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期中的狂欢吧,没有重压后的痛哭吧;就像天黑压压了很久却没有如期降下大雨,每年高考结束的时候,我最常听到的总是三个字是:空荡荡。
中学读书的时候一直想,等十二年学生时代结束,就把那些教科书都撕了,像电影里一样,向天空奋力一抛,好和青春告别。
可真的拿到大学录取是一个中午,打开邮箱躺着一封录取信,我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压力潮水一般得褪去,狂喜却没有像预期中涌来。
所有计划好的疯狂啊突然就像气泡一样,噗得一下消失了。我合上邮箱,继续当时要做的事情,连撕一本书的冲动都没有了。每次回家处理一部分教科书,直到现在还留下了几本笔记做得太满而不舍得扔的。
我想谈谈空虚感,不一定有高考刚结束的同学看到,而是写给每个经历过空虚感的人。
很大部分人第一次感到空虚感大概就是高中毕业,因为每个人为它付出的时间都太久了,久到可以让最迟钝的人感到慌张来,从小到大,父母、老师、社会给予的具象期望里,最明确也最坚决的就是考大学。结束考试抹去了之前的十二年学生生涯的同时,向你展开了一扇全然陌生的大门,这扇大门里好和坏早已模糊了模样,而生活也变得千差万别。
空虚感就来自于陌生感。
我是一个很敏感的人,简单说就是矫情,可同时我又固执。矫情又不通透,这样的人要活下去是很困难的,因为从相对早的年纪就在不断陷入情感缺口,处理复杂情绪,而我遇到最难处理的情绪就是,空虚感。
有些时候这种感觉很微小,有时候又很剧烈,但困难在于它和付出成正比。微小的时候,比如花了几天完成的一幅画,熬夜读完的一本书,终于结束的一门课,从心底突然升起的怅然若失。剧烈的时候,比如付出了几年精力的活动最后结束,比如看书到眼睛疼的论文交上终稿,比如毕业各奔一方,突然就不知道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因为你在一件事情上花费的时间越久,你就愈熟悉它,熟悉的事情带来安全感,而安全感让你不想放手。我们花了十二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学会学习这件事情,学会冬季天没亮就要起床,学会操场跑圈,学会卫生值日,它们把生活填得愈满,放手留下的空白也就愈大。
在我经历的有限岁月里,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就是,空虚感绝不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减少,成长中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和空虚感为伍。
之后的岁月,大概不会再有什么要花费十二年的事情了。诚然,你要花费很久很久去追求好的人生,但是你要给自己下一个好的定义了。读研很好,工作也很好;创业很好,公益也很好;结婚很好,独身也很好;童真很好,年长也很好。你会发现你的付出越来越片断化,它由无数不同的目标,组成你生活的不同部分,因此空虚感伴随在每个目标身后。
而对于空虚感,你首先要接受它,才能试图去填满它。
换句话说,当你在想之后我要何去何从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这空虚感意味着你刚刚结束一段旅程,擦了一把汗,眼前正是一片开阔平原,而你正要走出自己的路。
几个月前我曾写过《你若走错路的话》,在那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其实是不存在已知的道路的,你在这世上找不出和你脸蛋,背景,性格全部都一模一样的人,所以你在走的路也因此不再分对错,只是你的路而已。
所以我们不应再为这空虚感而慌张、犹豫或者恐惧了,陷在回忆里就永远填不满眼前的空白。
填满空虚感的方法其实也简单,就是向前迈步。正因为无路,所以你走的都是路。你只有开始向前走,才能将陌生的变熟悉,用熟悉所带来的安全感去填补那些“我不知道以后做什么”“我不知道意义在哪”“我不知道未来安排”。
慢慢得,你会找到自己的节奏,知道什么时候这段正在走的旅途就要到终点,了解空虚感即将来临,你心里空荡荡的,但是已经开始期待下一片开阔平原。
虽然常和空虚感为伍,但愿你有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