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写作这事儿不能停,一旦停下,再去写时,就很难找到感觉。
很多朋友跟我说,你真厉害呀,日更。
我每次都回复,不算是日更啊,周末没写。
确实,我很少在周末写作。偶尔,不知道怎么想的,也会在周六上午码上一篇,但并没有形成规律。
按理说,写作这事儿比较自由,周一到周七,随便哪天不都能写吗?然而,我却养成了跟上班一样的习惯,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双休制度”。
话说,每次双休后,周一写作时,总是觉得特别困难。
刚刚过去的周末,似乎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假期,犯了假期综合症似的。
坐在电脑前,人特别困倦,大脑一片空白。浏览自己发布的那些文章。这些都是我写的吗?真的是吗?感觉好遥远,好陌生。
强迫自己打开文档,大脑还是空白,不知道要写啥,写不出一个字。
就算想随意写写,也不知道写啥,思绪太迟钝了,仿佛还在沉睡,还没从昨夜的梦中醒来。
没灵感,也不能放弃。看会书吧。从别人的文字中找找感觉。
随手打开一本散文集,读呀读呀,眼看一本书都读了一半了,怎么还是没感觉啊?而且,倦意更浓了。
窗帘紧拉,房间昏暗,小台灯光线柔和。这刻意创造的,能带给自己灵感的环境也不再有效,反而助长了我的困意。
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快逼近自己的时间底限,因为每日中午要接女儿放学,所以最迟上午九点半,必须开始写作,否则,上半天就别想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了。
我有些懊恼,第无数次地想,周末不能停了,一定要坚持写,就是胡乱写一篇也行啊,要保持手感和大脑的活跃。
在这沮丧的情绪中,我将头垂下,额头抵在面前的书本上。然后——竟睡着了。
这一个回笼觉大约睡了半个多小时,惊醒后,赶紧坐直,对着电脑上的空白文档,又滑了滑鼠标,光标位置正确无比——没啥好调整的。
右手食指百无聊赖地点了几下鼠标左键,还整个儿手掌下去,砰砰砰,狠拍了鼠标几下。
光标一闪一闪,似乎在挤眉弄眼地讥笑我。不理它。继续漫游在混沌的思绪中。
然后,那混沌中,开始出现一个模糊的小光点,我在这小光点的指引下,模糊地想起一件小事。
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我知道,这是灵感来了,它听到我内心的召唤,虽然姗姗来迟,但终究还是来了。
这一天的文章,断断续续的(中午有事),一直写到下午。
第二天,我吸取头一天的教训,提前喝了一杯咖啡提神。
仍然是在想题材的时候,遇到障碍。苦思冥想的,一杯咖啡的劲儿很快用完,又倒了一杯——今天无论如何不能再睡过去了。
障碍很快就被突破,思如泉涌,落笔很顺利,素材多到似乎用不完,篇幅有限,只能撷取最想保留的。
情绪特别饱满,写着写着,竟然不能自已,把自己给写哭了,中间,还跑去卫生间,用冷水冲了冲模糊成一片的眼睛。
一般来说,周一到周五,坚持不停的话,到周五那天,就会发现可写的特别多,你只能选择酝酿最成熟的那篇来写,就像摘苹果,挑最大最红的那个。
有时,甚至,两篇都考虑得很成熟,主题明确,架构清晰,素材齐全,甚至连具体的句子都出来了,那字句就在脑海里飞呀飞的,搅得你连午觉都睡不好,只好爬起来,赶紧写下来。
曾有几回,我一天写了两篇,都是发生在周五。
所以你看,无论做什么事,还是要坚持,因为——坚持,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