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一本育儿书。因为内心比较焦虑,对教育孩子的问题比较焦虑。我想,吃喝拉撒这方面可以跟着长辈们学习,但是教育这个事情可不能跟着上一辈学习。一是思维观念的原因,二是长辈们都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所以教育这方面需要自己先摸索、先看看,怎么和孩子沟通,怎么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尤为重要。
最近在家里看到太多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看着都让人觉得可怜,虽说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孩子也没缺衣少食,但是小小年纪,父母不在身边,自然是安全感不足的,那些爸爸妈妈带着的孩子,明显活跃些,自信些。
我想起自己读小学时候,很多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就是特别内向,缺乏自信心,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得差劲些。长大后,我自己感觉我比很多孩子的自信心足些,性格也开朗些。
这要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怎么读书,但是妈妈的勤劳上进给了我很多力量,爸爸宽厚处世的态度给了我很多安全感。一个人只有小时候积累足够的自信心,长大后才不会因为一点儿成绩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为一些诱惑走入歧途。
孩子还是必须父母带在身边,才能有个安全的港湾,幼小的心灵才能健康成长,不至于小时候的不幸的生活体验影响到长大后的心智。虽说有些小时候不幸的孩子最后也功成名就,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内心藏着的那份不为人知的痛谁又能理解?而且更多的孩子是走向一生的不幸。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出现敏感期了,我们应该有着爱与自由的理念在心里去陪着孩子渡过这些敏感期,帮助孩子一起成长。
0-2岁半
刚出生的孩子,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会到处寻找淡淡的阴影和阴影的边界。一幅画、窗帘,或者书柜里的书产生的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婴儿会高度投入地一直注视。婴儿视觉的敏感期是出生时唤醒脑内神经元的工作,或者说,这是一种脑内完全构建的工作。
到了半岁左右,婴儿的口腔敏感期就要来临了,他会用手放在嘴里去吸允。这时候,我们应该配合他的口腔敏感期,给一些硬点的事物给他咀嚼,帮他顺利度过这段时期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会抢别人的食物,随意拿别人的东西,捡掉地上的食物,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而无法学习。
这期间还有手的敏感期。婴儿会用手抓饭,抓盘子的菜,甚至抓粑粑,这是孩子在练习用手呢。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我们为了孩子能够干净点,不给他机会去练习。其实等他的手练得比较灵活的时候,孩子会非常开心,然后就顺利地度过了那段时间的敏感期。
孩子这个时候会走路了就喜欢探索空间,喜欢躲在有洞的地方,喜欢爬高,喜欢旋转,扔东西。这些在我叔叔一岁半的小孩身上全有。开始时候我怕他把东西弄坏,经常不让他扔,怕他摔了,也不让他爬。现在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孩子这个阶段普遍情况,应该尽量去满足他,站在旁边陪着他,及时注意他的安全就够了。除此之外,孩子这个时候对细小的事物也是着迷,我们应该和他一起去观察,而不是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按照大人的习惯来。
这也是孩子形成秩序感的时期。比如鞋子的摆放,一直怎么放的,突然放的地方不一样了,他们会大哭,我们也应该尽量配合。甚至每天爸爸妈妈睡觉的方向也会被孩子固定起来,这些秩序感的形成,会让他在以后的生活的中自然去遵守那些规则,比如过马路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等,所以形成儿童习惯的秩序感非常重要。
当然,孩子这个时候已经学会说话了,自然喜欢模仿。我们应该在家的时候给孩子更多正面语言,优美的语言,陪着读书,教给他一些成语、故事,他听多了自己还会去运用。那些粗鄙的语言我们不能当着孩子说,不然他也会学着这样。甚至还要求事物必须是完整的,比如你给他一块缺了一角的饼干,他会生气,这是对审美的追求,我们也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这种需求。
2岁半-3岁
这时候孩子已经将自己的认知感觉同语言配对了。也是语言真的有力量的时候了,应该多给孩子解释各种词语、各种概念。
同样,也是秩序感的时期,他们会要求所有的东西都归位,这时候教孩子一些交通规则是最好不过的了,教孩子整理自己的衣物也是关键时期。
