都做了什么,哪些做的好,哪些做得不好,不管做得好不好,都要想想能不能换个方法做得“更”好!
总之考研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如果想要成功,就要避免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成功被录取为重庆交通大学的研究生,于是又要做好准备踏上下一个征程。
人生如这四季,变换更替,循环往复,每一次“季节”的变更都是我们成长的步伐,每一圈年轮记载都是我们过往岁月的见证,不管我们走了多久,也不管我们走了多远,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