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类型的诗最能代表盛唐?
很多人会想起李白的山水诗,想起王维的田园诗,想起杜甫的咏史诗,这都没错,不过这些类型的诗在大唐各个时期都有佳作。
而只有边塞诗,就像一年只开一季的花,唯有盛唐的土壤才能让边塞诗怒放在大唐疆域的四面八方。
其实很多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比如李白、岑参、王维、高适,他们不止写过,还写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但是,站在边塞诗顶峰的,却是一位王姓男子,他传世的诗仅有六首,其中一首五绝,让鹳雀楼名扬天下,一首七绝,被章太炎先生称为“绝句之最”。
他叫王之涣,字季凌,并州晋阳人。
而这首“绝句之最”就是名震天下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熟悉唐诗的朋友可能会问,自己好像背过不止一首《凉州词》,除了王之涣之外,还有王翰、孟浩然、张籍、乃至宋代陆游,都写过《凉州词》。
更有许多人觉得,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要更胜一筹。假如单说诗,难分伯仲,但如果知道诗背后的故事,王之涣的显然有更大的格局和意义。
— 1 —
在聊《凉州词》之前,我们要先讲讲凉州曲。
其实音乐和舞蹈中国自古就有,但古代主要是用来祭祀,作为娱乐性的音乐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后,从西域传入。
位于河西走廊东段的凉州一直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枢纽,自然,这里也成了西域音乐进入中原的第一站。
唐朝皇帝本来就有胡人血统,对音乐更是十分热爱,在初唐历史上,你甚至能看到李世民跳舞,李渊弹琵琶伴奏的场景,换到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你能想象皇帝跳舞,太上皇伴奏的场面?
到开元年间,陇右经略使郭知运收集凉州当地曲谱进献给玄宗,玄宗命教坊填词,于是凉州曲开始流行起来,而为凉州曲填词也迅速点燃了诗人们的热情,毕竟,谁填的词最好,就能获得最多的传唱,为世人所知。
这也是《凉州词》数量众多的原因。
而获得最多掌声的人,就是王之涣,关于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旗亭画壁。
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卷二二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高适、王昌龄和王之涣有一天在旗亭喝酒。所谓旗亭就是酒馆,唐代酒馆在门口挂一面旗子,上面写一个“酒”字,类似现在的店招,远远一看就知道哪里能喝酒。
三人正喝着酒,从外面来了一众梨园子弟和四位歌伎,都是喝酒自然歌伎唱歌助兴。三人当时已经有些诗名,于是就打赌,看歌伎唱谁的诗最多。
第一个歌伎开头就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唱的是《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先下一城。
接着第二个歌伎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这唱的是《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记下一笔。
第三位歌伎唱道: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半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又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假如算三局两胜,王昌龄已经赢了,结果王之涣说,你们都不懂,你看那位还未开口的歌伎,是不是几人中最漂亮的,最好的总是在最后,如果这位唱的不是我的诗,以后我绝不和您二位叫板了。
你肯定猜到,这时候就要开主角光环了,于是这位歌伎唱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人的笑声也引得几位歌伎的好奇,询问过后得知居然碰见了原作者,于是才子佳人把酒言欢,传为一时佳话。
当然,故事真假有待商榷,但可以明确的是,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当时已经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这首《凉州词》气势磅礴,故事里的王之涣意气风发,但真实的王之涣又是怎样的呢?
— 2 —
去边塞的诗人要么是为求取功名,要么是仕途不顺,这是个令人伤心的事实,王之涣就属于后者。
话说王之涣祖上官至刺史,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曾祖王信,隋朝清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虽说出身是官宦人家,但都是前朝的大官,属于老黄历了。其父王昱, 做过鸿胪主簿 , 雍州司士,汴州浚仪县令。总之,自唐朝以来,王家就始终在县令这一级打转,以太原王氏这个姓来说,基本算是家道中落。
但年少的王之涣就显露出高人一等的才华,据史料记载:
“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义之奥。”
聪明是一回事,仕途又是另一回事。
王之涣出生于垂拱四年,也就是公元688年,此时武则天已是晚年,之后的唐王朝顶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又是神龙政变,又是景龙之变。
龙子龙孙,皇后公主,各自组成自己的队伍,为一把椅子的控制权,各方势力搅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厮杀。
直到公元712年,一位叫李隆基的龙孙杀出重围,结束了自武则天以来的女主统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按理来说,王之涣的科举应该就在这段时期,当然,上层变化对于他的仕途有没有影响?不得而知,或许,王之涣也根本没考虑过参加科举。
毕竟,他们家还有“祖传的县令”。不过根据一代不如一代的传统,王之涣继承的是主簿的职位,他成了衡水县令的秘书官,负责文书工作。
然而才华这个东西,就像漆黑中的萤火虫,是很难掩饰的。
王之涣的上司,衡水县令李涤,发现手下的这名主簿有些不寻常,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我想他猜对了一半。
为此,他决定将自己年仅十八岁的三女儿嫁给王之涣,尽管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过三十,而且还带了一个小拖油瓶。
婚后的王之涣,仕途仍然没有什么起色,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还被同僚陷害,于是愤然弃官。
这一年,王之涣四十岁,这个中年男人回望自己的前半生,总结出四个字,一事无成。身边有不少人曾说自己是天才,也有不少人觉得他才华横溢,可怎么就混成现在这幅样子,他有些不明白。
一个中年男人从此就宅在家里,俨然有女婿上门之势,妻子李氏有没有抱怨,不得而知,但按常理推断,王之涣颇有软饭硬吃之嫌。
也许是妻子怕他想不开,也许是王之涣也不好意思当宅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出去走走吧。
可是去哪里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对,去西方,Go West,正如那位高僧一样,也许那里会有答案。
于是王之涣来到了凉州。
— 3 —
初到凉州的时候,王之涣只觉得凉州的云很大,很低,好像就飘在自己头顶上,一伸手就能够到。
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酷爱喝酒,有一次在家喝醉还脱得一丝不挂,朋友笑他,他还反笑别人说,天地是我家,房子是我衣裤,诸君为何钻到我裤裆里来啊?