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明确指明“这是我的”,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充分享有自己的东西,也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岁-4岁
孩子这个时候在延续之前的敏感期,但是现在对语言的感觉最强烈,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最能表现力量的是咒语,他们会说很难听的话、诅咒的话,当大人们去制止的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因为他们就会觉得这种语言很强大,可以吓人,可以让人生气,于是越来越放肆。这个时候应该对他的语言听而不闻,他就会觉得没有意思,慢慢地也就不会说诅咒的语言了。
孩子这时候对色彩,对剪贴涂非常有兴趣,是学习画画的好时期,也是逻辑思维形成的时候。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一本大的十万个为什么的百科全书应该很适合这个时候的宝贝。
孩子已经在这个年龄段学会了交换和社交,他们用自己的物品进行交换、进行社交。这时候不要因为孩子用贵的遥控汽车换了一张图画纸而认为不值,因为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价值这个概念,只要孩子认为开心了,就够了,从交换物品的感觉中得到了快乐就够了,可以教会孩子在交换的过程中处理时间期限问题,如果玩腻了,想自己本来的玩具了,过几天再交换回来。
4岁-5岁
我小的时候也经常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会告诉我说我是捡来的,当时我真的以为自己是捡来的,难过好久呢。可能那时的父母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说这个事情,所以就直接说孩子是捡来的,省得再问吧。书上说,可以说爸爸种了一颗种子在妈妈的子宫里,然后长大了就是他了,甚至可以用教科书上说的精子和卵子相遇了,形成了受精卵,他就出生了。多好!孩子就不会伤心就不会乱想自己是捡来的而觉得内心孤独难过了。
这时候的孩子也是情感开始表达的时候了,开始关注别人是否爱他,对父母的情绪反应非常敏感。所以应该多向孩子表达爱,也教会孩子去表达。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上也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事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开始依恋。
而且,还会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提出结婚这个词。我五岁的表侄女就经常说她要和谁谁结婚,然后问我结婚了吗。听到这个小不点说结婚,我感觉太好笑了。对着孩子这个时候的问题,不要去阻止他,表明他对性别、对自我、对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觉,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大惊小怪,要平等地正常地科学地和孩子交流。
儿童时期是一个纯粹的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的过程,让儿童在童年顺利渡过婚姻的敏感期,将为孩子成人后的婚姻关系奠定基础。事实上,婚姻的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儿童的情绪、情感是否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婚姻的敏感期,实际上是儿童最早开始涉及成人世界的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关系是彼此相爱的,互爱是结婚的基础。达不到彼此相爱,就可以重新选择,不会因爱而失去选择生活的能力。儿童通过几个月来培养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十年或者一生都没有办法解决。
这个时候,孩子对音乐、绘画、符号产生兴趣。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敏感期,培养孩子的兴趣,陪着孩子学习,让孩子从中的到乐趣和成就感。
5岁-6岁
这时候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更加明显,对书写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数学逻辑、序列、概念也产生很强的印象。这个时候学习数字,在实际中应用,比如多少钱可以买什么,给多少钱应该找多少等等这种问题。孩子会举一反三,学习会非常快。同时,这个时候建立社会性兴趣,喜欢遵守和共建规则,形成合作共识,开始热烈地吸收来自大自然的知识。这个时候,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见外面的世界,认识大自然。
总之,儿童的敏感期如果能顺利走过,孩子以后的生活将会受益无穷,父母也会少操心,孩子形成了童年的自信心,童年对关系的把控能力,长大后才会更好地面对生活,才会身心健康。每个父母都应该抱着爱与自由的理念去包容孩子、去理解孩子、去陪伴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陪着孩子顺利渡过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