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这句话放在读书上也是一样的,甚至可以改写一下:“成功的阅读者都是相似的,低效的阅读者各有各的问题。”
很多人说“我读了很多书,但是记不得了”;很多人沉沦在各种消遣类小说多年自己却毫无长进;更有人对此发出“阅读无用论”的质疑声音。我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也经历过类似的问题。
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为了克服迷茫的状态拼命读书,什么书都读,历史、心理、宗教、哲学、经济、个人成长均有涉猎,也啃过《国富论》、《梦的解析》、《全球通史》、《西方哲学史》之类内容艰深的书籍,一年虽没读到百本但也有五六十本。那个时候读书的目的肤浅又急功近利,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期待着读一本书就能变得深刻、就能找到如何找到人生方向的答案,就好像溺水之人拼命想在书里找到能让自己浮起来的木头,最后失望的发现读了好多书还是没能浮起来。如今回想起在那段日子,我一没有明确的读书目的;二没有系统的读书笔记;三没有将理论付诸实践,也难怪迷茫的我读完一堆书却更加迷茫了。
最近遇到了一本书,是日本读书指导教学讲师大岩俊之写的《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为我们就如何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读书效率太低?可能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网上的高效率阅读大神每年读书数量多的有五百本,少的也有两三百本,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对我而言一周精读一本已是极限,更别提很多人一个月都不一定能够读完一本书。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一年读个两三百本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读量里,应将70%用于精进自己专业,20%用于拓展自己的未知领域,最后的10%才是消遣类书籍。所以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读书的目的,这本书是用来精进专业的?还是用于消遣的?知道自己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列出一、二、三点你想知道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就能集中火力,更能找到想知道的位置。
接着你需要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领略全书内容。序言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绍、关于此书的想法,还包括对书籍主要内容和各章节的总结等;目录则展示了整本书的骨架,看完目录你就能快速掌握一本书所有的内容;虽然很多人觉得要在读完一本书后再读后记,但是通过阅读后记你会加深对整本书的把握,也会提示对作者的亲切感。这三点将非常有助于增强你对这本书内容的了解,对花多少时间来读这本书、精读哪些内容、略读哪些内容有一个感性上的判断。
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消化的。”而检视一本书的序言、目录和后记可以帮助你判断你手里的书属于哪一种,为你节省很多时间。
很多读者在阅读时会延续上学时读书的习惯:从头一字不落的读到尾。其实这根本没必要,尤其是对商务类、实操类的书籍而言,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可以了。同样你也没必要理解书中的全部内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把精力分摊在书里所有的内容上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一本书里真正重要的内容只有20%而已,而这20%的内容中最重要的只有4%,学会果断地舍弃不必要的部分是深刻掌握这本书的重要前提。
你离深度阅读还差一篇读书笔记的距离
对读过的书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便会很快忘记书中的内容,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这时候需要借助读书笔记来整理知识和信息,帮助记忆。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其实了解后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而且肯下笨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添补,这样以来,做一遍笔记时间约莫是读书的一倍。
反观现在,手机APP、Kindle各类阅读设备层出不穷,还有几个人愿意像笨拙的小学生那样勤勤恳恳地记笔记呢?我曾用过一段时间的kindle,虽然里面有批注、摘选,还有导出笔记的功能,但是在信息的深加工上远不如笔头,读消遣类的书籍还行,要读深一点的书功能就跟不上了,遂又拾回了纸质书。
那我们该如何做读书笔记呢?参照《实用性阅读指南》里方法,我现在是这样做笔记的:在读第一遍全文时,遇到重要段落或是拍案叫绝的地方是一定要用下划线画出来的,重要内容是一定要用五角星标注的,文章结构复杂又需要深度的是要用初高中时做阅读理解那样做分段概括的,在每个章节的首页还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个概括,这样下次再读就能很快知道这部分重点是什么了。遇到想摘录的地方会先折起来,第二遍对折页内容进行筛选,对摘录内容进行筛选和添补,然后再原原本本摘录到笔记本上,这还没完,摘录下方是一定要写触发的,触发的内容包括对这段话的看法、感触、评价、延伸内容,亦或是发现的问题、下一步的举措诸如此类。
做完了笔记、摘录和所思所想后还要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我们头脑中所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的思考工具,不一定要记录全书的内容,把你觉得重要的部分画出来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做思维导图?《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一段话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以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对德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而思维导图就是帮助你理解这本书的重要部分是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架构的X光设备。同时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可以大幅度增强对书本的理解程度、提高记忆力、整理全书的思路,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演讲、会议、项目管理等方面。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里,作者建议用6种颜色以上的笔在A3以上的纸张上画出思维导图,我嫌麻烦,用的是Xmind软件。
知道与得到之间还缺一个做到
购买了一本书并不等于真正拥有这本书,只有读透一本书才是真正拥有一本书。但是知道方法并不等于掌握方法,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后达到知行合一的境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人类大脑的构造原本就善于忘记,因此若想牢记书本知识便需要我们反复阅读,但实际情况是真正会将同一本书读上两三遍的人少之又少;除了反复阅读外,以向他人复述为前提来阅读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在读书时就抱着“要说给其他人听”的想法,会让你有更强烈的阅读主动性,阅读效果也会更好。
每次看完一本书,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本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吗?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可以有调整和改变吗?在书本里发现行动目标,并拆分成可操作的细小目标,然后去实践。比如在读了《实用性阅读指南》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用书中提及的制作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的方法行动起来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本书也就慢慢变成了你的一部分。
有一句话说“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其实何止是读书家,更是实干家,将书中的内容付诸实践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步骤。
《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本书虽然很薄,说得也浅显、通俗易懂,但好在它给我们打了一个框架,也为我们在成为卓越读书者的路上指明了一条方向。也希望能帮助你们在阅读的路上,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