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研修课上,李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与自己的亲人对视三分钟。我上网查了一下,“对视三分钟”,是由某视频网站发起的,目的是倡导多关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要多沟通、多感恩、多陪伴。
对视难吗?我想回家试试。
晚饭前,二宝正坐在他的小餐椅上,我在饭桌旁坐下来,微笑着看着二宝,二宝抬起头,晶晶亮的眼睛看着我的眼睛。他的目光澄澈,晶莹的角膜上有我的影子。
“妈妈眼睛里有两个其其,其其的眼睛里有妈妈!”二宝开心地说。
“妈妈眼睛里为什么有其其呀!”
“因为爱呀!妈妈爱其其!”我站起来,把他从小餐椅上抱起,紧紧地拥住他柔软的小身体。
“宝宝像颗星星,落满妈妈眼睛,妈妈像个太阳,照亮宝宝天空……”二宝唱起他学来的儿歌。
第二天早上快七点了,我晨跑回来,饭桌上已经准备好了三个小菜,卢先生还在厨房忙活着。
“我回来了!”我边换鞋边打招呼,“这两天可真闷热啊,衣服都湿透了!”我摸着身上的衣服感慨一番。
“是的,正是青岛最热的桑拿天!冲完澡就可以吃饭了!”卢先生在厨房回应到。
等我冲完澡,神清气爽地出来,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卢先生正满脸汗水,紫色的T恤也被汗水浸湿,我心里多多少少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批判,“看你平日里还好意思找茬发脾气!”
“卢胖,你知道对视三分钟这个活动吗?”
“没听过,对视很难吗?”
“应该很难吧!我没试过。要不我们试试!”我鼓动卢先生。
卢先生在厨房门口站住了,静静地看着我的眼睛,四目相对。
这双眼睛从九八年初识,到现在有二十二年了。我似乎从未好好看过它们,或者说从未认真对视过,想想有点难过。
现在,这双眼睛虽然不像二宝的眼睛那样澄澈干净,带上了岁月的痕迹,眼皮也带着些早起的轻微浮肿,眼袋也有点大,但这双眼睛的眼神是宁静的,包容的,充满爱的。十秒不到,我假装有事情转身走开,实际上是落荒而逃,我无法将对视进行下去。
为什么我和二宝的对视与同卢先生的对视差别如此之大?我和朋友、和陌生人呢?对视就更少了,至多会扫过对方的眼睛,如果对方看过来,自己眼神会下意识的回避,不去接收。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不仅是古老的谚语,它还透露出许多其他含义。我想,对视启动了我的防御。二宝在我心中是一个安全的存在,母子连心。二宝的安全感与我这个做妈妈的息息相关,同样的,他在我心里也是那个能让我最大限度打开自己的人。
与卢先生对视,也启动了我的安全防御。这不是卢先生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我自己的安全感不足,不能全身心的去信任别人。想来,在卢先生爱的包容下,与他对视的那一天非常可期。
我是习惯于情感隔离的,虽然现在比之以前改变了很多,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与别人的对视更加不可能了,毕竟安全防御更强。
有人说,眼睛是唯一一处将我们的大脑暴露给世界的部位。对视,一定意义上是两个大脑的触碰,或者说灵魂的触碰。
这让我想起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那场对视的圣典。
一张桌子,两把相对而放的椅子,她和那些陌生人对视。有的几秒就痛哭,有的欢笑,有的赤身裸体,有的着华服求婚。她始终坐在那里,不语不动,就那么看着你,深情而接纳的看着你。
只有那个和她一起走上行为艺术之旅的,那个相恋12年却已分别二十二载的情人,坐在她面前时,四目相对,他们潸然泪下,双手紧紧的扣在了一起。
对视,灵魂的触碰!
不过,对视,现在对我来说还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