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深入骨髓的孤独是种怎样的体验?这样的孤独将把人带向何处?与孤独恋爱会怎样?
要找到答案,先来读一个故事。
邓亚西,女,三十五,美院科班出身,职业画家,辞职在家,卖画为生,常年独居。因整天与画为伴,不食人间烟火,心灵孤寂,难免陡生寒意(她常能看见屋子里有人影)。为给生活添些人气,她决定找个室友。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靠谱的新室友。李塘,男,四十岁,摄影师,也是学画出身,貌似有巨婴症,租房住是因为正在和老婆闹离婚。同为文艺中年,都有着最敏感的神经,李塘一眼洞穿了邓亚西的心事。她不得不向他坦白,早年为情重伤,此生不再恋爱。而李塘呢,也是同路人,为情所困,被老婆生生逼成性冷淡,发誓净身出户也要离婚。
一个屋檐下,两个沦落人,孤男寡女,性格相似,处着处着,惺惺相惜。数月后,李塘成功离婚,不久他向她求婚。两个孤魂野鬼凑在一起过日子了。他们谨守婚前约定,一起聊天吃饭,不行夫妻之实。
夜里,李塘醉酒归来,闯进邓亚西房间求欢,被拒。邓亚西早已心如死灰,不爱任何人,对李塘的感情,是同路人之间的怜惜,而非爱情。气恼之下,李塘开始公然带小女友回家,邓亚西起初觉得不舒服,后来便放任自流。她不爱他,又怎会吃醋?有了小女友,李塘渐渐恢复了性能力,他实在受不了邓亚西,决定搬出去住。一段时间后,李塘良心不安,去看望邓亚西,却发现她出现了严重幻视。邓亚西被送进疯人院,再也不知何为孤独。
以上,就是孙频中篇小说《三人成宴》的梗概。这个故事还可以有另外两个名字:当性冷淡邂逅爱无能,或生而孤独。
邓亚西的爱无能和李塘的性冷淡,被作者孙频刻画得入木三分,代表了部分都市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孤独是共同的根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都孤独着,各有各无法言说的痛。生活中,有多少人因孤独结婚,没人统计过,估计也统计不过来,太多。有多少人因孤独疯掉,也没人数过,尼采肯定算一个。
《三人成宴》充满浓郁的哥特气质,人物生铁般暗黑,本质在说孤独。何为孤独?无非是左手自由,右手绝望罢了。孤独到极致,便是自由到极致,极致的自由会带来极致的惶恐,极致的惶恐最终将人拖向彻底的绝望。这是个不折不扣的死循环。
孤独,看不见摸不着,却像空气一样真实地存在着。
你信不信: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邓亚西。
二
人内心有个填不满的黑洞,叫孤独。
人内心有个喂不饱的饿鬼,叫爱。
爱与孤独,相偎相依,相生相克。
邓亚西的黑洞越来越大,李塘的恶鬼越来越凶,两个人抱团取暖,抵御冰冷。人生路漫漫,有人为逃避孤独选择结婚,有人为逃避孤独放弃婚姻,结果呢……丹麦哲人克尔凯郭尔说:“结婚,你会后悔;不结婚,你也会后悔;结不结婚,你都会后悔。”婚姻不一定是爱情的产物,很多时候,结婚只是为了看似不孤独。经过漫长婚姻生活的损耗,激情褪去,大部分夫妻不变仇人,也会“左手牵右手”。
凡带着目的去结婚,想靠婚姻去解决现实问题的人,结局无一不是惨败。我有个十六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多年前被一学霸狂追,她不爱学霸,但学霸即将拿着全额奖学金去英国留学,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前途无量。她心动了,火速结婚,以陪读身份出国。三年后,她孤身回国,躲在大上海。此时两人已离婚,关系如同仇人。据说在英国离婚那阵子,还闹得鸡飞狗跳。婚姻从来都不是人生的万能钥匙,指望一婚解千愁,婚姻为自己增值,那是白日做梦。
人除了“已婚”之外,还有“未婚”、“离异”、“丧偶”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单身人口总数逼近两亿,其中相当一部分和邓亚西一样,主动选择不恋不婚。爱无能,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按心理学说法,爱无能者不具有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去爱,因此不会将自己调整到“可以去爱”的位置上。但他们并不是不负责任的人:他们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些显露给外人看的事情。比如邓亚西,她可以很好地靠画画养活自己,却始终无法亲手推开爱之门。
