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孩子的一年级入学家长会上,校长特意提到了家校沟通,包括家长和孩子的亲子沟通问题,因为网课期间发生了数起孩子跳楼的不幸事件。
我们小区也发生过这样让人心痛的事,比起新闻里看见,总会更加感同身受一些。记得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当时回家我紧紧抱住了自己的孩子,好久都没有松开。
大家还记得去年上海男孩跳桥事件吗?
那个十七岁的男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引起了妈妈的不满,于是就在车里对儿子进行批评,但是妈妈怎么也想不到,儿子居然直接打开车门冲出去跳桥。
看到视频里痛哭的母亲,让人忍不住流泪。
有人评论孩子太脆弱,抗压能力差,有人批评孩子母亲不该在桥上停车。无论是痛苦到宁愿抛弃生命的孩子,还是后悔到恨不得随孩子而去的母亲,我们真的不忍心再去批评任何一个人。可是,事件带给我们的反思却不能停止。
每一个放弃了生命的孩子,都不是被最后一根羽毛压垮的。
在旁观者看来轻若鸿毛的原因,在孩子心中可能已是翻江倒海。
父母的爱孩子感觉不到
我忍不住想起身边很多孩子,即使看起来生活已经无忧无虑,父母也是寄予厚望,各种补课班培训班花钱从不手软。可是他们却体会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支持。
记得当时正好四年级孩子要写一篇珍爱生命的作文,我就跟他们谈论跳桥男孩的事件。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正面的看待这个事情,我说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然也许有时父母关心孩子的方式未必正确,但父母始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请孩子们一定要相信这一点。然而孩子们的话却让我惊呆了:
"才不可怜呢,我们才可怜!"
"他们根本不爱我,整天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生气了还会打耳光!"
"我妈妈根本不关心我吃什么,总是随便让我吃点,估计我死了她也不会难过……"
......
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吐槽”自己的父母。
孩子父母听到这些话估计会很伤心,当然也许会有愤怒,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施予重望,不惜重金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他们对孩子的这份爱,孩子却完全体会不到呢?
这几个孩子还都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家庭本来正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港湾,最温暖的怀抱。可是他们却并不觉得被珍惜。他们还小,所以这似乎没有成为他们不快乐的源头,只是偶尔说起某个场景会红了眼圈。
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本来就要经历身心的巨大变动,叛逆期的到来,又让他们学会了反抗。对于有些父母已经习惯了的交流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边缘。
孩子在孤独中走向抑郁
我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小江手上的红色印记了,上次的划痕还没消失,又添了新伤,这次,甚至脸上、脖子上都是,一条条醒目错乱的划痕一看就是用什么尖锐的东西划的。触目惊心,你能想象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在自己的手上划下这些痕迹时的那份压抑、混乱和愤懑。
他确实是个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的孩子,有四门重要的课都在参加补习,时间排的非常满,其它非重点科目即使不乐观,也已经没有时间插的进来了。在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生活的感知特别差,导致很多内容和情感理解不了,可能是因为学习霸占了他的所有时间,他没有时间阅读,没有时间散心,没有时间运动......总之,他最常说的就是“没有时间”,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可是效果却并不好。
有一次因为上课已经迟到半个小时,我给他家里打了个电话,结果他来的时候哭红了眼睛,然后气喘嘘嘘一直不能平静,事后我了解到原来是他睡过了头,因为这个事情,爸爸、爷爷、奶奶,所有的人的都批评了他。他饭没吃就来了,虽然不一会爸爸还给他送来了早餐,但是他却并没有丝毫领情的意思。在他眼中,这不过是父亲在人前故作的虚伪。
后来,我逐渐发现,这并不是一次偶发的事件,他经常陷入这种情绪中无法自拔,就像有一股力量在他体内左突右冲,要冲出他的身体,可是他却极力压抑,什么也不说。他的情绪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状态,他不可能学得进任何东西,他的注意力无法放在任何外界的事物上。如今已经开始了轻微的“自残”。
后来孩子告诉我,他可能是抑郁了。他在网上做了一个抑郁测试,显示为深度抑郁。他能主动去寻求自己状态的起因,我还是很为他高兴的,鼓励他调整自己,建议他寻求专业帮助,有什么想法就表达出来,与家长好好沟通。家长是爱他的,相比与学习,健康更重要。可是他却并不抱有希望,因为在他看来,与父亲已经不存在沟通的可能性。我试着了解他的真正想法,希望能起到桥梁的作用,去帮助到他。
“做什么事情能让你开心?”
