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课3:自控力
自控力的构成:控制自己的情绪(前面的课有说) 、欲望、行为
自控力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越小锻炼,自律更好。自律让孩子更自由。
育儿育己:家长要先自己注意做到。
两大基石+5钥匙
1言传身教:父母不要双重标准——对孩子说不要吃零食,好好吃三餐。但你自己呢,吃零食了吗?所以孩子长大以后发现父母自己不守规则,明白规则是可以不当回事的,自己可以和父母一样说一套做一套。所以越来越不把父母定的规则当一回事。这不是孩子熊,而是父母自己双重标准。
规则内给最大自由:你给孩子定规则的时候,问自己,我自己会遵守吗?我们全家遵守吗?如果我们全家都没遵守,为什么我要要求孩子遵守?能不能不要这个规则,给他自由?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规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我们自己就先去改变,去做到。
父母的承诺:
随口一说:你现在不要哭,我们等会就去玩。你今天好好做作业,我们下周就去动物园。
这种话说了就忘了,然后没有遵守承诺。这会导致孩子不信任大人。
link
我想起来,其实我们家从孩子3个月就会这样,经常爷爷奶奶骗他说等等去玩了,去海边了只求他不要哭。结果等他不哭了忘记这件事了就不遵守承诺了。出尔反尔连哄带骗。
为什么大人觉得哄一哄是没关系的 ?
为什么大人觉得反正还小 骗一骗没关系?
就算父母真的是忘记了,过后道歉了。也没用,因为孩子会对周围的人、世界都不再信任——我自己享受当下才是保险的,其他都是扯淡。
孩子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会执意要先享受,因为他觉得立刻尝到才是保险的,立刻吃到肚子才是保险的。其他都是骗人的。从而损害自控力。
及时提醒:
幼年的孩子自控力不好,其实是孩子记忆力不好。
讲道理的时候都明白,但是真的到那个时候又不记得,要耍赖了。
案例:5分钟后就回家。真的过了5分钟了孩子就不肯回家了,大哭。
父母进入教育模式:你刚刚答应怎么能出尔反尔?你这样是耍赖。
最终:孩子哭闹,父母强制执行。
实际上:孩子的记忆能力有限,加上体验喜欢的东西进入心流后容易遗忘之前发生的事。不是故意不遵守的。所以父母需要及时提醒,提前提醒,反复提醒。这样孩子就会有预期。
比如:5分钟回家哟~ 过一会儿又说,我们还有几分钟哟~ 再过一会儿说,还有几分钟哟~我们马上就要回家了哟~ 最后再说,还有一分钟哟~ 我们收拾东西做准备吧~然后再说马上就要到了~10、9、8……3、2、1走吧~
自控力的培养2
很多人会说用延迟满足的方式。但是延迟满足是刻意创造的不自然的环境,而孩子会体会到这其中的刻意点。
在自然情况下让孩子学会等待。多等一等,多等一等。
误区2:
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很容易知道孩子要什么,在他还没有开口说的时候,就提前给他备好,比如给他准备好衣服、玩具、给他准备好水和喜欢的食物,恨不得立刻送到嘴里,他们觉得这样是爱的表达,是爱的体现。孩子要是很享受这种服务,父母会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父母的这种行为模式可能会从孩子7个月持续到孩子7岁,17岁,27岁而不自觉。
但是这样会给孩子一个错觉:
他想要什么都有人准备好,他只要等着就好了。(这种模式延展到成年,明明已经是成年人了,也等着别人伺候他,等着别人观察他想要什么,赶紧做好了给他送到手边,把他当成婴儿来满足。巨婴型成年人。)
他想要什么就有人会立刻给他,他不需要等,配合别人,和别人合作。(以后如果想要的东西需要等待就会不耐烦,生气)
让孩子学会等待不等于忽视他的需求,而是等他自己提出来,等他自己表达他需要什么,然后你回应他,让他知道他的需求被接受了。只是有时候从发出需求到实现需求之间,会有几秒的时间差、几分钟的时间差、几天的时间差。孩子慢慢会接受这种有时候有的等待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要觉得自己孩子自控力差,就按着他非得逼他做完。而应该允许他们去疯玩、去开心的玩耍,直到他们被满足了,然后再做一件需要自控力的事。不期望马上有效果。允许他们把“好玩的事”和“消耗自控力”的事结合,穿插着进行。
这样慢慢延展需要自控力的事情占比和时间。
越是自控力差的,越要先让他们玩得满足。
固定思维模式→成长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模式——我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只做这些程度的事。那些我不行。如果我失败了会证明出我的边界,被别人发现我的能力边界。
成长思维模式——我知道发现了边界意味着我可以扩大边界,尝试、努力、失败都是扩大边界收获成长的必须道路。
父母如何做:
1转变夸的方式——夸可以表扬和改进的地方(比如过程中的努力、没有放弃、用心观察和学习的技巧,比上一次有进步在哪里)
