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夫妇二人合称)在《带着一本书去巴黎》里说,他是带着雨果的《九三年》去巴黎的。刚开始阅读时我还不明白,为什么去浪漫的巴黎要带本《九三年》?读着读着明白了,这不是单纯的游记,其实这是一次大革命之旅,一本法国大革命史,不过是颠覆了你认知的大革命史。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高中时代所学的法国大革命史:它很复杂,派别多,你方唱罢我登场;它很曲折,不只是要同本国封建势力斗争,还要抵御反法同盟的干涉;它很彻底,处死了国王建立共和国自不必说,连最激进的派别的首领都被送上断头台。印象中,书里说巴黎人民是最富有革命精神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的,所以才有资格叫大革命。
林达在巴黎的每一处古迹寻觅大革命的影子,在广场、教堂、宫殿、街道,甚至角角落落。行走间,他把与古迹相关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娓娓道来。这样的游记,应该是做足了功课吧,在游览之前或之后要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才行。他找寻历史的细节,在细节中品位不一样的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细节最能打动人。
读完本书,你不会再为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被送上断头台而有大快人心之感。相反会有些惋惜同情和更多的体谅。因为他不像路易十五那样: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他甚至作了他能做到的所有让步。用中国的话说,他不是亡国之君却遭遇亡国之运。
“事实上,暴力革命却往往并不是发生在最残暴最专制的时刻,在那个时候,一切革命的可能,都被残酷压制了。偏偏是压力减轻,渐进改革进行到最后关头,似乎是最可以避免暴力革命的时刻,它就爆发了。路易十六的时代,整个贵族阶层和宫廷本身,并不是历史上最坏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这是坏制度的比较好的时候。”
读完这本书,你不会为巴黎人民频繁走向街头有高中时代的兴奋,对雅各宾派代表人物的崇拜也消会失了。记得高中那会儿特别恨刺死马拉的那个女保王党,读完书后我对这个二十四岁的女孩肃然起敬。
君主可能暴政,多数人也可能暴政。轰轰烈烈的背后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当修道院变成了政治俱乐部,广场架起了断头台,理性被狂热淹没,人们没有了不要自由的自由,那时便无人可能幸免。
断头台周围的看客无处不在。当民众失去思考能力,在血腥中寻找快感,那是很可怕的。所以, 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理性的公民。
“回顾历史的时候,假如我们永远只看到巴士底狱的倒塌,那七名囚犯走出牢狱所带来的象征性的正面意义,假如我们永远以复杂的历史形式为借口,原谅我们在走向进步中的非理性,甚至把他理想化;拒绝从一个进步潮流中的正面事件中,去剖析它实际包含的负面因素,不承认她的负面后果,那么,我们还是只能以继续支付更多的鲜血,制造更多的废墟为代价。”
“真正的革命是制度的内在变更,而不是街 的形式。”
因为作者带着《九三年》去巴黎,所以我也买来看了。血腥、动荡、恐怖的一七九三年,共和军镇压保王党在旺代的叛乱。三个渊源很深的主人公,被时代裹挟,为了各自的信仰、主义,陷入你死我活的杀戮。一个极端顽固的保王堂首领朗德纳克,他是郭万的叔祖。一个极端激进的革命者、共和军中的特派员西穆尔丹,他是郭万的老师。夹他们的中间的是那个理性温和富有人道主义的共和军年青的司令官郭万 ,他的主张应该也是作者所希望的法国革命的道路吧。
很讽刺的是,保王党的主力军是农民(农民不应该拥护共和吗),而共和国军队的首领郭万却是前贵族(贵族不应该反革命吗)。所以林达说:“在旧制度中,一个腐朽的阶层常常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是由这样的人物在带领着民众进行社会变革。而他们事先就知道,这种变革本身在危害他们所属的阶层的利益。”
故事的高潮在结尾部分。激战后逃走的朗德纳克为了救三个孩子而被捕,郭万为了救朗德纳克而被西穆尔丹送上断头台,西穆尔丹因坚守原则不得不处死郭万而开枪自杀了。各得其所。孩子们唤醒了冷酷残暴的朗德纳克的良知,这是血与火所无能为力的。良知又驱使郭万放走了朗德纳克,自己做了殉道者。所以,人性中有些部分是共通的,无论你的信仰是共和还是保王。
两本书,重新认识了法国革命,带给我深深的思考。此刻又想起了大学时的社会学老师。他说他二百多年后读孟德斯鸠仍然具有启蒙作用。多年后我才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当时我是很不屑的,我想,都念到了大学,还启什么蒙呀?汗!启蒙运动呼唤的是理性,而法国革命发展到后来恰恰失去了理性,所以不得不回到原点重来。
当然,《带着一本书去巴黎》也的确是一本出色的巴黎游记,作者会告诉你做什么交通工具到达一个景点,在哪个路口拐弯,从哪个门进去人比较少。什么时间、坐在哪个咖啡馆、花几法郎、喝哪种便宜咖啡看巴黎圣母院合适。详细介绍每一处古迹的前世今生。所以,当你看完《带一本书去巴黎》,一定会大声喊:我一定要带《带一本书去巴黎》去巴黎。可惜圣母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