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问题1:留意《老子》《庄子》的这些篇章有哪些突破常规的认识。
《老子》选章第一章讲了无的价值。选章第二章讲了为有为的缺点。《庄子》用五石之瓠讲了无用之用。
问题2:《老子》《庄子》都擅长哲理思辨。
①学者柳诒征指出:“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中国文化史》)本课所选《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通常情况下,人们偏执于这种对待关系的一面,比如“有”“知人”和“胜人”,可是《老子》却常常提醒世人重视通常被忽略的一面。阅读课文时,把课文中具有思辨色彩的关系提取出来,看看《老子》重视的是什么,有没有道理。
课文中具有思辨色彩的关系有:“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这体现了老子重视的是辩证思维。
具体来说,辩证思维有三个特性。
首先,它们有两个相互对立或者矛盾的观念,在《道德经》中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什么是恶,知道了什么是善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美丑善恶,高低难易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其次,两种对立和矛盾的观念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举个例子,在《庄子·秋水》篇中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事物小的方向观察,事物没有不小的。事物的大小、高低、美丑、善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可能是存在于一个事物内的,就像一个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以上两个特征是辩证思维中的静态特征,而下面两个特征是辩证思维中的动态特征,更为关键。
第三,对立和矛盾的两方面会相互影响和相互转换,并且周而复始。在《道德经》中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意思是说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要走向反面,这是道的运动规律,道以其柔弱去发挥作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老子看到和揭示出诸如长短、 高下、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祸福、刚柔、 损益、强弱、 大小、生死、智愚、胜败、巧拙、轻重、进退、攻守、荣辱等一系列矛盾,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他还比较深刻地认识到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矛盾对立的两面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甚至没有本质的区别,事情在变好的同时,其实也在变坏,这看起来很矛盾,但现实中很多事情正是这样。乐极生悲、盛极而衰、福祸相依都体现了这种智慧,这里的关键是,不是“乐极”了才“生悲”,而是在快乐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悲伤的种子,矛盾双方是并存的,而且是一起发展演变的,这是道家思想辩证法,也可以称之为“自然辩证法”。
拓展【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比较】
从定义上讲,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相对的。逻辑思维基于因果推理,追求逻辑一致性,排斥矛盾。但是辩证思维正好相反,辩证思维兼容矛盾,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另外,逻辑思维是一种静态思维方式,借助于形式逻辑来进行推理,典型的形式逻辑包括演绎法和归纳法。而辩证思维是一种动态思维方式,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不局限于此时此刻的逻辑结论。
总之,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排斥矛盾,追求一致性,但辩证思维兼容矛盾,并且认为矛盾正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动力;逻辑思维是静态思维,更注重逻辑形式本身;而辩证思维是动态思维,更注重现实本身。
辩证思维是一种解释力非常强大的思维方式,但我们也需要警惕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很容易把辩证思维当成一种诡辩的工具,甚至合理化现状,这也是很危险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②庄子擅长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阅读课文时,注意体会庄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没有价值的事物1(五石之瓠、不龟手之药)——讲故事的表述
文章一开始是庄子和惠子的一段对话: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魏王送给我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它,结出五石瓠大的葫芦,用它盛水,它坚固的程度却经不起自身所承受的压力,我剖开它来做水瓢,水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承受的东西,葫芦不是不大,我认为他没有用,就击破它。这组对话引出了一个论题,如何对待大葫芦?或者说大葫芦有什么用?惠子认为,大葫芦大而无用;庄子不认同,依然采用他一贯的讲故事的方法回应惠子的疑问,于是就讲了不皲手之药的故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的宋人。后来有客听说了,请求用百金买药方,众人家族聚在一起谋划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现在一旦卖出药方,可获得百金,请允许我卖给客,客人得到药,用它来取悦吴王,越人发兵侵吴,吴王让他带兵,冬天和越军水战,大败越军。这里客的做法和结果是什么?冬天带兵水站,大败越军,最后得到封赏。要读懂故事的寓意,可以抓住议论的句子,“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意思是,能够让手不龟裂的方法是一样的,有的人因为这件事情得到封赏,有的人终生不能免除漂洗的事情,这是因为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这个故事要讲的道理是,转换看待事物的角度,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挥事物的价值。
