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子经常很乱,工作的时候不时有很多念头蹦出来,或者想起有趣的事情要Google一下,或者突然想起这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非常焦虑,还有就是突然觉得肚子饿了于是找起来找些零食吃。
我一直渴望有心流的状态,但这是否可遇不可求,一周会有几次心流状态,当他发生时,我全神贯注,一步步踏实地向目标迈去,有的时候觉得时间很慢,我可以坦然地考虑每一个细节,而且结果总是和我期望地一样,即使不一样我也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并马上解决。当工作完成后,我会发现其实时间已经过了很久,这个时候我终于可以舒心地站起来,溜达溜达了。
我找就听说冥想能够帮助整理我们的心灵,我也试过,但是都没有坚持下来。这几天在得到里面找冥想的书看,找到了这本《十分钟冥想》,据说是Bill Gates的冥想入门书。
我也阅读过其它的冥想书,但这一本很不一样,它把冥想的过程描述得很细致,而且作者的经历和我是一样的,都是从满脑子的念头开始的。书中说了几个简单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本文就是描述我读这本书的探索过程,因为我悟到尚浅,我不能保证我的理解完全到位,不过我能保证这是我的真实体验。
第一个故事:路边看车
在我们冥想的时候,我们应该想象我们坐在马路边上,看这往来的车辆。这些车辆就是念头。
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辆心仪已久的车,这个时候,为了多看几眼,我们可能会站起来,跟着那辆车跑起来了。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自己能识别出来了,那就慢慢地想象自己走回原来坐的地方,坐下来继续观察。
有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辆特别破的车,或者看得特别不好的车,我们很有可能又站起来,冲到马路中央去喊停。哈哈,同样的碰到这种情况就重新回到马路边,继续观察。
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我们刚开始冥想时的状态,这种描述让我不用为心灵中熙熙攘攘的车辆而愧疚,也不用因为我经常为了念头而动心感到不安。回忆之前的冥想过程,由于经常走神,尤其在意识到后,这种担忧又变成另一个念头,最终念头叠加念头,心烦意乱只能终止。
这个故事也让我慢慢地习惯用观察地方式来看自己,不动心,如果真的动了心也没关系,马上调整回来,但不用责备自己,像关心自己的朋友一样关心自己。
第二个故事:野马。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实际上是无法控制我们的想法的,我们越是想控制,越是会产生更多的想法。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自己站着田野中间,想法就是周围的野马,是我们都有一根绳子牵着野马,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猛烈地去收绳子,这样会激怒野马,最后的结果是绳子被扯断了。我们能做地是给野马一些空间,然后我们就一厘米一厘米地去收绳子,慢慢地把野马带到身边,细心观察。
第三个故事:池水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一坛池水,每个想法就是一块石头扔进去泛起的涟漪,当我们有很多想法是,水波叠加水波,我们是很难看清池水里面有什么的。我们只能平静下来,然后我们才能看清楚也许在池水里面游泳的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冥想不是要取代想法,而是要让想法来了就来,走了就走。最后清空大脑,最后让最真实的东西显现出来。这就是觉醒。
10分钟冥想示范
其实冥想很简单,首先找一个在10分钟内不被打扰的地方,定一个闹钟10分钟,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 环顾四周,看看周围是什么样子的,细细听听周围有什么声音
- 开始盯一个东西看,同时开始深呼吸,用鼻吸气,嘴呼气,重复几次后,慢慢闭上眼睛
- 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并且可以数自己的呼吸,吸一次数一,呼一次数二,数到十之后,再从一开始数
- 中间可能会不断有念头闪过,或者忘了次数,或者数到了十之后,都不要紧,从头再来
- 直到闹钟响起
现在我知道,冥想的意义就是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让自己知道如果自己突然忘了呼吸时,那就是有了念头,也就是说帮助自己识别了想法,识别了就可以去让想法走了,自己就不会陷入其中。久而久之,当我们习惯冥想时,我们就会自然地去观察这些来了又去的想法,而不容易分神。
生活中的冥想
在坚持了近2周的每天静坐冥想10分钟后,每次我都会觉得突然变得很安静,就可能就是书中一再强调的头脑空间,也就是说冥想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头脑空间,我们一下可以放入更多我们想放进去的东西了。
虽然每天坐下来10分钟或更长时间练习某种冥想技法会让人感觉很棒,但是,只有当你开始将之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时,正念的优点才会真正显现。
-- 摘录自《十分钟冥想》
也就是说,在掌握冥想后,我们要把这种识别想法的能力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其实这很容易理解,冥想是关注呼吸,而生活中的冥想就是关注你正在干的事情。比如:
- 我在吃法,那就关注吃饭,把除了吃饭的其它想法识别出来,让它们来了就走。为了帮助我们专注吃饭,我们可以体会下今天的饭入软的还是硬的,肉有几层味道,汤里面有些什么调料,等等;
- 如果在走路,那就专注走路,其它的想法统统让它们来了就走。为了专注,我可以看看路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什么,下面是右拐还是左拐等等;
总之,我现在才明白,那些高僧为什么都还要再做日常的事情要那么专注。原来不是那件事情有多么重要,而是能培养这种专注的能力有多重要。如果我们能够专注呼吸,专注吃饭、专注走路,那一定也能专注工作。这就是冥想的意义。
最后
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明白冥想的目的是正念。正念就是活在当下,心无杂念,正念其实就是那种心流状态。
冥想是达到正念最好手段,冥想让我们能够用观察者的姿态来看待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能观察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会肯定不会陷入其中。不陷入不断飘过的想法之中,我们才会全神贯注。
冥想是关注呼吸的静坐,这是基本功,而要真正要达到正念,需要生活冥想,也就是关注一切我们当下在做的事情。
以前我总觉得时间不能浪费,所以在做生活中的事情,我都会去想想别的事情把时间利用起来,比如:开车做饭的时候听得到。可是我现在知道,其实我那样做是在培养自己分神的能力。也就是说,的确我做饭的时候是学了些东西,可是做饭做得不好不说,这也会鼓励我自己在做A的时候想B,即让我真正学习的时候也会分神去想别的事情,带孩子的时候不做沟通,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也分神想别的。
正念的最大好处就是觉醒,觉醒也是冥想成功的标记。举个例子,我们在沟通时,对方或许会给我提一些建议,可是突然一个念头出来觉得对方可能在挖苦我,如果此时我陷入了这个想法中,我就会拼命地找各种理由来证明对方确实在挖苦我,同时我会逐渐进入防守状态,拼命地辩解,或者找到对方的缺点并攻击。这样可想而知,谈话是不会达成目的的。可是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到那个念头,让它来了就走,或许谈话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觉醒其实也是专注的结果,如果专注了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比如聊天专注了,我们才会对对方的言语有所觉醒,这样会构建更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我们要锻炼身体,那我们的大脑呢?答案是当然要,冥想就是锻炼我们的大脑。
附
- 本书链接见此:《十分钟冥想》
- 本文中的插图来自Headspace app,这是本书作者创建的一个冥想app。我是在读书时,碰巧看到这个app,试用了几次感觉很好于是就付费使用了,后来发现两者完美吻合,再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同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