这种天地为家,海阔天空的感觉,王之涣仿佛也感觉到了。
在河西,凉州曾经是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因为这里是西域到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东段的交通枢纽。
这里汇聚了各地的商人,尤其是粟特人,据说唐王朝建立时,当时的凉州安氏推翻了当地领袖李轨,将河西之地献给了唐朝,因此获得唐朝功臣的身份。
所以凉州是一座商人的城市,商人的城市总是充满了各种欲望,随之出现的,则是满足这些欲望的场所,除了绝对的权力,这里并不亚于长安。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据史料推算,王之涣写《凉州词》应该是在开元五年到开元十五年之间,从凉州到玉门关,他看到了大唐的军队,唐军的旗帜在城头飘扬,这让人觉得万无一失。
他在这里遇到了高适,另一个不算成功的诗人。
文人总是很容易走到一起,尤其又有共同的失败经历,此时的高适在陇右参军,通过高适,王之涣发现,那些保家卫国的唐军,和想象中有些不一样。
自从汉代以来,河西走廊始终是中原王朝和西域势力争夺的地盘。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为对付西突厥,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凉州以西包括于阗、疏勒、焉耆、龟兹的安西四镇。
从武则天时期,崛起的吐蕃又和大唐反复争夺河西的控制权。
此时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兵源由府兵和兵募组成,大唐各地设立折冲府,参军的人国家分配田地,军府里的成年男子平时农耕,战时出征,这是府兵。
打仗的时候,府兵不够,就要向全国征兵,这些士兵就是兵募,也叫征人。
而这套制度逐渐开始出现问题,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频繁,均田制开始崩溃,这就导致府兵越来越少,府兵越少,原来的府兵服役时间就变长,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没人愿意当兵。
白居易曾写过一篇《新丰折臂翁》,讲的就是一位老翁回忆自己当年为了逃避兵役,主动用石头砸断自己的胳膊,用一条胳膊换一条命。
凉州是大唐将士的起点,为了保持朝贡贸易的畅通,也为了大唐“天可汗”的地位,一代代府兵从长安出发,经过凉州,不断西行,直到走出玉门关。
许多诗人都在边塞看到了大唐的军队,即使面对几倍于自己的敌人,也视死如归,毫不畏惧。
于是王翰写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何等激昂,何等气概,仿佛在说,只要有一个大唐士兵,这里就是大唐的土地,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王之涣看到的,是同一支雄壮威武的军队,可他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往日的荣耀和自豪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新丰折臂翁”的故事。
于是王之涣写出了另一首《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如果有人可以比李白更有气势,那非王之涣莫属了。
他会一下子把你拉到一个广阔的空间,你看到眼前有一条奔涌的大河,水流速度之快仿佛一卷进去就要被吞噬,无路可逃。
河流的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连绵起伏,顺着河流奔腾的方向望过去,是地平线的尽头,涌出来的是一朵朵硕大的云。
这时一阵强风迎面袭来,你不由转身,再睁开眼睛,在山的中间,竟然是一座巨大的城门,仿佛城门的后面就是另一个世界。
边关缺很多东西,唯一不缺的,只有两样,血与沙。
按理说这是一幅悲壮的景象,接下去不是应该写将士们英勇无畏,看破生死,显露国威嘛?
但是他没有,王之涣突然把气势全部扔掉。他开始写一首歌《折杨柳》。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丈夫要去参军,妻子会折柳,好兄弟要去远游,朋友要折柳,说再见的意义就在于不知何时能再见。
去远游至少还能回来,上了战场就真的难说了。
此时正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李世民贞观时期是大唐疆域最辽阔的时候,唐太宗也成了“天可汗”,但那时的人口不过300万户,还不及隋朝的一半,而直到玄宗时期,从开元到天宝,全国人口终于达到了834万户,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这才是一个盛世的大唐。
全国人民都沐浴在盛唐的春风里,可有一群人却感受不到,这里只有漫天飞舞的黄沙。
王之涣是为这些被忘却的人写诗,这首诗后来果然红遍了大江南北。
但对于王之涣的仕途并没什么帮助,虽然整首诗没有一个字在写这些军人,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首“不合时宜”的诗。
人们只是把它归到众多《凉州词》里的一首,没人关心王之涣提出的问题。
玄宗开元十年,府兵制崩溃,唐朝正式实行募兵制。为应对各方战事,各地节度使的权力空前膨胀。
公元755年,其中一位节度使用一场战争给盛唐划上了句号,他姓安,据说是凉州安氏的后代。
更多诗词故事:
在这首诗之后,再没人能写出更美的重逢,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天才最后的谢幕,诗仙李白的绝唱,《早发白帝城》到底讲了什么?
白居易用一首《琵琶行》,为自己办了一场最盛大的“葬礼”
参考资料:
1、《王之涣墓志铭注及其它》王尔迁
2、《王之涣评传》卞孝萱
3、《王之涣凉州词异文全面考辨》盛大林
4、《王之涣研究》王元明
5、《丝绸之路与唐帝国》森安孝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