回到对待五石之瓠的问题上,庄子评价惠施说,“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如果要全面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还是要把这个故事放到庄子的逍遥游的整体语境中,思考庄子为什么要讲《五石之瓠》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惠子为什么会认为这个葫芦大而无用?《逍遥游》中有一段类似的话: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翻译】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谈话,大话连篇没有边际,一说下去就回不到原来的话题上。我十分惊恐他的言谈,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言谈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古诗文网)
在这个故事中,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惠子谈论大葫芦大而无用,弦外之音是批评庄子思想,缺乏实用价值,也是大而无用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庄子是怎么回应的,庄子最后批评:“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那么向秀对这句话有这样一个注:“蓬者短不畅,曲士之谓”。“曲士”就是指见识狭隘的人,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庄子是说惠子认识狭隘,偏执于一己之见,只能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大葫芦的价值,庄子强调事物的价值,在某一个角度显示不出来,并不代表它没有价值,无用之用,就是能做到“顺随物性”,从而获得精神逍遥的自由。
在《五石之瓠》中,庄子和惠子的分歧在于对葫芦的用理解不同,惠子是从功利角度理解。这一点上,惠氏所代表的名家和儒家是一致的,都强调事物在使用价值上的用,而道家则不然,上节课我们学过,老子认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无的部分,能让事物的已有发挥作用,我们要重视“无”的作用,庄子的看法和老子一样,他认为大葫芦虽然从功利的角度看,是无用的,但这是无用,也是一种用。庄子“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江湖”的做法超越了大葫芦的功利价值,悠然潇洒体现了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儒道互补。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
【没有价值的事物2 樗(chū)——思维方式的成因】
为了更好的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我们再来看一看逍遥游中庄子和惠子关于“用”的论辩: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翻译】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臭椿;它那树干上有许多赘瘤,不合绳墨,它那枝权弯弯曲曲,不合规矩。它长在路边,木匠都不看它一眼。现在你说的那段话,大而没有用,大家都不相信。”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古诗文网)
“中”,就是符合的意思,不合绳墨,不中规矩,让我们联想到不受约束的,自由的生命状态,惠子认为大树无用,是从功利的角度看,庄子认为无用是大用,是因为大树虽然对社会无用,但是“不夭斤斧,物无害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无用才能不被斧头砍伐,才是大用。思想往往会受到创作时代和生活经历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我们还可以走进庄子生活的时代,探究其思想的成因。刘向的《战国策》中记载:
“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
所处的时代,社会经历着剧烈的动荡战争频繁,森林涂炭,寻找自我保全成为首要的任务,庄子认为,无用是自我保全的途径,和儒家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实战和改造世界不同,在庄子的时代,无用之用的思想,对保全自身,保持精神世界独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3:学习本课,注意在比较中品味《老子》和《庄子》不同的论说风格和语言韵味。
(1)论说风格∶《老子》说理冷静,善于汲取俗世经验,具有辩证色彩,比如作者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毂、陶器和房屋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庄子》汪洋恣肆,善用寓言,婉曲达意。文中庄子借"不龟手之药"的寓言故事,来反驳惠子认为"五石之瓠"无用的观点,表意鲜明。
(2)语言韵味∶《老子》语言简约、表意深刻、表达严谨,具有独特的魅力。使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层层推进,气势如虹。《庄子》中人物的语言描写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如文中庄子批评惠子“拙于用大”“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拙”“蓬之心”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突显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在思想上,庄子大体上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其实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都崇尚自然无为。但庄子并非仅仅对老子思想进行发挥,本文中的无用之用,不仅发展了老子对有和无的辩证思考,还体现出庄子不为功利所束缚,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老子,最突出的感受是他善于汲取生活经验,以简约的语言阐明道,庄子是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把哲学思想寄托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对话中,留给读者去体悟。庄子的寓言和心情语录体和论辩体散文不同,他把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达到哲理性和文学性的一种完美结合,创造了一种优美飘逸的说理风格,对文学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诸子百家关注政治秩序重建,将眼光落在短暂而有限的现实社会中,庄子则企图为人类寻找一个摆脱生命困境的途径,庄子蔑视世俗功利,追求自由人格和逍遥生命境界的精神,恰好和儒家的群体意识积极入世,形成了一种互补。我们来总结一下,庄子擅长转换视角,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庄子批判了惠子固执于事物功利价值的认识无用之用,传承了老子的思想,他运用语言进行说理,呈现出和老子不同的处理风格,庄子蔑视世俗功利追求逍遥自适的生命境界的精神和儒家的积极入世,形成有效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