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这首词中,苏轼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作为全词的结尾。既宽慰友人,同时也表达苏轼自身的人生态度。
这句话究竟有何内涵?其背后所提前出来的苏轼的人生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这句话最重要的也就是逆旅,那么何为逆旅呢?云逆旅相对应的也就是顺旅。我们作为人,我们首先有我们生物性的自然的一面。而所以顺旅,就是指我们顺着我们自然的本能的生物性的一面去活着,比如面对我们生命中无法逃避的死亡,我们只是等死,甚至求死。但是,与苏轼词中的逆旅所对应的顺旅,则是另外一种——内心或情感始终随着环境的改变或时局的变动,而动荡不安,也是一种顺旅。
所以苏轼的词中所提到的逆旅实际上就是不因为外界宦海的沉浮而改变自身的,一种超越环境的状态。这状态有些类似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但是范仲淹作为一个非传统且纯粹的儒家知识分子,他那个不会因外界环境的起伏而发生变化的始终都是他内心的当中坚定的修齐治平的治国理想。也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当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那个始终不变的忧。但是我们却很难在苏轼的词中看到这样持续的修齐治平的治国理想,以及对天下的忧。
那么导致苏轼不会因为外界宦海的沉浮的而改变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苏轼的词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苏轼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苏轼的那颗心,苏轼的心始终是定的,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动而内心动荡不安。
而苏轼的内心之所以在无论的环境之下都可以安定下来,原因也和苏轼自身豁达的一种人生态度及其相关。而苏轼这样豁达的或者说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夫子和阳明所讲的“君子不执”这样一种品质,苏轼并不像其他的儒家之分子譬如范仲淹一样,对于修齐治平的理想以及天下的忧有着执念。就像夫子和阳明一样,他们在这样修齐治平的治国理想之上,他们还有着更高位的对于生命本身的思考,因此他们在基于这样对于生命本身的思考,他们就可以对“执”有所反思,有所思考。苏轼对于这种执也有着更多的思考和反思。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忧的同时,再说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同时还具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样完全相反的另一面。
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对苏轼这个独特的生命而言,他对于生命更高位的思考并不和他儒家知识分子的修齐治平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从苏轼的《赤壁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提出的物我合一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的的影响。在苏轼与友人分别时,他也可以很好地不沉溺于分别的悲痛情绪中,它可以很好地跳脱出来,或者我们换句话说,苏轼可以在他的心中把这样情感很好的空掉,而这也无疑来自于苏轼对于佛的理解。所以我们看到苏轼之所以可以呈现出来如此一种旷的生命态度,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苏轼的人生底色中是具有着儒释道三家的一个整合的,他既不是纯粹的如儒,也不是纯粹的道,更不是纯粹的佛,他在这三者中取到了他自己的平衡,而这样三者的平衡以及融合,则来源于苏轼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于苏轼而言,他一生都颠沛流离,大起大落,这也就造就了苏轼对于生命以及生命当中的逆境的独特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在苏轼的生命上儒释道三家的融合。所以我们可以说是苏轼这一生不同凡响的经历,造就了苏轼独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