社会学家李银河谈爱无能现象时,总结出两个原因:一个是从小没受过多少爱的教育,爱情小说看得少;另一个是缺乏精神追求,只满足于物欲和肉欲。她少说了一种,就是像邓亚西这种,累觉不爱型。
爱无能和独居通常不分家。有数据显示,全球独居人数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上升了81%。在英国,单身家庭占全部家庭的34%;在美国,单身家庭占27%;在瑞士,47%的家庭只有孤身一人;在挪威,40%的家庭是独居家庭;在日本,单身家庭的比例已高达30%。人类社会从集体生活走向个体生活,个人自我意识觉醒,经济实力增强,都是人们选择独居的重要原因。
爱与孤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没有孤独,则爱毫无意义。失去了爱,则孤独很可能会转为绝望。《三人成宴》里,邓亚西选择离群索居独自生活,另一方面,她又极怕孤独,千方百计逃避孤独,所以才会找人合租。对她而言,不近不远的距离最安全,既能彼此温暖,又不至于互相扎伤。
邓亚西不是一个人,她背后站着无数人。我们总是一边逃避孤独,一边与孤独共舞。如此矛盾,如此纠结。
三
很多时候,从今天的日本里,能看到明日的中国。
2010年1月,日本NHK播出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的冲击》,真实记录下当今日本社会现状。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文明国家,日本已进入“无缘社会”。许多日本人一没朋友,二家庭关系疏离,三家乡关系断绝。他们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一直到死。
这部纪录片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无缘社会”,即人与人几乎没有交集,人际关系稀薄,大家各顾各的社会。“无缘社会”有四大特征:单身成风、老人独居、故乡消失、职场缘浅。据统计,日本每年至少有三万两千人消无声息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他们姓氏名谁。
在中国,社会和人心都在经历巨变,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正渐行渐远,人情渐薄如纸。城市沦为钢筋水泥丛林,新农村建设风席卷每个犄角旮旯,推土机吊臂车无处不在,“乡土”只在梦莹。转眼间,人与人的距离,换做了楼与楼的间距。人,如此孤独。越来越多的“邓亚西”出现了。
多年前,朱德庸的漫画风靡一时,其中一部叫《我们都有病》,里面画出了现代都市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幽默风趣又真实深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而我常常觉得,人的大部分“病”,皆源于孤独。深入骨髓的孤独让人自由,惶恐,绝望,窒息。能真正摆脱孤独的人,唯有死人和疯子。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孤独得疯了;尼采抱起那匹马痛哭流涕,孤独得疯了;邓亚西成天蒙头作画,足不出户,孤独得疯了。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疯者,亦留其名。
孤独,剪不断,理还乱,灵感就藏在孤独的缝隙里,待你发掘。有人统计过,世界名人里,不婚者占相当比例,如思想家柏拉图、天文学家哥白尼、政治家伊丽莎白一世、几何学奠基人笛卡尔、物理学家牛顿、音乐家贝多芬、童话巨匠安徒生……灿若群星。可以说,是孤独成就了他们,而他们书写了人类史。
张楚有首歌的名字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人穷尽一生,努力伪装成不孤独的样子,想方设法取悦别人,连孤独都不敢直视。看多了,倒真想落泪。
《三人成宴》里,邓亚西一不丑二不穷三有才,愣是把自己活成大写的悲剧,唯有唏嘘。我想,大约她还是在心底对孤独的抗拒和不认同吧,所以才会幻想出很多人,并真的可以看到他们。说到底,她实在受不了孤独了。深爱孤独,反被孤独吞噬,多矛盾啊!
真正可耻的,不是孤独本身,是你觉得孤独可耻。孤独无罪!
生活有无数种形态,有人愿意进围城,就有人不愿意进围城。这道理,等同于你爱吃甜他爱吃辣。只要一个人自己愿意,选哪一种都是最好的。千言万语一句话,活得精彩,才是硬道理!
2017.9.22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