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研究出来一个量化策略,如果不能使用,其不是很可惜。
那是什么,让我们可以相信这个策略能够有效,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它呢?
我觉得回答好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因为市场一直在波动,我们的持仓也一直在变化。
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明确答案,决定了我们的持仓是否拿得住、拿得稳。
我们反过来思考:
什么情况下,策略是不可信的呢?
1 不可信的情况
1.1 使用了未来数据
在真实的环境里,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是在回测的时间里,对于过去的过去而言,未来已经发生。
如果我们不小心使用了这样的数据,那么策略肯定是不可信的。
1.2 使用了不恰当的边界条件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涨跌停的时候成功发生过交易?
我想除非有快速通道,大部分人应该都做不到吧。并且就算是快速通道,也不能保证你就排在前列。
回测常常成功交易了涨跌停的股票,这样的策略你敢相信吗?
1.3 统计样本无效
我在之前的文章就提到了一点,量化其实是对数据的统计。
那么统计样本无效,我们肯定不能认为量化策略是有效的。
而统计样本的有效性,依赖于样本的规模和其代表性。
样本的规模和策略中规则触发的频次有关。触发次数只有关键的几次,很可能这些规则就是过度拟合数据的结果,得到的样本自然就是无效的。
样本的代表性指的是数据量,数据量太小,不足以涵盖市场类型和交易时间,这样形成的策略,同样也是不可信的。
1.4 策略失密
西蒙斯为什么一直把量化策略捂在手里?
因为交易需要对手盘,而知道并执行策略的人太多了,就没有了对手盘。
买入的时候需要溢价,卖出的时候需要折价,策略长期以往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甚至变得失效。
1.5 策略基础不稳健
在之前,我一直对小市值策略有坚定地信心的,因为历史运行的结果一直很好。
直到今年3月、4月,开始走下坡路,连续出现较大的亏损。
原因之前也说了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想要说的是,小市值策略有一个逻辑基础,那就是小市值因子能够持续有效。
但是市场是变化的,我们凭什么能够笃定小市值因子能够一直有效呢?
笃定小市值因子未来有效,其实是对市场的一种预测。
以预测为基础构建的策略,足够稳健吗?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研究出来了动态因子策略。
这是以未来不可知为基础构建的,未来市场出现哪一种状态,都已经囊括其中。
2 相信策略的条件
总结起来,让我们不能坚信策略的原因,可能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的:
1.使用了未来数据
2.使用了不恰当的边界条件
3.统计样本无效
4.策略失密
5.策略基础不稳健
如果排除了这些情况,我们就能够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量化策略啦。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本来策略是有效的。
但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策略的效果突然变差。到底是策略无效了,还是正常的回撤呢?
这需要我们对策略重新进行评估。
虽然在使用策略之前,我们就应该进行过评估,但如果之前考虑不足呢?
我们很难说自己不会范这样的错误。
并且随着认知的提升,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逐渐呈现在眼前。
以下的信号就是重新评估的触发点:
单日最大亏损超过了历史的单日最大亏损
单周最大亏损超过了历史的单周最大亏损
最大回撤超过了历史最大回撤
【参考图书】
书名:《海龟交易法则》
作者: 柯蒂斯·费思[美]
译者: 乔江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