“没有。没有兴趣做任何事,玩网游都不觉得有趣了。”
“要不要尝试与爸爸沟通,请他帮助你?”
“没用的。很久以前小时候会求助的,可是并没有回应,后来我就什么都不说了。”
“他是爱你的,可能不够理解你,不是以你希望的方式。”
“都是假的。我已经不记得他做过什么事让我伤心了,我只是记住了很伤心的感觉。”
“如果学业负担少一些,少做一些补习,能不能让你的心情好一些?”
“不需要,这样上课还能让我把时间占满。”
“你希望爸爸怎么做能让你好过点?”
“离我远点。”
真的,听得心痛。
原来,是他们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他的爸爸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又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学习自理能力和主动性,在希望和失望之间难免对孩子有诸多不满。而他每一次有意无意地进孩子房间表示“关心”,都被孩子视做对自己的监视,那份不信任刺激着孩子,让他不但不希望自己的爸爸做出改变,反而希望他做的更多一些,好看看自己能被激怒到什么地步。
我曾经跟孩子的爸爸沟通,爸爸也有些无奈,他以为这不过是青春期的叛逆,孩子有点小情绪也正常。他也想与孩子好好沟通,已经在孩子面前小心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他不解的是,孩子明明什么也不说。就这样,他们始终处在无法对话的状态。看上去孩子对爸爸,已经不抱有丝毫的希望和信任。
孩子的困境,多半是由父母造成的。如果父母不作出改变和努力,孩子的问题根本解决不了。无论是心理状况还是学业。
教育界有句名言:“先有关系,再有教育,没有关系,就没有教育。”
疫情期间,正好闲下来,在家阅读了一些亲子教育类书籍,也是想让自己少犯一些错误,如果能帮到孩子们一点点,也是善莫大焉。
好的亲子关系,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爱。
首先,就是父母的语言。
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语言是治愈的良药,也是攻击的武器。父母正面的、积极的、鼓励的、赞美的语言不但可以让彼此更亲密,还能让孩子更自信,有力量。相反,抱怨的、指责的、厌弃的语言则会成为一种“暴力”。
那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六年的北大硕士就曾谈到父母对他的语言暴力,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想用读心理学博士的方式来治愈自己。
学业的成功并没有拯救他,他至今仍在艰难的疗愈自己。
语言的暴力就像一把箭,日复一日,万箭穿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都不要低估父母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其次,我们要给孩子一张“好脸”。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中国有句俗话:“宁可给孩子一颗好心,不给孩子一张好脸。”但事实上恰恰相反: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张好脸。因为孩子很难相信暴跳如雷大讲道理的父母是爱他的。父母的和颜悦色,传递出稳定的情绪,给予孩子的爱也就是稳定的。稳定的爱带来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就会把精力放到自我发展上,这样孩子在各方面发展都会非常出色,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同时快乐无比。
当然,爱孩子,我们还要关心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还有心理。有的父母比较忙碌,孩子在生活上不能得到及时的照顾,如果传达给孩子的意思是随便吃点,凑合一下就行了,孩子就会觉得被忽视。也许我们多问一句:“今天想吃什么?今天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就会让孩子感到被关心。
这并不是说对孩子的关心一定是无微不至的,我们做为家长为了生计也会有很多的压力,也做不到完美。教会孩子独立也是关心孩子的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培养出独立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既培养了能力,也为孩子带来了自信。从另一个角度说,也代表了我们对孩子的信任。
孩子感受到爱,能够独立的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孩子坚强的底气。遇到困难,他可以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他知道身后有值得信赖的父母,可以向父母求助。我们的亲子关系一定就是牢不可破的。
做有准备的父母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实践者孙瑞雪曾问过台下的老师们这样的问题。
她问没有没有孩子的老师:“你们了解0~3岁孩子是如何发展的吗?”没人举手。
她又问有了0~3岁幼儿的家长们:“你们知道6-岁孩子是如何成长的吗?”依然没人举手。
我们深信没有父母不想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很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学习过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去爱孩子,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我们对爱的理解仍然大多是"我都是为你好"。没有理解的爱,很容易将我们推到孩子的对立面,将一片好心付诸东流。
唯有时光不可逆,童年的伤,可能要用一生来治愈。
希望我们都能做有准备的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更好地表达爱,把握好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时光。如果我们愿意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点,我们一定宁愿孩子即使学业普通,也要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