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为什么是“非诗评”呢?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不敢确定“评论”的对象一定是诗,它或许像诗而非诗;第二,如果真是诗,我只能谈点感受,也不算诗评,所以叫“非诗评”。
和上一次一样,这次也是林先生给出的作者和作品,算是完成一个作业,再做个尝试。林先生给出一首商震(注:应该是个写诗的人,百度一下,果然是个诗人)的作品《假牙》,我们先来来看看内容:
十年前为啃一块骨头
我的一颗门牙蹦掉了
好多年我也没去补
我有足够的自信
暴露自己的缺陷
后来这个空着的位置
让满口的牙都不舒服
重要的是
许多风
找到了蹿进我体内的机会
我终于去补牙了
就是装个假牙
身上有个假东西
总像在真人面前说假话
可朋友们看了都说很好
我心里清楚
不是假牙好
是假东西占到了好位置
好了,读了几遍,这个包括视觉系统,听觉系统,等感知系统似乎没有打开啊。好像只与逻辑系统有关。我们先把它整明白之后,再来说说,它是怎么一个逻辑。
第一点,一颗门牙嘣掉了,原因是啃一块骨头。这个有点叫人感觉那块骨头硬度很强,为什么要去啃那块骨头?是想吃骨头,还是想吃骨头上的肉?这个不清楚,而且用力很生猛,又很恰巧,用门牙啃骨头,而非用虎牙去啃,说明,这一啃,是很自信的,所谓轻视敌人往往让自己受损,而骨头并非敌人(当然,从一些宗教的说法上讲,或许有世仇),反而是与自己有些亲密缘分。那么,是骨头很硬,还是用力过猛,还是角度不对?总之,这场两骨相争的战斗,以自己的门牙嘣了宣告结束。是整颗牙全嘣了?还是断了一截,不得而知,没有科学的证据,所以,只能蒙住探索的欲望,回想起来,这似乎是一颗牙齿引起的诗?嘣掉了门牙,而引发的诗,孕育了十年。为什么一定要细致观察呢?因为没有一件事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确实是毫无意识中发生的。也就是说,啃骨头时,毫无觉察,产生了一个事件,十年后,产生了一首诗,这诗也得来有功夫。
第二,作者认定掉了门牙是个缺陷,且不畏惧暴露这个缺陷。这个心理有点意思,我们再来折腾一下:其一,作者认为别人也认为这是一个缺陷;其二,作者认为这缺陷不会给别人造成不美观的心理判断或不良影响。其三,所以,缺陷,与美不是一回事。有缺陷,不足以促使他去做改变(即补牙手术)。
第三,后来去补牙,是因为这个空缺,令到其他牙齿不舒服,这是可以有关联的,逻辑上说的过去。而另外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说许多风,窜进身体,这个似乎,不太成立,因为如果嘴唇关闭的,风是进不去的,除非“唇亡齿寒”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了,而这个状况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第四,补牙了,可是他感觉有个假东西在身体上了。假牙说假话,这个逻辑,不太清晰。接着又说,朋友们都觉得好,觉得假牙好?还是觉得他说的话好?如果觉得假牙好,除非那颗假牙一看就知道是假牙,朋友们也不会针对一颗牙齿说,你这颗牙齿好,除非你张大嘴特意露出那颗牙齿,问:我这牙齿好不好?(注:我也是门牙做过手术的。)这个逻辑似乎有点假想的感觉?
第五,最后,说不是假牙好,而是假东西占据了好位置。这个逻辑空间,发生了很大了转移,时空穿越了。“假东西占到了好位置”,这感觉是开车在高速路上玩飘移,从假牙上脱离了,进入另外的联想中去了,这个不是提升,而是转移了。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生,就像牙齿嘣掉一样是个无意识的发生。
我们无法从前面的逻辑中找到发生这个意外的转移的必然性。就像神龙见首不见尾,尾巴摆到了云雾里去了。
然而,有些镜头的转移,会出现差异美,也有些位置转换会产生脱落感,甚至缺陷感,就像掉了颗牙齿的缺陷一样。
好吧,每一个表达,都具有其背后的意义,哪怕是没有意识的表达。
我们看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似乎明白其中一个意义:假东西占到了好位置,就好比一个人没什么本事,却身居要职,一件没那么好的A货,却受追捧,假东西确实有肆溢横行的时候,只要他站在一个好位置上,就会被人认为足够好。还有更多其他联想,是不是?
确实,你爱怎么想都可以的。因为假牙说假话,这个不成立,真牙也会说假话,假牙也不一定说假话。最后还有一个逻辑,话不是用牙齿说出来的,说话的是口腔声带等发音系统,而非牙齿等消化系统。
假牙,假东西,假话,三个玩意,既然都是假的,我们也不必太认真,就当这诗是个假诗好了,假如不是呢?假戏真做也可以!毕竟我们不是打假斗士。因为,这诗只是在假借假牙之方便,说明一个道理而已啊。
好了,就说到这吧,够细致清晰了么?如果不清晰,说明《假牙》给我的感觉是意象模糊的。嘿嘿。
为何会是模糊的呢?我们观察这首诗,发现它试图想要表达一个哲理,而哲理诗的把握需要智慧深度和表达的力度,在这首诗里即无钻探人心的深度,也无穿透纸张的力度,算是平淡无奇。
商震这位仁兄,还有一首诗《拔牙》,读起来是亲身体验,有强烈的真实感,给人印象很深,而这首《假牙》则感觉是假想的,所以有些模糊感,在它里面接近不了真相。