(不要夸聪明、夸孩子有天赋、或者说模糊的词“你真好,你真棒,你真厉害”,不要让他们觉得现在的天赋都是天生的。觉得大家喜欢他是因为他天生聪明。为了证明自己聪明,就不做困难的事。害怕失败了,大家觉得他不聪明就不喜欢他了。)
2启发式提问:
你的方法的确很有效,是个好方法。让我们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让孩子明白,方法比问题多。不要害怕问题。
3尝试失败,体验失败。
在小事上让孩子体会失败,让孩子寻求父母的帮助并最终完成。孩子在小事中累积,知道失败不可怕,不放弃就会有办法。
“妈妈替你做”和“妈妈陪着你做”→父母要放手,让孩子体会失败,让孩子哭、闹。
父母可以在这个时候陪他管理情绪,让他体会痛不等于不理会他或者忽视他。如果父母现在不许他痛,他以后的痛会更多。而且往往孩子以后的痛都是父母无能为力,无法帮助和干预的,就算父母想帮忙也没法帮了。
所以小时候不舍得孩子痛,就是在把本来可以处理问题和获得幸福的孩子变成废人,推向深渊。
根据指令玩乐器:
开着音乐使用丝巾,看见丝巾举起来了就跟着音乐拍鼓。丝巾放下去了就不能拍了。只能听音乐。
拓展:孩子出门不愿意走路,要抱怎么办。
妈妈数数123我们一起走,如果说停了就必须挺住。
这个游戏能鼓励孩子继续走路。同时又锻炼了自我控制的能力(额前叶)
三个自控案例
大J和孩子约定吃零食的事,结果不太有效。反思自己吃零食的事,为此改变了吃零食的时间和次数。改变了全家的零食习惯。最后这个约定和规则就变得有效了。
很多时候父母都没有表达过有这个期望和规则,只有孩子真的触犯了规则以后,父母才把潜在的规则告诉孩子,对孩子来说是很委屈的。因为父母从来没说过,却在他第一次触犯的时候表现出好像很理所当然,说过几百遍一样(信息不对称)。
规则是容易被遗忘的,在孩子内化前,父母需要经常重申。
父母本身有原则:不是孩子一哭就妥协,什么都可以没原则的 话,孩子一般都能理解规则。
问问自己回家是先工作还是先玩手机,是先工作还是先看电视?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在告诉孩子,哪些是我们认可的,认为重要的。
对孩子不要有焦虑:孩子不听,哄骗他来让他完成。
让他从过程中学会责任心:自己的事自己控制,自己做完,自己负责。
妈妈自己言传身教+及时提醒+休息和玩耍。但是不要把作业和动画等作为奖励建立联系。
看动画应该是某个时间段,而不是作业做完这个条件完成就能看。 这是两回事。
另外,沉迷动画的孩子多反映出的是家长陪伴不足,质量不够。孩子需求陪伴,从动画找慰藉。
麻省理工大学的实验:孩子和大人分为两组——一组看见大人做一件事要努力30秒才成功。一组孩子看见大人做事情马上就成功,没有努力的过程。
结果:第一组的孩子尝试研究和努力探索的时间,比第二组长一倍。
启发:父母言传身教,孩子会更愿意去努力。
父母:不要让孩子只看见父母成功厉害的一面。也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面临失败,但是依靠努力和改变尝试的方法最终克服问题的过程。
提醒孩子当初想学的目的是什么。提醒他曾经有过一开始觉得很难,但挺过去以后就成功了故事。
学龄前给予更多的可能性和环境,所以孩子肯定会有一些环境里是真的没兴趣的。
但家长一定要了解清楚是畏难还是真的没兴趣。
一旦孩子努力自控,和坚持下去以后,家长不要只夸“真棒”,要夸他很努力的过程。
NEXT ACTION
答疑
里程碑是什么——大数据——大部分孩子的平均值。
这就意味着肯定会有个体差异存在。
制定界限。育儿是很私人的,别人的孩子你无法要求,但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是不需要和别人一样的。有的事在别人家是可以的,但是在我们家不可以。
比如小d有段时间会大叫,和老师联系后明白是某个孩子这么做。孩子学会了。
严肃的告诉孩子,我知道幼儿园里xxx喜欢这样,所以你现在xx情绪的时候也会这样。
但是这件事是我们家不可以的。
强化家规:好好说,用正常的音量说,你的需求才会被听见,大家才能和你合作。你的需求才会实现。
简单来说就是“不可以+可以”——当我们说了一个NO,就必须立刻说一个YES. 你不可以这样做,但你可以这样做。
联合玩耍阶段会出现两类孩子:别人做什么我就要做什么,别人穿什么我也要穿什么。
有的孩子是领导者:我要做什么,你们和我一起来。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跟随型的。不要因此觉得他没主见什么的。不要看不起他或者训斥他,也不要指导他,告诉他不要管别人,不要被影响,自己玩自己的。因为被其他人影响其实是他这个阶段的需要。
应该怎么做:创造环境让他多和其他孩子互动,直接玩耍。
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会增长。
增长后他就会从模仿转变为合作,提出自己的主见。
夸奖他:但是夸有技巧——他的可变品质,努力、专注、坚持
不要夸他结果、不要夸的很模糊、不要夸结果,不要在夸的时候用比较型词汇。
比如以下是禁止的:
宝宝真棒
我们家的宝宝最厉害(比较型 孩子从句子的潜在台词里觉得自己要做最好的才会被夸奖 从而害怕失败和竞争高压 )
宝宝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